怡寶的最大對手,不是農夫山泉
來源/氫消費
撰文/許蕓
怡寶離農夫山泉更近了。
隨著證監會關于華潤飲料(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潤飲料”)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的發布,意味著華潤飲料的港股上市進程又進一步。
自華潤飲料正式在港交所披露招股書,而農夫山泉緊接著便推出“小綠瓶”純凈水后,怡寶和農夫山泉兩位老對手之間的交鋒就頗受外界關注,被認為是水戰要再起的信號。
2020年9月8日,農夫山泉成功登陸港交所當天,其創始人鐘睒睒憑借578億美元的身家一舉超越馬化騰、馬云,問鼎中國首富。也給大眾揭示了賣水這門生意有多賺錢。
從招股書來看,怡寶的賺錢能力略遜農夫山泉一籌。不過,怡寶的最大對手,不是農夫山泉,而是自身產品單一和同質化問題。
01
水之外,沒有故事
雖然公司名字叫華潤飲料,但其發展最好的業務卻不是飲料,而是怡寶飲用水。
華潤飲料招股書援引灼識咨詢報告數據表示,按零售額計,2023年其在中國包裝飲用水市場排名第二,市場份額18.4%;在中國飲用純凈水市場排名第一,市場份額32.7%。
具體來看,2023年市占率高達32.7%的華潤飲料飲用純凈水,零售額達到了395億元。而同期,第二名到第五名公司的市場份額分別為8.9%、6.1%、3.7%和2.6%,四家總和只有21.3%,遠不及華潤飲料一家市占率。
飲用水在華潤飲料的收入中占據主導地位。
氫消費查詢華潤飲料招股書了解到,2021-2023年,其包裝飲用水產品分別產生收入108.18億元、119.06億元及124.47億元,分別占當期總收入的95.4%、94.3%及92.1%。
圖源:華潤飲料招股書
不過,在中國飲用純凈水領域優勢滿滿的華潤飲料,飲料業務發展卻相當一般。
華潤飲料旗下除了怡寶,還包括至本清潤、蜜水系列、假日系列及佐味茶事等,共13個品牌的產品組合、56個SKU,除了包裝飲用水,還覆蓋茶飲料及果汁類飲料等品類。
然而,飲料市場競爭激烈,消費者口味挑剔,不僅有可口可樂、康師傅及統一等老牌巨頭,近年崛起的元氣森林以及喜茶、霸王茶姬等網紅即飲類品牌都在分流市場。
雖然華潤飲料援引灼識咨詢報告,以2023年零售額計,其在中國菊花茶飲料市場排名第一,以及在風味水市場排名第二。但實際觀察來看,華潤飲料旗下飲料產品在市場上的影響力相當有限,市場知名度也不顯,表現在收入上,也沒有取得很好成績。
2021-2023年,華潤飲料的飲料產品收入分別為5.22億元、7.17億元及10.68億元,近兩年增速達到37.3%和49%,但占總收入的比重分別只有4.6%、5.7%及7.9%。
可見,雖然看起來華潤飲料旗下品類眾多,但究其實質,產品矩陣可以說相當單薄,僅靠怡寶一個大單品打天下。
“水為主,飲料為輔”的產品結構,并不少見,農夫山泉同樣如此。
不過,農夫山泉的多元化較華潤飲料要好上許多,其旗下東方樹葉、茶π、尖叫、維他命水、農夫果園和水溶C100等飲料類產品在市場上具備一定影響力。農夫山泉招股書指出,以2019年零售額計,其在茶飲料、功能飲料及果汁飲料的市場份額均居于中國市場前三位。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這幾年消費者健康意識的覺醒,無糖茶逐漸成為一款健康的“水替”產品,東方樹葉、茶π等茶飲料產品對農夫山泉的業績助力大增。2023年,農夫山泉的茶飲料產品同比增長83.3%,126.59億元的收入占農夫山泉總收入的比重增加到了29.7%。
而反觀華潤飲料,空有多元化的架子,在怡寶純凈水之外,卻沒有講出新的故事。
02
增長乏力
曾經,在大眾印象中,怡寶是一個南方水品牌,跟全國性發展的農夫山泉沒法比,但不知不覺間,怡寶已經走向了全國,實現“南水北調”。
華潤飲料招股書顯示,目前合作的經銷商遍布全國,合計超過1000家,累計覆蓋中國超過兩百萬個零售網點。
廣東省是怡寶的大本營,在南方地區怡寶占據優勢地位。
華潤飲料招股書援引灼識咨詢報告顯示,2023年,其包裝飲用水產品在中國廣東、湖南、四川、海南、廣西及湖北6大省份占有最高的市場份額。
2023年,南部地區為華潤飲料貢獻了43.92億元的收入,占總收入的32.5%,在各大地區中占據第一位;東部地區以40.06億元的收入占比29.6%,居第二位;在西南地區華潤飲料也有18.98億元的收入,占總收入的14%。
圖源:華潤飲料招股書
縱向對比2021-2023年來看,華潤飲料在南部地區的市場已現飽和,2022年其在南部地區實現收入43.33億元,同比下滑0.8%;2023年實現收入43.92億元,同比微增1.35%。
雖然華潤飲料在東部地區、西南地區的收入都為增長狀態,但增速已現頹勢。2022-2023年,華潤飲料東部地區的收入增速從29.41%下降到了10.18%,西南地區從17.45%下降到了10.39%。
值得注意的是,華潤飲料包裝飲用水產品也就是怡寶的收入增速也出現下降,2022年、2023年,其包裝飲用水產品增速由10.06%降到了4.54%。
從總收入來看,華潤飲料整體增長同樣現頹勢。2021-2023年,華潤飲料分別實現營收113.4億元、126.23億元及135.15億元,近兩年增速分別為11.31%、7.07%。
同期,體量更大的農夫山泉營收分別為296.96億元、332.39億元及426.67億元,近兩年增速分別為11.93%、28.36%。2022年、2023年,農夫山泉包裝飲用水產品收入分別為182.63億元、202.62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7.06%、10.95%。表現都優于怡寶。
或許是為了在包裝飲用水上找到更多增量,華潤飲料近兩年接連推出天然礦泉水產品。
2022年,華潤飲料推出高端天然礦泉水品牌怡寶露,該產品采用玻璃瓶包裝,分350毫升及750毫升,售價分別為15元、30元,專為高端商務場所、酒吧、星級酒店,高級餐廳和咖啡廳等高端消費場景量身定制。
2023年,華潤飲料又推出另一款天然礦泉水品牌本優,該產品分為350毫升及555毫升,售價分別為1.5元、2元,價格十分親民。要知道,除了吉林的泉陽泉、青島的嶗山礦泉水等占據水源地利的部分區域性飲用水企業,極少有全國性品牌能將礦泉水產品售價控制在2元以下,華潤飲料可謂下了血本。
圖源:華潤飲料招股書
7月19日晚,氫消費在怡寶天貓旗艦店內并未搜索到怡寶露相關產品,倒是本優有四款產品鏈接,且都免運費。
其中,僅限會員購買的本優款泉水350ml*12瓶裝僅售9.9元,折算下來單瓶售價為0.825元,有10萬+人付款,位列礦泉水好評榜第一名,排在其后的分別為百歲山和巴馬百年。
另一條鏈接下的本優款泉水555ml*24瓶裝活動價僅售36元,券后價更是低至31.2元,比同樣容量的怡寶純凈水還便宜3元,折算下來單瓶售價為1.3元。該款產品已有3萬+人付款,在礦泉水熱賣榜上位列第三名,前兩名分別是泉陽泉和依云。
圖源:怡寶天貓旗艦店
可見,華潤飲料正通過降價讓利的方式推廣新品。
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讓利并非所有地區都能享受。氫消費嘗試使用廣東、廣西、貴州的地址下單前述555ml*24瓶裝的本優款泉水,顯示售罄、缺貨或不支持在當前地區銷售;使用吉林、北京的地址下單則顯示可正常發貨,發貨地分別為遼寧沈陽和天津。
或許,華潤飲料試圖以低價礦泉水撬動北方市場。不過,這對華潤飲料的物流成本帶來考驗。
據華潤飲料介紹,怡寶露、本優牌天然礦泉水產品及「加林山」牌桶裝水均產自廣東省加林山天然礦泉水水源地。
怡寶主打純凈水,是利用水凈化工藝加工而成的人工水,但天然礦泉水是從地下深處自然涌出或鉆井采集的水,需要優質水源地保障品質,儲量相對稀少,要大規模擴張并不容易。
天然礦泉水水源地有限,包裝水自重大不適宜遠距離運輸。華潤飲料在招股書中提及,已前瞻性地作出戰略布局以獲取廣東省加林山、廣東省萬綠湖、福建省武夷山及湖北省丹江口等中國知名優質水源。
不過,華潤飲料招股書中并未提及怡寶露、本優的產銷量及鋪貨情況。顯然,華潤飲料的新增長極仍需不少時間打造。
03
同質化難解
如前文所述,怡寶主打的純凈水對水源地要求較礦泉水、天然水都比較低。也因此,怡寶遠不如農夫山泉的天然水那般依賴優質水源地。
華潤飲料招股書介紹,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其在中國擁有12家已投產的自有工廠及34家合作生產伙伴,擁有47條自有生產線及81條由合作生產伙伴擁有的生產線,生產包裝飲用水及飲料產品。
所謂合作生產伙伴,直白一點說,其實就是代工廠。遍及全國的代工廠不僅幫助怡寶節省了成本、解決了生產問題,也節約了運輸成本,使得其產品能夠快速觸達市場。
然而,這種“自有+代工”的生產模式有利有弊,弊端在于侵蝕了華潤飲料的利潤。
根據華潤飲料招股書,2021-2023年,其年內利潤分別為8.58億元、9.89億元及13.31億元;毛利率分別為43.8%、41.7%及44.7%。
每年,華潤飲料須向代工廠支付服務費,這對其利潤造成直接影響。據悉,2021-2023年,華潤飲料支付的合作生產伙伴服務費分別為19.92億元、20.4億元及20.67億元,分別占總銷售成本的約31.3%、27.7%及27.6%。
農夫山泉則沒有這項費用支出。截止2023年底,農夫山泉在中國不同區域布局了十二大優質水源地,并在水源地自建工廠生產,擁有106條飲用水生產線及31條飲料生產線。
2021-2023年,農夫山泉的年內利潤分別為71.62億元、84.95億元及120.79億元;毛利率分別為59.5%、57.4%、59.5%。遠高于華潤飲料。
值得注意的是,在怡寶提交招股書后,頗有危機意識的農夫山泉推出了“小綠瓶”純凈水,據媒體報道,該產品在渠道中壓低至0.74元/瓶,直接沖擊了怡寶的核心產品。
純凈水對水源要求低、可代工,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怡寶在全國的快速擴張,但同時,這也意味著其產品門檻低、可替代性強。這就造成了農夫山泉推出純凈水打價格戰,殺進怡寶的腹地,想做就做了,但怡寶要殺進農夫山泉的腹地,卻很難。
曾在深圳、珠海、中山等多地工作過的曾婷(化名)告訴氫消費,當時她算是怡寶的忠實用戶,一直買怡寶4.5L的桶裝水,“在廣東怡寶是龍頭品牌,而且優惠活動又多,很劃算。”
但在回到貴州老家小縣城后,除了偶爾出門會買一瓶555ml的怡寶水,曾婷再也沒買過怡寶的大桶裝。“說實話,我沒喝出怡寶比別的水好喝,喝起來都那樣,而且縣里超市也沒什么優惠活動。最主要的,還是縣城本地的純凈水品牌太多太便宜了。”
曾婷告訴我們,在她所在的縣城,幾乎是有地下溶洞水源出來的村寨,這幾年都興建了自己的純凈水廠,在縣城的價格戰打得非常激烈,一桶18升多的純凈水,基本只需要5元左右就可以買到。
一位鄉村純凈水廠的負責人稱,兩三年前他們的純凈水品牌剛剛起步時,縣城的桶裝純凈水市場基本被另一個村的純凈水廠壟斷,他們硬是靠打價格戰在縣城搶下了一些市場份額。
“他們賣6塊、7塊一桶,我們就賣5塊,我們有剛合伙的經銷商更狠,為了撬下來客戶,3塊一桶也送水上門,反正我們也不限制賣的價格,只要能賣出去,就是好的,畢竟這個水廠建的時候投入也才10萬元左右。之前市里有純凈水品牌賣到我們縣要18元一桶,在打了幾年價格戰后,那個品牌基本只有那些真正的有錢人在喝了。”該負責人說道。
如今,中國飲用水行業已然進入了高同質化的節點,同時,龍頭企業在謀求更大的市場份額,地方水品牌也在著力走向全國。包裝水品牌在維持自身發展的同時,也需要不斷地殺入對手的腹地,才能不在競爭中落敗。
然而,怡寶的產品特性卻決定了農夫山泉可以撼動怡寶的市場,怡寶卻很難撼動農夫山泉的市場。
即便越過農夫山泉這座高山,怡寶仍然要面對品類單一、渠道單一、產品同質化嚴重的難題,怡寶的最大對手,從來都是自身。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