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很忙母公司計劃在港IPO,已開始籌建相關部門
來源/壹覽商業
作者/蒙嘉怡
“量販零食第二股”或許要出現了。
近日,壹覽商業獨家獲悉,由量販零食頭部玩家零食很忙和趙一鳴零食組建的鳴鳴很忙集團正準備計劃在香港IPO,目前正在籌建相關團隊,如果一切順利,將在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初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
公開資料顯示,零食很忙創立于2017年,總部位于湖南長沙,趙一鳴零食創立于2019年,總部位于江西宜春,2023年11月,兩家公司正式合并,組成了“零食很忙”集團。2024年6月,零食很忙集團全國門店總數突破萬店大關,成為零食領域首個達成此成就的品牌,同期,零食很忙集團更名為鳴鳴很忙集團。
根據鳴鳴很忙集團自己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集團已擁有超10000家門店,8000名員工,門店人員有5萬多人。
此外,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23年中國連鎖Top100”顯示,零食很忙2023年銷售規模總計(含稅)達到238.65億元,同比增長196.1%,2023年門店數量為7000家,同比增長159.3%。
可以看出,無論是營收體量,抑或門店規模,鳴鳴很忙都已經做到了行業前列。如果鳴鳴很忙能夠成功上市,那么它將成為繼萬辰集團之后的量販零食第二股。
01
資本助推下的鳴鳴很忙
量販零食,是當前零食賽道上最大的風口。《2023中國零食量販行業藍皮書》顯示,中國零食量販品牌門店的市場規模從2017年的9億元,快速增長至2022年的407億元,復合增長率高達114.6%。
在此浪潮之中,鳴鳴很忙無疑是一位領軍人物。根據惠投研報調查,截至2024年3月,全國量販零食品牌門店數量約2.5萬家,從門店數量看,彼時的鳴鳴很忙集團市占率超過25%,開放加盟剛滿七年,便坐上了行業內的頭把交椅。
鳴鳴很忙的高速成長,離不開資本的強力助推。2021年2月,零食很忙正式走出湖南,開始全國化布局,同年4月,零食很忙完成了2.4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由紅杉中國與高榕資本聯合領投;2023年02月,趙一鳴零食完成A輪融資1.5億元,同年10月,趙一鳴零食建成9大倉儲物流中心,19萬㎡倉儲空間,全國門店突破2500家;2023年12月,零食很忙獲得合計10.5億元戰略投資。
值得注意的是,鳴鳴很忙得到了眾多業界“大佬”的青睞。目前,除了晏周和趙定這兩位創始人,鳴鳴很忙背后還有紅杉資本、黑蟻資本、高榕資本、啟承資本四家風投機構持股,好想你和鹽津鋪子也于去年年底成為鳴鳴很忙股東,分別獲得鳴鳴很忙6.64%和3.32%的股權。
在壹覽商業看來,如今的鳴鳴很忙在上市路徑的選擇上,亦是有自己的戰略考量。一方面,A股IPO趨嚴,港股上市條件更寬松。特別是2024年4月以來,伴隨著“國九條” 的公布,一系列配套政策相繼出臺,資本市場“1+N”政策體系加速落地,A股IPO呈現階段性收窄趨勢。
另一方面,香港資本市場正處于政策紅利期,港交所不斷推出改革舉措吸引內地及新興市場企業,包括增設人民幣柜臺、降低股票印花稅率等,為企業在港上市提供了更加有利的環境。
那么,有著資本支持和明晰路徑的鳴鳴很忙,它的IPO之路,會順利嗎?
02
加盟商與商品力的悖論
過去,傳統零售零食的效率低、成本高,給了零食量販行業顛覆的機會。從工廠、倉儲到終端門店再到消費者,量販零食縮短了整個交易鏈條,迎來了爆發性增長。
然而,當我們看這一行業在資本市場的表現時,不難發現資本市場對其持審慎態度。2023年以來,盡管有衛龍和正味集團成功登陸港股市場,但整個零食行業的上市步伐顯得相對緩慢,特別是在2024年初至今,尚未有新的零食企業成功上市。
再聚焦到量販零食行業上,也僅有以菌類業務起家的萬辰集團,勉強能夠冠以“量販零食第一股”的稱號,這無疑凸顯了資本市場對零食行業,尤其是量販零食模式的審慎態度。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也并不看好鳴鳴很忙的上市,他指出,鳴鳴很忙在盈利能力、獨特性、產品力等層面均存在缺陷,護城河薄弱,IPO之路并不容易。
首先,鳴鳴很忙難以打出差異化。縱觀零食很忙、好想你、趙一鳴零食等品牌,雖然商品牌子不同,但在商品品類的選擇上卻趨于雷同,目標消費群體的定位也高度一致。甚至門店的裝修風格也大同小異,唯一顯著的差異僅限于品牌標識的色彩。
這種高度的同質化使得品牌難以脫穎而出,只能依賴低價吸引顧客,進而演變成一場對供應鏈議價能力和拿貨成本的比拼。這種競爭模式不僅加劇了行業的價格戰,也迫使品牌不得不投身于規模競賽之中。
其次,鳴鳴很忙的盈利能力還得打個問號。對比其他行業,零食行業的凈利潤率和營收額并不高,而類似渠道商的量販零食們的凈利潤率就更低了。以萬辰集團為例,2023年,公司量販零食業務實現營業收入87.59億元,剔除計提的股份支付費用后全年盈利3314萬元,按此計算,凈利率不到1%。在與零食很忙合并前,趙一鳴零食2023年上半年營收27.86億元,凈利潤為7631萬元,凈利率也不足3%。
再次,加盟商們賺錢難,回本也難。多位零食很忙的加盟商表示,店鋪的真實毛利率在18%左右,這意味著需要靠量拉動利潤,但規模競賽令門店密度不斷提高,銷售額也在被不斷稀釋,賺錢并不容易。
零食很忙的客服人員對壹覽商業表示,零食很忙的門店保護距離在500米左右。這對于其主打的下沉市場,并不算友好。下沉市場的商業區非常集中,三線及以下城市只有2%占地面積有商業價值,點位和人流都非常有限,品牌門店的保護距離短,單店營收能力自然下降。
而且,加盟商的前期投入并不小。就算零食很忙給出了高額補貼,保證金、門店裝修、采購設備、首次備貨的費用,加起來也需要至少40萬的成本。同時,按照零食很忙對門店的要求,加盟商仍需承擔較高的租金成本。
壹覽商業隨機詢問了多位加盟商,了解到前期加盟至少要投入60萬-100萬的資金,而行業內預測的回本周期在1.5—2年之間。隨著門店密度提高,回本周期也在不斷拉長,加盟商們很可能撐不到回本的那一天。
當加盟商們賺不到錢,自然會離去,其構筑的規模優勢被消弭,議價優勢下滑,價格上漲,消費者離開。一系列連鎖反應,無疑為零食很忙的未來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其構建的商業模式和體系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值得一提的是,消費習慣也在逐漸改變,消費者追求高性價比的同時,越來越在意品牌的產品品質。但這也是零食很忙的硬傷,壹覽商業了解到,零食很忙這類零食集合店主要靠大牌產品引流,這類產品會將價格壓到極致,毛利率在8%—10%。而利潤大頭靠白牌產品,毛利率在30%以上。
白牌產品是零食量販店的核心利潤來源,也是他們的翻車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食品安全問題。黑貓投訴平臺上就有不少消費者表示零食很忙產品質量有問題,零食很忙自己的顧客投訴統計中也有體現。
最后,也是最為關鍵的一點,即趙一鳴零食和良品鋪子的糾紛尚未結束。2023年12月6日,良品鋪子公開表示,已對趙一鳴零食提起訴訟,且法院已受理。而港股證監會的審核機制要求股權清晰穩定、無糾紛,換言之,不和“前任”斷干凈,鳴鳴很忙就別想上市。
目前,鳴鳴很忙引資10.5億元后的估值已達105億元,超過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然而,在光鮮的估值背后,鳴鳴很忙依舊有不少問題亟待解決,這無疑為其IPO計劃增添了許多變數。而且,在壹覽商業創始人楊宇看來,目前港股流動性差,他現在的估值會不會打折,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IPO究竟能否成功,投資人究竟是否買賬,暫時還沒有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和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必將有一大批門店被淘汰出局。鳴鳴很忙若想走得更遠,就必須正視并解決當前面臨的一系列問題。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