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絕入內,一批餐飲人正在勸退探店博主
來源/餐企老板內參
撰文/內參君
01
掙著咖啡館的錢,干著攝影館的活
一般來說,在當前行業內卷的環境下,許多開餐飲店的商家,都會把大量精力投入到店面的裝修上,達到迎合顧客拍照的需求,并以此進行引流,最好是能發展網紅拍照打卡的熱門場所。
內參君最近在社交平臺上關注的某家器皿咖啡店,剛開業一周,就以拉滿的日系侘寂空間美學效果一躍成為近期成都最火的咖啡新店,吸引眾多年輕人拍照打卡。
然而,接下來商家卻出人意料地在門口貼出一張頗為嚴肅的告示:“禁止人像擺拍、閃光燈”“把這里當影樓擺拍幾小時真的很影響其他客人安靜地喝咖啡”。
無獨有偶,前幾天根據“咖門”報道,江蘇一家咖啡店主在網絡上發帖“勸退”消費者——“如果是抱著拍人像為第一目的來我們店的,我們會拒絕,會阻止。”
而在此之前,有網友在小紅書上發了一篇“避雷貼”,吐槽該門店“不許站著拍照,只許坐著拍照”的“奇葩”規定。該店店主為了澄清,曬出了店內的監控視頻:有幾位顧客在門店來回走動,拍攝有音樂的舞蹈視頻。
沒過多久,當事網友發帖稱自己錄視頻時轉圈幅度很小,而且沒開閃光燈,并未影響他人。顧客和消費者各執一詞,孰是孰非無從定論。有店主算了一筆賬:“正常的影棚,便宜也要三四百一小時,在咖啡店花不到1/10的白菜價,就能拍上幾個小時。”
一個趨勢是,越來越多的咖啡店,尤其是那些追求安靜、品味的特色小店,正在放棄所謂的“潑天流量”,即通過吸引網紅打卡帶來的更多的商業利潤,這些店鋪在門口設立了“店規”,以防止拍照打卡行為擾亂店內的氛圍。
對于這些店主而言,店鋪的氛圍和顧客的體驗遠比一時的流量更為重要。他們不希望咖啡店僅僅成為一個網紅打卡點,而是希望營造一個讓人享受咖啡和空間的真正“第三空間”。
02
“假裝探店博主”越來越流行
實際上,不止咖啡店,對于某些的探店打卡行為,其他餐飲人也同樣不堪其擾。
所謂探店打卡,是指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餐飲老板會通過一些網紅達人探店試吃,提供“眼見為實”的體驗感,來“種草”其他消費者。這種方法一度被奉為獲客的制勝法寶,同時,也讓一些“頭部”探店博主粉絲量逐漸增大。
從去年的淄博燒烤,到今年的甘肅麻辣燙,當一個城市出現熱門美食時,自然就會有一批探店博主蜂擁而至。曾有探店博主表示,“天水麻辣燙店內一半食客都是舉著攝像機的同行”。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探店博主涌入這一賽道,曾經的“流量密碼”開始失靈。
最近網上流傳著一種說法:平時出門吃飯可以拿著手機拍攝,假裝自己是探店博主,這樣店主的服務態度會更好,給的分量會更多。
“新榜”八月底的報道顯示,近30天,在兩大短視頻平臺上,話題#假裝自己是探店博主#熱度持續上升,視頻播放數總和至少為4.6億,其中一平臺的話題#假裝自己是探店博主#的新增作品數為1036個,互動量為384.55萬。
比如最先出圈的是“大耳不認輸”,今年1月份在兩大社交平臺分別發布一條“0粉假裝百萬粉絲去探店”的視頻,跟某餐飲小店號稱自己是一百多萬粉絲的博主,老板和當時在店的顧客都相信了,紛紛要求合照。
目前,這條視頻的全網總點贊量超過14萬。隨后博主還在一個月內更新了6條系列視頻,盡管數據表現一般,但已實現了從0粉到全網超10萬粉絲的增長,并創業成為一家傳媒公司的老板。
又比如7月份,“小付咕咕”發布了一條假裝探店博主的視頻,在一家經營冰湯圓的街邊小吃攤前,特意大聲強調自己是擁有千萬粉絲的探店博主,再喊著讓助手“補個光”。接著對鏡頭表示“我們今天來粉絲寶寶推薦的這家冰湯圓,聽說這家好吃分量還大”,等餐期間還有托假裝自己是博主的粉絲要合影。
視頻中,一套操作下來,攤主表情從看懵了到暗自竊喜,似乎想著“有千萬粉絲的博主給我打廣告,這潑天的富貴也是輪到我了”,還回應了博主那句“肉很多”,在饃里使勁兒加量。
目前“小付咕咕”在某短視頻平臺粉絲為16.6萬。“假裝探店博主”相似的套路重復上演,新鮮感也隨之消失,有網友指出博主們行為不道德,有人不給錢騙吃騙喝,以及劇本操作等。
但不可否認的是,“假裝探店博主”在年輕人中間正在成為一種創作模版或娛樂手段。而隨著這種現象的增多,也許能和餐飲商家實現宣傳上的雙贏,也許更多的是,店家不得不應對越來越多的“假博主”,或“為他人做嫁衣”、或付出額外的成本來避免被欺騙。
03
一批餐飲人開始抵制探店打卡
目前,越來越多餐飲人主動放棄曾求之不得的“潑天富貴”,曾風光無限的探店博主,如今甚至被調侃為“網絡乞丐”。這跟探店打卡背后一系列不良影響有關。
1.擾亂門店運營,“勸退”真正的消費者。據咖門報道,重慶一個咖啡館主理人表示,他發現一些熟客到店的頻率越來越低,問及原因,客人表示自從很多人來拍照后,店里的氛圍變了,喝咖啡時還要小心翼翼的,以免一不小心誤入別人的鏡頭,成為背景板。
“幾個人點一杯咖啡,占一個好位置,一拍就是五六個小時,頻繁移動擺拍,東西到處放、桌椅隨意動。三腳架、打光燈、妝發、衣服等擺了一大桌。”有主理人這樣表示這種拍攝影響門店的翻臺率和利潤率。
此外,探店博主拍攝時,往往會要求店家提供大量菜品用于拍攝效果。由于短視頻或圖片中需要呈現“視覺沖擊力”,博主們要求的菜品種類繁多,分量也不小。然而,拍攝完成后,大部分食物并未被真正消費,造成了極大的浪費。
2.虛假宣傳,損害消費者信心。美麗空洞的照片,Ai生成的文案……比餐飲老板還厭煩探店博主的,應屬消費者了。探店博主的內容常常過度美化,實際體驗與宣傳相去甚遠。一些餐飲店被博主夸大宣傳,吸引了大量慕名前來的顧客,但在實際用餐后卻發現食物和服務并沒有達到預期,導致負面評價和口碑迅速傳播。
3.這不是探店,這是探“錢”。許多餐飲人曾對內參君反映,他們在與探店博主合作時,常常遇到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一些博主在初期接洽時,聲稱自己有龐大的粉絲群體和強大的宣傳能力,然而在實際合作中,卻沒有兌現他們的承諾。這些博主不僅沒有帶來預期的流量,還提出各種苛刻的條件,例如要求免單、免費享用店內高價菜品,甚至要求餐飲店支付高額的宣傳費用。
對許多小型餐飲業者來說,這種合作不僅沒有帶來實際的好處,反而增加了他們的經營成本。
04
“流量飯”要謹慎吃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統計局聯合發布新一批新職業信息,其中生活服務體驗員等28個新工種。這意味著大量探店博主,將成為官方認可的“生活服務體驗員”。
但事實是,由于處于一個快速發展的上升期,近年來探店行業不可避免地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目前,探店被不少人認為是“不務正業”,行業在發展過程中不時曝出亂象,也讓一些輿論對這一商業模式抱有狐疑態度。
此番官方給探店博主“蓋章認證”,既是正名,也是規范,為探店博主進一步打開了職業空間。可以預見,探店行業未來將迎來更為健康長久的發展。實際上,真正好的探店博主也有不少。也許他們粉絲量不大,但會認真地吃認真拍攝,盡自己所能做出真實優秀的內容,幫商家招攬生意,幫消費者找到更多“酒香巷子深”的好餐館。
而對于餐飲老板來說,應該認識到探店博主在當今餐飲行業中扮演著復雜的角色,他們既可以為餐飲店鋪帶來機會,也可能引發一系列問題,從而找到適合自己店鋪的合作方式。
建立篩選和合作標準、強調產品和服務的核心競爭力、引導真實顧客的口碑傳播……探店只是營銷手段的一種,真正吸引和留住顧客的關鍵永遠是:好的產品、服務和顧客體驗。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