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陷增長困境,大中華區銷售下降
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閆曉寒
雀巢(PINK:NSRGY)新任CEO傅樂宏(Laurent Freixe)上任不到兩個月,就開始著手推動公司組織架構調整和管理層變革。
10月17日,全球食品飲料巨頭雀巢宣布組織架構調整。按照雀巢最新規劃,從2025年1月1日起,公司將目前按照地理劃分的五大區域市場將精簡為三大區。
其中2022年單獨組建的大中華大區將重新并入亞大非大區(亞洲、大洋洲和非洲),由Remy Ejel領導。張西強(David Zhang)將從執行董事會卸任,繼續擔任大中華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同時,雀巢還將拉丁美洲大區和北美洲大區合并為美洲區。
對于此次調整,雀巢CEO傅樂宏在公告中稱,更精簡的執行董事會結構和總部領導團隊的緊密協作,將提高簡化程度、加快決策速度。
他還表示,“隨著組織架構的變動,推動我們業績和轉型的所有關鍵部門負責人將直接向我匯報,這至關重要。我們正更加專注于消費者和客戶,并恢復對我們品牌和創新的投資,以擴大市場份額并推動業績快速增長。”
今年9月1日傅樂宏走馬上任之時,雀巢正面臨不小的增長壓力,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雀巢總銷售額均出現負增長,其有機增長率也持續下滑。新掌舵人上任不久就緊鑼密鼓調整公司架構,或也對外傳遞出雀巢對于重新恢復增長的急迫。
而對于占據雀巢總銷售額5%左右的中國市場,龐大的市場潛力吸引著國際巨頭的目光,但同時他們也要應對更復雜多變、競爭更激烈的現實挑戰。
互聯網分析師于斌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雀巢低估了既有品牌的老化速度,尤其在高速發展的中國市場。一方面其應變不及時,未能足夠重視新銳競爭者;另一方面,常年不變的銷售體系,使得雀巢對于市場變化的嗅覺不夠靈敏,反應落后于眾多年輕競爭對手。
“雀巢在做好傳統優勢產品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跳出自身舒適圈,勇于嘗試新的模式,才能避免市場份額被競爭對手蠶食。”他說道。
業績增長壓力
在業績疲軟持續多年后,雀巢于今年8月宣布更換全球CEO,此舉或是希望新掌舵人擔起業績恢復增長的重任。
根據界面新聞今年8月報道,雀巢集團董事長保羅·薄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突然更換CEO的原因是對公司增長前景感到擔憂。領導層變動后,重點將主要放在刺激現有產品組合和有機增長上。
當前雀巢正面臨業績增長壓力。10月27日,雀巢發布的2024年前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當期其總銷售額為671.48億瑞士法郎,同比減少2.4%。雀巢稱,匯率致使銷售額下降了4.1%,凈資產剝離對銷售額的影響為0.3%。
前三季度,受消費需求以及第三季度減少客戶庫存措施的影響,雀巢實際內部增長率(由銷量拉動的增長)為0.5%。此前,雀巢預計2024年全年銷售額有機增長率將至少達到3%,但基于前三季度財報數據,雀巢又將這一數據下調為2%。
傅樂宏在財報中表示,“近幾個月來,消費需求有所減弱,我們預期消費環境將會持續疲軟。鑒于這種前景和我們將在第四季度實施的進一步去庫存措施,我們將調整全年指引。”
近幾年,雀巢的業績表現不算亮眼。財報顯示,2022年,雀巢總銷售額同比增速為8.4%,但2023年,這一增速為-1.5%。2022年到2024年前三季度,雀巢有機增長率分別為8.3%、7.2%、2.0%;實際內部增長率在2023年甚至出現0.3%的負增長。
具體到大中華大區,根據財報,前三季度大中華大區銷售額為35.50億瑞士法郎,同比下降2.0%,其中匯率造成4.7%的負面影響。
奶品業務拖累了雀巢大中華大區的增長。雀巢在財報中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嬰兒營養業務、糖果業務均實現了中個位數增長,咖啡業務實現高個位數增長,專業餐飲和調味品業務取得正增長,普瑞納寵物護理業務保持了雙位數的增長。而奶品業務呈現負增長,這反映出乳制品市場放緩的趨勢。
中國市場提價策略或難持續
雀巢成立于1866年,總部位于瑞士,旗下有雀巢、太太樂、徐福記等多個品牌,涵蓋咖啡和茶、乳制品和冰淇淋、寵物食品、營養保健產品、飲用水、巧克力和糖果等食品領域。
這家已經成長為全球巨無霸的食品飲料集團,也是最早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企業之一。雀巢官網顯示,其最早在1908年就在上海開設了在華的第一家銷售辦事處。目前雀巢在國內運營22家工廠、3個研發中心和5個創新中心,擁有超過2.6萬名員工。
經過多年發展,中國市場已經成長為雀巢的重要戰略市場,2023年大中華大區總銷售額占據雀巢整體銷售額超過5%。
擁有龐大消費群體的中國市場,愈加受到雀巢重視。雀巢中國業務曾在原CEO施耐德的推動下,于2022年迎來創立以來的最大一次調整,即將大中華大區從亞大非大區中分拆,獨立為全球五大區之一。
同時,獨立后的大中華大區也迎來了首位本土CEO張西強。當時,張西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雀巢將大中華大區作為一個單獨大區管理,體現了中國市場的重要性。
但隨著今年新帥上任,雀巢在中國市場的策略再次發生改變,獨立僅兩年的大中華大區被重新并入亞大非大區。張西強在內部信中強調,本次組織架構和執行董事調整的目的,并非因為涉及區域的業績表現不佳,中國依舊是雀巢在全球最重要的戰略市場之一。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此次雀巢對大中華大區的調整,或許出于降本增效的考慮。雀巢作為全球食品飲料巨頭,具備規模效應、品牌效應以及研發、供應鏈完整度等優勢,此次組織架構的調整可看作雀巢為應對未來整個市場變化,所作出的降本增效的選擇。
不同于雀巢在其它四大區由漲價拉動業績增長,在全球消費者對價格更加敏感,以及中國飲料、咖啡市場大打價格戰的背景下,大中華區增長的核心驅動力是產品銷量。
以2023年為例,雀巢整體有機增長率為7.2%,其中定價貢獻率達到7.5%。但大中華大區的有機增長率為4.2%,其中銷售貢獻率2.5%,定價貢獻率僅為1.7%。
今年上半年,大中華大區的定價貢獻率為-1.3%。雀巢稱,主要受到食品飲料行業激烈競爭的影響。今年前三季度,大中華大區業績的定價貢獻率為-1.5%。這是雀巢同期五大區中,定價貢獻率唯一出現負增長的大區。同時也是大中華大區自2022年以來,首次出現定價貢獻率為負的情況。
10月18日,時代周報記者就應對國內市場競爭策略等問題向雀巢方面發送采訪郵件,截至發稿暫未得到回復。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