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松鼠3.6億吃下三家公司,想“三分天下”?
出品/聯商專欄
撰文/和二
編輯/蔡建楨
三只松鼠的模式其實非常細分,首先它誕生于線上,原本是一家2011年創立于淘寶的店鋪;其二在于品類的小眾——聚焦于堅果。在漫長的經營過程中,三只松鼠通過成功的營銷和服務迅速脫穎而出并成為國內自有零食品牌的強者之一。
但是,這些年,國內零食市場的發展進入了另外一種模式——量販零食集合店大肆擴張,占領線下渠道,像三只松鼠、良品鋪子、來伊份、勁仔小子這幾家已經上市的自有品牌零食“前輩們”,紛紛感受到了來自零食很忙、趙一鳴零食、好想來、零食有鳴這些后來者的巨大擠壓力量。
傳統的自有品牌零食們突然回過神來,渠道才是王道,掌握了渠道,就相當于掌握了出水口。不管你賣什么品牌的零食,當擁有一萬家門店的時候——截止今年6月份,零食很忙和趙一鳴零食合并形成的鳴鳴很忙集團已經超過10000家店,傳統的自有品牌零食在強大的渠道面前顯得多么無力。
包括三只松鼠在內的傳統零食品牌積極轉變戰略,要么降低價格,要么通過兼并收購掌握線下渠道,開始正面硬扛風起云涌的量販零食品牌。
01
三只松鼠3.6億大收購
10月28日,三只松鼠發布公告稱,公司旗下的全資子公司安徽一件事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擬以不超過人民幣2億元收購湖南愛零食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愛零食”)的控制權或相關業務及資產;擬以不超過人民幣0.6億元收購未來已來(天津)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愛折扣”)的控制權或相關業務及資產;擬以不超過人民幣1億元收購安徽致養食品有限公司(簡稱“致養食品”)的控制權或相關業務及資產。
三只松鼠公告稱,近年來以量販零食、社區折扣超市等為代表的線下零售業態快速崛起以及新渠道催生了新品類的繁榮。
愛零食成立于2020年,由社區團購平臺食享會轉型而來,此前獲得過銀河系創投等機構的投資。據聯商網統計的信息顯示,截止目前,愛零食在全國有超過1800家門店,行業排名第五。
“愛折扣”是一家定位于折扣超市的品牌,成立于2020年,除了零食、飲品外,還經營日化、玩具、生鮮水果等,截至目前全國門店近百家;致養食品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核桃基地建設、核桃蛋白飲料銷售的現代企業集團。
綜合來看,三只松鼠此次擬并購的三家企業都屬于食品飲料行業,愛零食是量販零食連鎖品牌,愛折扣是折扣零售連鎖品牌,致養食品主營核桃基地建設、核桃蛋白飲料生產及銷售。
消息發布后,愛零食創始人唐光亮發布視頻稱,“愛零食和三只松鼠牽手只有一個共同的目標,三足鼎立,三分天下,引領行業。”
不過,零食行業天下三分,怕是沒有那么容易。目前按照門店規模、營收規模排序,前二已經確定,第一名自然是零食很忙與趙一鳴零食合并之后的鳴鳴很忙集團,門店超過萬家。第二位是萬辰集團,截止今年上半年,全國門店達到6638家。但是第三把交椅誰能坐,尚無法定論。
三只松鼠與愛零食合并之后會成為第三名嗎?鑒于傳統零食品牌在過去的發展更多在于打造自有品牌而忽略了自有門店建設,所以,如果從營收規模看,2023年良品鋪子營收80.46億元,超過三只松鼠的71.15億元。另外,統計數據顯示,截止今年上半年,來伊份在全國擁有超過3472家門店,這一門店數量也遠超目前愛零食的一千多家店。
所以,無論從門店數量還是營收規模,三只松鼠與愛零食的結合想要成為行業老三,恐怕還有挑戰。
02
三只松鼠線下擴張并不順利
三只松鼠創始人章燎原曾表示,三只松鼠首先是零售商,其次是自有品牌,再是制造型企業必須滲透到制造領域,未來規劃接受一切混合式合作,可以自建工廠,可以控股、投資等。
去年6月,三只松鼠入局量販零食,首家“國民零食店”開業。至今年上半年,國民零食店開設209家,實現營業收入1.75億元。
圖源:三只松鼠微博
眼見著量販零食品牌的瘋狂擴張以及合縱連橫,讓三只松鼠意識到線下渠道的巨大重要性。但近些年來,三只松鼠的經營數據卻在坐“過山車”。
2012到2018年,三只松鼠依托線上電商平臺高速成長,營收復合年均增長率達到了16%。2019年,三只松鼠的發展進入瓶頸,公司的歸母凈利潤同比減少21.4%至2.39億元,經營活動現金流同比驟降151.7%至-3.3億元。
2019年,三只松鼠啟動線下門店發展,同時發展自營門店和加盟門店,其自營店被稱為“投食店”。至2021年,公司的投食店及聯盟店規模分別達到了140個和925個,2019到2021年間的增幅分別達到29.6%和232.7%。
2019年“年貨節”期間,章燎原曾宣布到2020年要開出1000家線下門店,5年內開設10000家線下門店的激進計劃,但線下擴張并不順利。
一直聚焦于線上經營的三只松鼠對線下門店毫無經驗,導致業績下滑。公司的營收從2019年的101.7億元下降到2021年的97.7億元,2022年,三只松鼠營收降到72.93億,同比減少了25億,凈利潤同比下降68%,市值較巔峰蒸發290億元。
2022年,公司開始大規模關店,線下收入也同步萎縮。2021年線下門店收入最高達到16.09億元,到2024年上半年,原有投食店及聯盟店絕大部分關停,新開零食店及剩余店型合計325家,收入合計僅2.3億元。
2023年,三只松鼠依靠降低費用率將凈利率提升到3%(扣非凈利率1.43%),在公司重回線上之后,如何提高凈利率成為最迫切的問題。
三只松鼠線下門店發展遭遇“滑鐵盧”,主要原因來自于三方面,第一,其擴店節奏恰恰在疫情期間;其二,價格偏高,其線下產品價格完全不敵量販零食。其三,自營店一開始面積較大,而且位于商圈核心位置,新門店的營收完全不足以覆蓋其經營成本。
03
三只松鼠的“兩頭戰略”
2022年底,三只松鼠提出了“高端性價比”戰略。“高端”代表著品牌和品質,而“性價比”則代表更有競爭優勢的價格。章燎原表示,當前企業面臨的第一大機遇是供應鏈變革正不斷深化。對于三只松鼠來說,就需要在種植、加工、物流、銷售模式等全鏈路下功夫,從而去掉傳統模式帶來的高溢價,由總成本領先來實現高性價比。
三只松鼠計劃抓“兩頭”,第一是上游的供應,作為自有產品品牌,供應鏈優勢才能讓產品保證良好的品質又降低成本;第二是終端渠道的大量滲透,確保市場份額提升。在這一頭,三只松鼠吃了虧,從自營、加盟到如今的并購,今后的三只松鼠能否有效整合好并購來的門店,實現門店經營的“可盈利”,對缺乏門店運營經驗的三只松鼠來說是巨大挑戰。
圖源:三只松鼠微博
10月28日同一天,三只松鼠發布2024年三季報,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1.69億元,同比增長56.4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41億元,同比增長101.15%。其中,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0.95億元,同比增長24.03%;歸母凈利潤5153.24萬元,同比增長221.89%。
從今年數據來看,三只松鼠似乎已經再一次步入良性軌道。在上海召開的2024全域生態大會上,章燎原表示,“接下來的目標是,在2026年實現營收200億元。”要在2026年實現200億,相當于三年時間實現營收翻番,這對三只松鼠來說,并不容易。
04
零食行業處于大洗牌的前夜
目前,國內整個零食行業面臨巨大的陣痛和調整。東方財富數據顯示,目前A股的休閑食品板塊共有23家上市公司。從2023年營收數據來看,萬辰集團排名第一,良品鋪子排名第二。在去年,萬辰集團通過巨大的“合并同類項”做大了零食板塊業務——將好想來、來優品、陸小饞、吖嘀吖嘀合并。
10月28日,萬辰集團公布了2024年三季報,其中量販零食業務收入95.54億元,業務凈利率2.73%,如此之低的凈利潤率,可見其零食業務做得實如雞肋。
另一邊,良品鋪子的業績這些年也在不斷下降。2023年,良品鋪子實現營業收入約80.46億元,同比下滑14.7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8億元,同比下滑46.26%。2024年上半年,良品鋪子實現營業收入約38.86億元,同比下滑2.5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2389.06萬元,同比下滑87.38%。
數據顯示,2022年,鳴鳴很忙集團營收為43.02億元,凈利潤為6153萬元;2023年上半年,鳴鳴很忙集團實現營收37.81億元,凈利潤為1.21億元。粗略估算,鳴鳴很忙集團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的凈利率分別約為1.43%和3.20%。
圖源:三只松鼠微博
筆者認為,三只松鼠這次兼并三家公司,加速啟動了整個零食行業的調整變遷,傳統的自有品牌零食企業與中部以下量販零食集合店品牌的兼并合作會進一步深化。一方面,由于傳統自有品牌零食企業面臨著來自渠道的巨大壓力,需要更多注重在門店上的投入;另一方面,中部以下的中小型量販零食店生存空間同樣有限,需要與更有實力的傳統零食品牌們結合,雙方優勢互補,尋求新的成長空間。
總的來看,從今年到明年,零食行業的洗牌會持續加劇,會有更多品牌淘汰出局,行業集中度進一步加大。
整個零食行業需要盡快進入良性發展的健康軌道,各家之間在穩健發展的基礎上,亟需摒棄你死我活的價格戰,從各家數據來看,提升利潤率恐怕會成為新階段發展的重要方向。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