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100天后,董宇輝嘗到了流量的“毒”
來源/首席商業評論
撰文/寧缺
古語說,言多必失,一點不假,這話在近期文化名人董宇輝的身上再次得到了驗證。
事情緣起于董宇輝在直播時,對燒賣的描述頗為輕率,稱其為“沒包好的蒸裂開的,手藝不咋樣”,甚至還以翻白眼、斜視、癟嘴等夸張表情加以佐證,直言“不就是包子”。這一舉動,瞬間點燃了內蒙古網友的怒火。
有網友認為,董宇輝的這種表達方式顯得極為傲慢無禮,對地方美食缺乏應有的尊重。他們表示,若是有人以如此陰陽怪氣的語氣談論自己家鄉的特產,恐怕任何人都會感到不悅。一時間,“董宇輝調侃燒賣”的詞條迅速登上熱搜。
網友們紛紛譴責其言行不當,認為董宇輝在直播中表現出的浮夸表情、搖頭晃腦的姿態,與他一直以來所營造的高知形象大相徑庭。他的行為,讓許多人開始質疑他是否真的具備文化人的修養和底蘊。
面對輿論的洶涌,董宇輝在11月5日的直播中主動回應了此事,并公開道歉。他坦言自己并無惡意,只是由于見識短淺所致,并表示未來有機會一定會多去嘗試和了解不同的美食文化。
然而,這并非董宇輝近期的唯一負面新聞。自他單飛以來的100天里,與他相關的熱搜竟近50條之多。熱搜里的董宇輝,不是在道歉,就是在道歉的路上。
而這次的燒賣事件,更是將他“文化人”的濾鏡徹底擊碎。有網友感慨道,如今的董宇輝,在賺取了15億之后,連面相都似乎發生了變化,身上透露出一種商人的銅臭味。
曾經,網友們戲稱董宇輝為“婿”,自詡為“丈母娘”,對其充滿了喜愛和支持。然而,如今這層濾鏡已被打破,丈母娘們還會一如既往地支持董宇輝嗎?
才子形象崩塌,董宇輝都犯了什么錯?
董宇輝的“才子”形象,在接連幾次的口誤和風波中,似乎漸漸在部分人心目中崩塌。盡管他總以“說錯話”“見識短”來輕描淡寫地解釋自己的失誤,但觀眾眼中的他,已不再是那個無懈可擊的文化人了。
半年內,董宇輝的口誤頻出,早已不是初犯。早在之前的一次直播中,他就因聲稱居里夫人發現了鈾、發明了X光機還獲得了諾貝爾獎,而遭到了全網的質疑。
面對這樣的錯誤,他雖以“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來回應,并勸大家不要過于糾結,但懷疑的種子已經悄然種下。
隨后,董宇輝在直播中將“羽扇綸巾”讀成“羽扇lun巾”,這一失誤再次讓他的路人緣受損。
如果說口誤還可以歸咎于工作壓力,那么董宇輝與《我的阿勒泰》作者李娟的直播對話,則讓他的“文化人”人設受到了真正的重創。
在這場直播中,董宇輝與李娟的對話顯得格格不入,李娟娓娓道來,而董宇輝則急于說教,被網友批評“爹味太濃”。他的一串排比句夸贊,更得到了李娟“這真是一坨巨大的贊美”的尷尬回應,讓這場直播充滿了尷尬與不和諧。
隨著董宇輝的“馬腳”也越露越多,不喜歡他的人也越來越多,有人開始考古,說他7月發布的所謂告別信辭藻華麗,卻顯得過于“作”和傲慢。甚至有人懷疑,他在東方甄選的小作文并非即興發揮,而是精心準備的臺詞,甚至是別人代筆的。
除了人設崩塌,董宇輝還遭遇了產品風波。他推薦的澳門葡記經典流心奶黃月餅被指實際生產商并非澳門公司,而是珠海葡記食品有限公司,這一消息讓消費者對他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更讓董宇輝頭疼的是,他還被專門“打主播”的打假人王海盯上了。王海先是對他的紅薯粉發起攻勢,但東北雨姐在前面擋了槍,此事未能引起太大關注。
但隨后王海又瞄準了他賣的“有機土豆”,指責其并非有機產品,要求賠償消費者。雖然市場監督管理局并未立案,但王海并未就此罷手,而是繼續針對董宇輝售賣的“富硒雞蛋”展開炮轟,并拿出了檢測報告證明雞蛋含硒量不足。
王海
這一系列的風波讓董宇輝的個人賬號也出現了掉粉情況。截至11月10日,他的抖音賬號粉絲數為2689.5萬,7天內掉粉2.6萬。
然而,盡管輿論風波不斷,但董宇輝的“丈母娘”基本盤似乎并未動搖。
灰豚數據顯示,與輝同行直播間以24歲—50歲的女性消費者為主,其中31歲—40歲用戶群體占比為48%,新一線城市用戶占比較多。這些“丈母娘”們的大力支持,讓董宇輝的帶貨力依然強勁。
據統計,與輝同行近90天內帶貨銷售額超10億元,賬號粉絲漲了約234.3萬。同時,與輝同行的抖音賬號粉絲已達2485.5萬,與東方甄選的2936.9萬相比,追趕勢頭十分迅猛。
為什么緊盯著董宇輝不放?
單飛后的董宇輝,憑借著頂流的影響力,粉絲數迅速突破兩千萬大關,“文化人”成為他最具辨識度的標簽和底牌。
但光環之下,他也多次因文化失誤而被推上熱搜,引發爭議。
不可否認,董宇輝的帶貨能力依然強勁,但與此同時,漏洞百出的狀況也愈發明顯。這背后,既有知識儲備不足的問題,更多是單飛后精力分散、難以面面俱到的無奈。
直播帶貨,這個風靡一時的行業,見證了無數主播的興衰起伏。小楊哥、東北雨姐等曾憑借此道一夜暴富,但好景不長,小楊哥因一盒月餅事件跌落神壇,東北雨姐也因一包紅薯粉而銷聲匿跡。
與輝同行在董宇輝的引領下,雖然業績斐然,卻同樣難以逃脫假貨風波的困擾,行走在被處罰的邊緣。
在這個行業里,沒有誰能夠永遠站在巔峰。很多博主都因為口誤而被審判,從李佳琦的“哪里貴了,有沒有反思自己”,到娟子調侃“918”,再到董宇輝的失言,都讓人不禁對主播群體的素質產生質疑。
我們都知道,沒有人是完美無缺的,拿著顯微鏡看人,多少有點吹毛求疵。再完美的人設,也經不起365度無死角的審視。董宇輝現在所面臨的困境,或許正是被推上神壇后難以避免的代價。
為什么總盯著董宇輝呢?還是因為董宇輝有流量,有話題性,同時還有他獨具特色的文化人身份。
作為東方甄選曾經的帶貨一哥,他以“知識型主播”的形象深入人心。在其他主播直播間里喧囂叫賣時,他卻以休閑西裝、溫文爾雅的姿態,將詩詞歌賦融入產品介紹,別具一格。
例如,在推銷地球儀時,他輕啟唇齒:“星辰大海,才是人類的終極浪漫。”這番話語不僅觸動了無數“文藝女青年”的心弦,更讓她們自封為“丈母娘”,成為董宇輝最堅實的后盾。
后來,在俞敏洪和整個團隊如坐針氈之時,董宇輝那句“士為知己者死”的深情表白,更是贏得了網友的廣泛共鳴。網絡風評一面倒地支持他,不忍他的才華被詭譎的職場斗爭埋沒。
無奈之下,俞敏洪選擇放手,支持董宇輝單干,今年7月又徹底把與輝同行獨立了出去。自此,董宇輝開始接受商業社會的殘酷考量,也獨自走到臺前接受公眾審視。雖然與前東家分手,但與輝同行仍不斷被網友拿來與東方甄選比較,董宇輝的一舉一動都被無限放大。
相較于其他主播所塑造的人設,比如辛巴以農民的兒子身份接地氣,東北玉姐展現勤勞能干的大媽形象,小楊哥則走搞笑的愣頭青年路線,他們或許在文化素養上有所欠缺,偶爾會說錯話,甚至可能顯得有些貪財。但這些都被大眾所包容,因為大家認為他們干這行就是為了賺錢。
然而,對于董宇輝來說,情況卻截然不同。董宇輝的“才子”人設,在丈母娘們心中是主播界的一股清流,所以這個人設不僅要求他必須時刻保持文化人的風范,更對他的言行舉止提出了極高的標準。
因為你是讀書人,是君子,是知識分子,你必須有氣節,不能做出昧良心的,你得有社會責任心,不能單純為了賺錢而賣貨,這種苛這種近乎苛刻的人設要求,使得董宇輝在公眾面前的壓力倍增,一旦他有任何失誤或不當言行,就可能引發眾怒。
直播的未來,供應鏈決定一切?
自董宇輝單飛之后,東方甄選的業績確實受到了不小的影響。新東方發布的2025財年第一財季財報顯示,經營虧損約為0.1億美元,雖數額不大,但與曾經的迅猛勢頭相比,確顯衰退之態。
相比之下,董宇輝顯得春風得意,憑借其個人IP,“與輝同行”直播間業績斐然,2024年10月總銷售額已逼近10億元大關。然而,輝煌背后,危機亦在悄然醞釀。
“與輝同行”與東方甄選在定位上相似,均致力于帶貨同時傳播知識與文化,業務覆蓋文化、文旅、農產品三大板塊,打造出“閱山河”“破萬卷”等四大IP內容欄目,用戶群體也高度重合,但兩者的發展路徑卻大相徑庭。
東方甄選走的是傳統流量+產品路線,而“與輝同行”則更依賴董宇輝的個人IP。這種高度依賴,使得董宇輝一旦出事,直播間便難逃波動,生意好壞系于一人,顯然并非明智之舉。這也讓人窺見了當初俞敏洪與董宇輝“分手”的深層原因。
與董宇輝的“分手”,可以說是俞敏洪的一次對流量之“傷”的“刮骨療毒”。俞敏洪曾坦言,東方甄選的發展起初得益于流量經濟,但未來除了流量,更需靠產品和文化的傳播。
時至今日,東方甄選抖音賬號粉絲數已近3000萬,雖不再頻繁成為媒體焦點,但仍能不時創造佳績。
而董宇輝現在恰巧就是中了流量的毒。內蒙古燒麥事件后,他的道歉并未獲得廣泛諒解,人設開始動搖。不少人還拿他的神態和李佳琦做對比,稱“生動地演示了‘飄’的樣子。”,還說他賺了10個億后面相都變了。
而除了人設崩塌之外,董宇輝最大的問題還在后面,那就是供應鏈難題。前段時間,小楊哥、東北雨姐等主播的翻車,無不與供應鏈問題緊密相關。對于帶貨主播而言,選品是決定行業底線的關鍵。
而打造自主品牌,建立自己的供應鏈,就是選品的終極目標,既能保證利潤空間,又能把控產品質量,還能體現主播個人風格。
在這方面,東方甄選先行一步,從一開始就在搭建自己的產品渠道,按俞敏洪的話說,東方甄選要“做農產品、做供應鏈、對標山姆”。
現在,東方甄選自營產品銷量占比持續攀升,根據2024財年年報,其自營產品的銷量占比已達到40%左右,預計2025財年自營產品有望貢獻80%以上的GMV。
相比之下,“與輝同行”在供應鏈方面顯得捉襟見肘。櫥窗里700多件商品中無一自主產品,全部采購自外部,團隊規模也僅不到300人,與同行相比確實差距有點大。有消費者在評論區反映,購買的商品質量與預期不符,讓人對“與輝同行”的選品能力產生質疑。
而且,董宇輝直播間商品價格偏高,還有一些極狐、OPPO、問界等高端品牌找他合作,主要依托其才子人設。一旦人設崩塌,高端品牌對董宇輝的“濾鏡”也將破碎,可能會先“丈母娘”一步離開。
在《論語》中,“君子訥于言而敏于行”,公眾人物更應謹言慎行。董宇輝在這方面做得還不夠,加強自我約束,維護粉絲信任,是其未來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此外,董宇輝而言,作為中高端品牌青睞的主播,未來更應注重供應鏈的打造,構建穩固的底座,這才是他不被流量裹挾,避免失控的唯一途徑。
董宇輝的困境,實際上也是當下直播行業普遍面臨路徑選擇:是繼續以流量為主,產品為輔;還是轉向產品為王,流量為輔,以供應鏈為驅動?這兩種路徑各有優劣,但越來越多的案例表明,流量與產品并重才是直播帶貨行業的未來發展之道。
流量是吸引注意力的關鍵,好產品則是留住流量的根本,董宇輝的選擇,將決定他未來的走向與高度。
參考資料
1. 《董宇輝闖禍了!變臉“邪惡女婿”》電商最前線
2. 《董宇輝:蒸裂開的包子,露餡了》文娛先聲
3. 《單飛第100天,董宇輝闖過“多事之秋”》太平洋科技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