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知名奶茶店24小時不打烊,茶飲業開卷“深夜食堂”?
出品/職業餐飲網
撰文/旖旎
“奶茶店這么拼嗎?凌晨三點還在開門!”
繼快餐、火鍋等餐飲業態開出“24小時”不打烊門店后,茶飲大軍也加入了“全時段”陣營。
今年以來,包括喜茶、霸王茶姬、茶百道、古茗、茉莉奶白等在內的茶飲品牌,都開設了24小時“全時段”模式店,外賣也可下單。
有的品牌甚至這種“通宵營業”門店數量高達700家。
卷聯名、卷價格、卷規模之下,如今“卷通宵”。
是廝殺內卷的無奈之舉?
還是背靠“夜經濟”之下的餐飲新機會?
新茶飲“激戰”后半夜,
一批品牌開設24小時不打烊門店
奶茶店開啟“24小時營業模式”,并非剛剛開始。
早在2022年,蜜雪冰城、茶百道,就曾開過全天無休營業的門店。
2023年,喜茶、霸王茶姬、書亦燒仙草、古茗、一點點等相繼加入了“24小時營業”的行列。
但彼時,這種營業模式還是很多品牌在部分門店的低調嘗試。
直到今年,似乎成為了整個新茶飲行業的“共識”,都開始紛紛加碼布局。
1、近20個茶飲品牌開“24小時”店,有品牌已開出700多家
據餓了么《24小時奶茶消費報告》統計數據來看,僅今年6月初至8月初,平臺24小時營業的奶茶商戶數同比增長140%。
而據相關平臺數據顯示,業內至少有20家茶咖品牌正在涉足24小時營業門店,像是茶百道、古茗、滬上阿姨、書亦燒仙草、茉莉奶白、等新茶飲品牌都已加入,而且還在拓展規模。
據相關媒體數據統計顯示,茶百道在24小時門店領域發力最明顯,截至目前門店總數已經到700家左右。
而喜茶、霸王茶姬、蜜雪冰城、古茗也在全國分別擁有52家、100家、83家、和27家“24小時”營業門店。(不完全統計)
2、多聚焦在“南方城市”,選址商圈寫字樓和校園附近
而從鎖定區域和城市來看,新茶飲品牌的“24小時”模式店,不局限于北上廣等一線城市。
而廣泛存在于四川、河南、安徽、湖北、廣東等多個省份,南方城市門店居多。
據數據顯示,通宵營業的奶茶門店數最多的城市依次是深圳、上海、成都、東莞、廣州、杭州、長沙、重慶、北京和福州,南方占了90%。
尤其是夜生活豐富的城市,通宵門店數則更多。
從選址來看,目前大多數品牌鎖定的都是“商圈寫字樓”和“校園”、“交通樞紐”。
因為,顧客一部分是“夜生活”玩家,那些喜歡吃夜宵的年輕人;還有一部分則是“打工人”用奶茶續命。
美團數據顯示,夜間時段(22:00-4:59)打工人在寫字樓或園區所下的訂單占比為9.8%,遠遠高于占比1.9%的早餐時段。
奶茶品牌們也是看到這一部分群體,將24小時門店開在商圈寫字樓下。
3、有品牌單店月收入提升3-6萬,夜間訂單量占比超過20%
那通宵奶茶店賺錢嗎?
通過觀察和調取數據,職餐發現,部分品牌在業績上還是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例如,有媒體報道,甜啦啦在安徽蚌埠的測試門店單店營業額提升了近230%。
而古茗在寧波的一家門店,夜間能帶來1000-2000元的營收,一個月收入能提升3萬—6萬元。
“今年歐洲杯、奧運會兩大賽事背景下,市民宅家熬夜看比賽點奶茶的需求很高。從門店訂單來看,夜間訂單也是以外賣為主,能占到門店訂單7成以上。深夜訂單在凌晨1點左右、4點左右通常會迎來兩個小高峰。”成都本土連鎖奶茶品牌陳多多外賣負責人向媒體表示。
霸王茶姬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該品牌在北京共有5家24小時門店,夜晚22點至次日8點的外賣訂單量占總訂單量的比重超過了20%。
24小時奶茶店,要靠“夜經濟”翻身?
從卷聯名、口味、價格,到卷門店規模、IPO上市、出�!�
新茶飲行業競爭的馬太效應加劇,洗牌出清加速。
當我們都覺得“再卷還能卷什么”,它們把矛頭指向了“全時段”營業。
而這背后也是在試圖努力搭上“夜經濟”的快車,撬動茶飲的新增量。
1、嘗試拓寬全時段,增加夜宵場景
近兩年新茶飲內卷廝殺激烈,增長放緩,很多三線小品牌被困在夾縫里,即使是如喜茶等頭部也在尋找新的增量破局。
部分新茶飲品牌選擇延長營業時間,并將24小時門店選址在“夜經濟”發達的南方,是為了更好匹配客戶深夜潛在的奶茶需求,試圖為品牌門店拓寬“夜宵”新場景,尋求業績上的提升。
其實,放眼整個餐飲業,想拓展全時段,挖掘夜經濟的品牌不在少數。
像是火鍋界的海底撈、巴奴、小龍坎、大斌家串串火鍋等;
快餐界的老鄉雞、超意興、遇見小面,都開出了一部分24小時門店。
相對于其他品類,茶飲也非常適合當成“夜宵”,熬夜“搭子”,所以這種模式店也是新茶飲找到的一劑“良藥”,為了破內卷,也因為客戶端的需求應運而生。
2、想搭上“夜經濟”的“快車”
而除了想要破局,新茶飲們也想掘金夜經濟。
隨著95后、00后成為消費主力軍,夜經濟這兩年增長迅猛。
一方面,國家“月光經濟”、地攤經濟等的“政策春風”下,各地紛紛出臺政策鼓勵夜間經濟。
而另一方面,年輕顧客群體需求的轉變,也推動夜間消費供應的增長。
日前發布的《中國夜間經濟最新發展報告》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夜間經濟發展規模超過30萬億元,2022年中國夜間經濟發展規模增至36萬億元。
夜間消費的旺盛需求,催生了越來越多的24小時經營業態。
頭部企業率先嗅到機會信號,做大膽嘗試,像是肯德基、海底撈等一批企業的“夜宵”新動作做引領。
而后跟隨一批各個業態、賽道的品牌們加入戰場。
這也是為什么茶飲品牌從最初的幾個品牌試水通宵營業,如今變成近20個品牌都爭相加入,都想抓住這波機會搶食夜經濟。
職業餐飲網總結:
如今的24小時奶茶店,更像是奶茶版的“深夜食堂”。
雖然受眾群體是特定的、小眾的,但這種需求卻是真真實實存在的,而且是日益升高的。
縱使這種模式能夠為品牌帶來的增量是“有限的”,但卻是不可忽視的一個“新機會點”。
或許其它能夠搭上“夜經濟”快車的餐飲業態、品類,都可以深度思考一下,是否也可以抓住這波“夜間消費”紅利。
你如何看待“24小時奶茶店”?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