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茶飲IPO“最后的窗口期”
出品/億歐網
撰文/杜心怡
乍暖還寒二月天,用來形容近期的新茶飲行業再適合不過。
若將2024年的新茶飲行業進行階段性回顧,上半年收獲頗豐,先是茶百道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成為繼奈雪的茶之后的“新茶飲第二股”,再是古茗、蜜雪冰城和滬上阿姨接連提交上市申請,競相角逐港股IPO,掀起一波上市熱潮。
然而下半年,行業形勢急轉直下。
先是遞表企業上市進程推進緩慢,緊隨而來的閉店潮、價格戰愈演愈烈。不少茶飲企業的食品安全問題也頻頻曝光,一連串的問題給行業籠罩上揮之不去的陰霾。
2024年末至2025年初交替之際,局勢漸趨緩和。
之前IPO停滯不前的古茗、蜜雪冰城和滬上阿姨三家企業,在短短一個月內相繼取得新進展,關于“新茶飲第三股”的名號最終花落誰家引起了業內廣泛猜想。
耐人尋味的是,二月的冰層之下暗流涌動,是溫流還是堅冰無從可知。這波密集沖刺上市的浪潮背后,是否會像“搶椅游戲”一樣,緊張且激烈?
搶奪“最后的船票”
新“國九條”提到,資本市場的發展模式要告別過去改革紅利釋放和IPO增量帶動的數量擴容式發展,切換為以上市公司做大做強和資本市場吐故納新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
這意味著,隨著行業內上市公司數量累積達到一定閾值,市場將不再單純追求數量的快速增長,而是更加注重質量提升。
同理,新茶飲行業在資本市場中的上市名額有限,當上市的新茶飲公司數量達到一定規模時,后續其他企業想要成功上市,所面臨的難度便會增大。
尤其是面對產品同質化、品牌定位同質化、價格同質化、運營模式同質化、市場競爭同質化、供應鏈同質化的問題,疊加消費者人群同質化且忠誠度低等核心問題,茶飲扎堆搶“船票”,難度自然不小。
就近期而言,古茗、蜜雪冰城與滬上阿姨三者的命運軌跡有幾分相似,它們幾乎在同一時間節點遞交了上市申請,近期又幾乎同步推進上市進程:
1月7日,根據證監會披露信息,蜜雪冰城港股上市備案已獲通過;
1月10日,滬上阿姨港股上市也通過中國證監會備案;
1月12日,古茗控股上市聆訊獲通過,即將登陸港交所主板上市。
從時間線和推進速度來看,古茗保持微弱優勢,成為最有可能率先敲開上市大門的候選者。蜜雪冰城與滬上阿姨亦不甘落后,緊追不舍,在沖刺階段后來居上也并非沒有可能。
實際上,在這一輪明確推進上市的企業之前,已有部分實力玩家傳出過計劃上市的消息。
早在2023年7月,彭博社就曾報道過多家中國知名奶茶品牌正在籌備上市事宜,目標市場包括香港和美國,茶百道、蜜雪冰城、滬上阿姨及霸王茶姬均有被提及。隨后,霸王茶姬針對上市傳聞作出了回應,稱目前沒有任何明確的IPO計劃。
市場傳言并未因此平息,反而在2024年5月,霸王茶姬再度被指準備赴美上市,預計在下半年取得重大進展,上市具體事宜將由花旗和摩根士丹利負責,募集資金規模預計達到2億~3億元。
除霸王茶姬外,長沙茶飲“名片”企業茶顏悅色也頻傳上市意向。與霸王茶姬鎖定美股市場不同,先前在2024年初茶顏悅色被指計劃在香港上市,由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與摩根士丹利操辦。而后在年末市場再傳其將放棄港股,轉而投向美股市場。
觀察那些曾被市場熱議的潛在上市企業,其中幾家現已明確公開上市計劃,再加上市場消息被反復傳出,霸王茶姬與茶顏悅色的上市傳聞似乎并非空穴來風。
哪些潛力選手正在排隊?
億歐針對部分頭部新茶飲品牌的上市概況進行了梳理。
據統計,當前已成功上市的企業有兩家,分別是奈雪的茶與茶百道,且均選擇港股作為上市地。
而在排隊上市的隊列中,蜜雪冰城、古茗和滬上阿姨則是最有希望率先上市的一批選手。據統計,這三家公司的在營門店數量分別為37414家、9960家和9336家,數量在上述公司中位居前三名。另據極海品牌監測數據,三者在近90天內的門店數量均實現了三位數增長。
從上述表格不難發現,多數企業目前尚未涉足資本市場,何時能夠誕生“新茶飲下一股”也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在此背景下,曾釋放上市信號的霸王茶姬與茶顏悅色自然成為了有力候選。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兩個品牌始終是大眾熱衷比較的對象,從產品、定位,風格、經營策略乃至品牌文化,在方方面面都被反復對比。
業績方面,霸王茶姬創始人張俊杰曾在公開場合透露,公司2023年的GMV超百億,達到108億元,預計2024年全年GMV有望突破200億元。而茶顏悅色,晚點LatePost曾報道其在2023年的凈利潤約為5億元。
談及產品,兩品牌在設計上都融入中式元素,配方上霸王茶姬偏向“新中式”路線,而茶顏悅色傾向“中西結合”。
在經營模式上,霸王茶姬采取直營與加盟并行的策略,相比之下,茶顏悅色專注于直營模式,尚未涉足加盟。
種種數據驗證了霸王茶姬與茶顏悅色的巨大潛力所在。步入2025年,兩家公司能否將上市傳聞變為現實,著實令人充滿期待。
同樣值得期待的還有喜茶。一直以來,喜茶在市場上被視為奈雪的茶最有力競爭對手,奈雪的茶早已作為“新茶飲第一股”成功上市。然而,喜茶截至目前還尚未明確上市計劃。
在諸如霸王茶姬和茶顏悅色這樣的潛力選手身后,也必然站著一些難以拿到資本市場“入場券”的玩家。業績不盡如人意、擴張步伐受阻,乃至食品安全問題,都可能成為阻礙它們的絆腳石。
其中之一便是書亦燒仙草,盡管多次嘗試轉型,但效果并不理想,反而因閉店數量激增登上微博熱搜榜。更糟糕的是,在315晚會上,書亦燒仙草還被曝光存在更換食品效期標簽的違規行為。
茉酸奶同樣面臨類似問題,去年被曝出多家門店使用過期食材、篡改效期標簽以及偷工減料等問題。此外,據極海品牌監測數據,兩品牌在近90天內的門店數量均為負增長。
除了頭部稍顯規模的茶飲企業外,一芳水果茶、伏小桃、七分甜等腰部企業也都陷入關店漩渦中。
一組紅餐大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1月,過去13個月茶飲門店倒下了19.7萬家,茶飲甚至被業內人士稱作創業“黑洞”。與此同時,茶飲設備回收“爛大街”,回收價格相比往年也低了很多。
敏感的資本正在“撤退”
都說投資方是最敏銳的捕手,但同時他們也是“激流勇退”的代表。
當前,資本對新茶飲行業的熱情正快速消退。資本的退潮,在一、二級市場上正在被“量化”證明。
一級市場側,新茶飲行業的問題正在逐漸凸顯。
據億歐數據統計,2024年茶飲品牌(含咖啡)的投資事件數量創近五年新低,尚不足40起,投資金額與2021年的高點時刻相比更是遭遇 “大跳水”,還不到當時的50%。
一級市場宏觀的數據“慘淡”并不足以說明新式茶飲市場的“危機”。但從微觀窺探,便知個中艱難。
2024年全年,能放到臺面上一提的“明星”茶飲新項目,好像就只有“茉莉奶白”獲得阿里本地生活近億元融資。國內叫得上名的知名VC也都不再出手新的茶飲項目。
換言之,無論是從資本偏好還是市場競爭態勢來看,想要在新式茶飲擠出一片天,難度還是太大。
一級市場的寒意,也在迅速傳導到二級市場。
彼時奈雪的茶曾風光無限,在2021年夏天坐擁“新茶飲第一股”光環,以19.8港元的發行價登陸港股,但上市首日便遭遇破發,跌幅達到13.54%。時至今日,股價已大幅縮水至每股1.15港元,不足發行價的十分之一,總市值也僅剩19.61億港元。
茶百道在港股市場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股價相較于17.5港元的發行價已近乎腰斬,截至1月24日收盤報9.59港元,總市值為141.71億港元。
因此,古茗、蜜雪冰城和滬上阿姨的緊迫感油然而生。
而對于喜茶、霸王茶姬、檸季、茶顏悅色、益禾堂、書亦燒仙草、甜啦啦、茉酸奶這些品牌來講,如果再不發力,上市的窗口或許會悄然關閉。
新茶飲行業下半場,品牌亟需新故事
業內相關研究機構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新式茶飲市場規模將達到3547.2億元,同比增長6.4%。行業已經從初期的快速擴張、激烈爭奪份額的“跑馬圈地”階段過渡至注重精細化運營的存量競爭新階段。
市場空間相對飽和,行業內卷加劇,各類同質化問題未解成為茶飲市場難以逾越的大山。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預測數據也表達了類似觀點,盡管我國現制茶飲店行業規模仍在增長,但新茶飲的市場規模增速將從2023年的44.3%放緩至2025年的12.4%。
在企業發展進程中,成立后的前8年通常是一段快速成長且易受資本追捧的紅利期。通過上述表格可見,2010年~2015年是新茶飲公司密集成立的高峰階段。
這一階段,茶飲企業融資快、增長快、現金流充沛,當規模效應具備后,很多企業都會調整治理結構,優化財務報表,為了上市做充分準備。
如今,這批企業正逐漸面臨紅利期消退的轉折點,激烈的行業競爭難以長時間維持這“美好的數據”,這或許也是大家急于尋求上市的重要原因。
事實上,對于新茶飲企業而言,上市并非故事的終章。
當前市場環境下,企業已在卷低價、擴門店、推新品的激烈競爭中疲于奔命。一旦上市,它們還需應對資本市場更為嚴苛的“內卷”,企業能否在雙重競爭壓力下站穩腳跟,依舊是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命題。新式茶飲扎堆上市,只是把競爭從線下門店搬到了交易所。
換角度來看,未能上市的企業并不意味就是“失敗者”,它們似乎早已看到了當前的局面,轉而尋找屬于自己的新敘事。
出海當屬故事中高光時刻,作為全球競備區域的外延,霸王茶姬、蜜雪冰城、茶百道在過去一年里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出海地區集中在東南亞和日韓地區。
新業態也是茶飲品牌的新選擇,例如奈雪的茶推出奈雪茶院、茶顏悅色推出小神仙茶館、霸王茶姬推出TEA BAR,喜茶推出了喜茶茶坊。就在最近,喜茶甚至還重啟了“白日夢計劃”。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品牌選擇豐富產品線,茶顏悅色于2024年8月末在長沙開出首家零食生活雜貨店;古茗在部分門店試水早餐,并在全門店都上線了咖啡單品;奈雪小程序外賣上線早餐套餐;蜜雪冰城則用拿鐵搭配三明治,推出了定價10元的早餐套餐。
更有甚者,部分茶飲品牌服務商在自建茶園。
新茶飲公司之所以經歷這一番折騰,顯然是因為大家都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關鍵所在。當下急于尋找業務的第二曲線,一方面是為投資人、為上市要講一個不一樣的故事,拓展企業未來的想象空間;另一方面則為了避免陷入奈雪的茶和茶百道上市即巔峰的尷尬局面。
在新茶飲市場同質化嚴重、競爭愈發激烈的當下,新茶飲的上市之路絕不是一場“生死較量”,上市并非唯一或最佳的選擇。但無論上市與否,這些企業都承載著行業發展的新希望,用創新的產品、獨特的商業模式、深厚的品牌底蘊續寫茶飲新故事,才是它們亟需做的事情。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