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張近東,從頭再來
出品/億歐網
撰文/杜心怡
在中國零售史上,張近東借著一系列“買買買”所成就蘇寧曾留下過濃墨重彩的一筆。
然而故事到今天,這家零售巨頭卻不得不“斷臂求生”。
2月初,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顯示,蘇寧電器集團有限公司、蘇寧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蘇寧置業集團有限公司被申請重整,申請人為蘇州金螳螂建筑裝飾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蘇天健華辰資產評估有限公司,首次債權人會議將于4月2日由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
公告一出,引得業內紛紛討論:“蘇寧破產了�!�
需要強調的是,公告所提及的重整實為債務重整,而非破產重整,兩者存在本質區別。
蘇寧易購相關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明確指出,這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并且公告中的三家公司在上市公司的股份占比已極低,高管也早已不再參與蘇寧易購的日常管理。
與此同時,投資者熱線的工作人員進一步澄清,蘇寧易購與蘇寧控股、蘇寧電器之間的業務各自獨立運營,互不影響。
回首過去二十多年,消費者親眼見證了蘇寧從初創、迅速擴張、登上行業巔峰再到面臨挑戰的全過程。張近東曾在擴張之路上意氣風發,如今也不得不要為他的“瀟灑”買單。
從擴張到失控
1990年,在南京市寧海路,張近東和兄長張桂平做起了空調生意,蘇寧電器的前身“蘇寧交電”也由此誕生。最初的蘇寧交電,還只是一家專營空調的零售店鋪。
在張近東的精心經營下,憑借“淡季打款、旺季提貨”的獨到策略以及“送貨上門、免費安裝”的完善服務,蘇寧迅速贏得了市場青睞,并借此契機,逐步完善了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的業務布局。
2004年,張近東引領蘇寧電器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同年,他還推動了連鎖經營模式的革新。隨著資金充裕,蘇寧在全國范圍內的擴張步伐加快。
在互聯網經濟的浪潮中,享受到了快速擴張甜頭的蘇寧,開始更加積極地尋求新的增長點,野心與規模肆意膨脹。
在2010~2020年的十年里,張近東的商業帝國藍圖逐漸清晰,他大手筆投入資金,展開一系列并購活動。通過收購天天快遞、入股國際米蘭足球俱樂部、推出支付及理財產品、涉足地產開發、舉辦電子競技賽事等舉措,力圖將蘇寧打造成為一家橫跨金融、地產、物流、體育、影業、投資等多個行業的綜合性企業。
誠然,在那個時期,張近東帶領蘇寧攀上了一座高峰,但同時也悄然埋下了一顆隱憂的種子。
其中,最為矚目的莫過于恒大風波。
2020年,恒大集團計劃推進與深深房的重組上市,引入了1300億元的投資,而張近東豪擲200億入局,成為最大的戰略投資者,這在后來也成為他肩上最沉重的負擔之一。由于恒大爆發債務危機,這筆資金最終沒能收回。
在淘寶、京東、拼多多等線上電商快速崛起的紅利期,張近東一直沉迷于收購狂歡。
到2021年,蘇寧易購的財務狀況惡化,高額虧損和負債問題被暴露在公眾面前。那一年,蘇寧易購的營收為1389億元,總負債卻高達1397.09億元,凈虧損也達到432億元,成為當年A股市場虧損最嚴重的企業。
至此,張近東開始意識到減負的重要性,從昔日的“買買買”的擴張戰略轉變為“賣賣賣”的調整模式。
此后,蘇寧相繼剝離了天天快遞、PPTV、國際米蘭俱樂部股權等資產,并關閉了超過200家家樂福門店以縮減規模。
事到如今,蘇寧系旗下的蘇寧電器、蘇寧控股、蘇寧置業三家公司也不得不面對債務重組的結局,尋求新的出路。
實際上,在2021年,考慮到地方經濟和關聯利益,南京國資聯合阿里系等戰略投資者,共同穩固住了即將破碎的蘇寧。
某國資背景S基金負責人向億歐表示,蘇寧在某種程度上已多次處于“破產”的邊緣,若非依賴早年投資阿里巴巴所獲得的股票作為資金支撐,恐怕難以維系至今。
扭虧為盈,能否成為從頭再來的起點
在一系列關于“蘇寧面臨破產”的報道中,“扭虧為盈”這一關鍵詞也頻繁出現在與蘇寧相關的搜索結果里。
1月20日,蘇寧易購發布業績預告稱,公司預計2024年將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億~7億元,上年同期虧損40.9億元,較2023年實現扭虧為盈。
這也是自2020年以來,蘇寧易購四年內首次實現全年盈利。
這對張近東來講,是提振整個蘇寧士氣的關鍵。
據悉,蘇寧旗下主要有四家核心公司——蘇寧電器、蘇寧控股、蘇寧置業和蘇寧易購。早期均歸屬張近東麾下,面對昔日的生存挑戰,張近東做出了艱難決定,通過出讓蘇寧易購的部分股權,以確保集團整體的穩定發展。
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張近東在蘇寧電器、蘇寧控股、蘇寧置業和蘇寧易購所持股權分別為50%、51%、55.08%和17.7%。此外,蘇寧易購當前的最大股東已變為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杭州灝月,而蘇寧控股與蘇寧電器僅分別持有蘇寧易購2.75%和1.4%的少量股份。
換言之,在蘇寧集團旗下的四大核心企業中,除蘇寧易購外,其余三家正是前文提及的面臨債務重組調整的公司,而蘇寧易購與此次風波并無太多關聯。
但即便是業績向好,實際情況遠未像預告中提及的“全年盈利”那般美好。
蘇寧易購在公告中還表示,盡管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實現了扭虧,但剔除非經常性損益項目后,其凈利潤仍處于虧損狀態,虧損額度預估在12億~14.5億元之間。
除此之外,業績變動原因方面,蘇寧易購還透露主要是因為國家政策扶持:
得益于國家支持家電以舊換新的政策激勵,第四季度門店銷售規模同比增長64.6%;
堅持零售服務商戰略,聚焦家電核心業務發展,優化門店模型,提升消費者體驗;
持續聚焦降本,加強費用管控,注重人效、坪效水平提升;
推動債務化解及資產處置,取得一定成效。
這也意味著蘇寧易購的基本面依然相當薄弱,此次增長的核心動力并非源自內因,而是依賴外部政策機遇的助推。若以舊換新政策發生調整,公司的盈利狀況很可能再度面臨逆轉的風險。
然而,不論怎樣,這一策略在當前對蘇寧易購而言,似乎成了維系生存的“救命稻草”。
寫在最后
此次重整雖被市場誤讀為破產信號,本質上也是一次蘇寧體系的結構性優化。
有投資圈人士向億歐表示,此次債務重整對蘇寧來講也是好事情,至少肩上的包袱輕了一些,讓上市公司蘇寧易購也更“干凈”。據悉,蘇寧易購的年報將于3月末揭曉,更多的信息或許在年報中能找到答案。
過去十年“買買買”的日子雖以蘇寧的黯然退場告終,但張近東的慷慨解囊也曾一度為不少企業送上過“救命稻草”。
從頭再來,還未遠離危機的蘇寧愈挫愈勇,我們相信張近東還會“回來”。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