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市場監(jiān)管部門約談抖音、攜程等五家涉旅平臺企業(yè)
8月5日下午,貴州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集中約談美團、攜程、飛豬、同程、抖音等五家涉旅平臺企業(yè),要求其嚴格遵守《價格法》《反壟斷法》等法律法規(guī),禁止價格欺詐、哄抬價格、價格串通,嚴禁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實施不公平高價、限定交易等違法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新版《價格法》修正草案公開征求意見,平臺利用算法、數據優(yōu)勢實施“內卷式”競爭的行為將面臨更嚴格的法律約束。
禁止價格欺詐、哄抬價格
約談會上,貴州省市場監(jiān)管局針對相關平臺企業(yè)可能存在的實施“二選一”、利用技術手段干預商家定價、訂單生效后毀約或加價、價格欺詐、哄抬價格等問題進行了通報,進一步提示了違法風險;要求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積極履行平臺主體責任,切實加強自律和合規(guī)建設;立即開展全面自查自糾,禁止價格欺詐、哄抬價格、價格串通,嚴禁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實施不公平高價、限定交易等違法行為,切實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此次貴州約談進一步揭露了平臺的技術壟斷行為。據披露,攜程強制酒店商戶開通“調價助手”功能,通過后臺算法自動掃描競品價格并強制修改房間定價,甚至出現“退出后自動重啟”的情況,嚴重剝奪商家自主定價權。此外,攜程在火車票銷售中被曝強制捆綁 “攜程全能保障” 服務,消費者退票后附加費無法自動退回,需人工申請。這些行為與貴州約談中提到的 “價格欺詐”“技術干預定價” 高度吻合。
此類行為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貴州已于7月31日發(fā)布《住宿行業(yè)價格行為提醒告誡函》,將執(zhí)法關口前移,反映出監(jiān)管邏輯從“事后處罰”向“事前預防”的轉變。
“算法定價”將受新版《價格法》嚴管
長期以來,大數據殺熟問題一直侵擾著平臺商家和用戶的權益。
據中國電子商會旗下的消費服務保障平臺“消費保”數據,在線旅游位列“大數據殺熟”投訴量首位,其投訴占比近五成。2024年,美團旅行、攜程等平臺因跟團游投訴率居高不下,在消費保平臺投訴榜中“名列前茅”。
以攜程旅游為例,截至2025年3月14日,相關投訴達34,139件;累計涉訴金額超1.02億元,投訴解決率為54.73%,還不到六成。僅2024年,消費保平臺相關投訴達19,767件,同比增長188.91%。其公平性備受廣大消費者質疑。
而如今,攜程等平臺企業(yè)的技術操縱行為正面臨法律層面的全面圍堵。7月24日,國家發(fā)改委、市場監(jiān)管總局發(fā)布的《價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經營者不得利用數據、算法、技術及規(guī)則實施不正當價格行為,并將低價傾銷的適用范圍從商品擴展至服務,適用主體從賣方延伸至制定定價規(guī)則的第三方。這意味著平臺通過算法干預商家定價、發(fā)起“內卷式”價格戰(zhàn)的行為將被明確禁止。
貴州省市場監(jiān)管局的此次約談也被外界視為對于《價格法》的又一次精準施策,貴州市監(jiān)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密切關注平臺整改情況,對拒不改正者公開曝光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懾。這一行動折射出監(jiān)管部門對平臺經濟的治理邏輯已從“包容審慎”轉向“規(guī)范與發(fā)展并重”。
不少專家也指出,隨著《價格法》修訂、《網絡交易平臺收費行為合規(guī)指南》出臺等政策落地,平臺企業(yè)的合規(guī)成本將顯著增加。這些規(guī)定將倒逼平臺從依賴流量補貼的“低價競爭”轉向提升服務質量的“價值競爭”。
發(fā)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