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第四季度中國購物中心發展指數揭曉 誰最搶眼
聯商網消息:1月25日,國家商務部發布了《中國購物中心發展指數報告(2017年第四季度)》的相關數據。
《聯商網》從整體指數、城市能級表現、物業分類等角度分析了四季度我國購物中心市場的表現。
以下為《2017第四季度中國購物中心發展指數報告》的具體內容:
一、總體指數和分項指標
購物中心市場整體好于預期,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勢。2017年第四季度中國購物心發展指數為67.2,環比第三季度上升0.3,高出榮枯線17.2。
其中,現狀指數錄得64.7,環比第三季度上漲了1.2,這主要得益于租賃活躍度和運營表現指標的趨好表現。年末不少商家加大了打折促銷和節日活動營銷的投入,促使四季度成都控制指數下滑了1.6至36。但整體購物中心市場對未來6個月的預期指數有所下滑,至70.9,比現狀指數高6.2,這一數據下滑的主因是運營成本的增加,不過對銷售和租賃市場仍表現出樂觀態勢。
從現狀指數的四個分項指標上看,第三季度購物中心的宏觀指數、租賃活躍度、運營表現、成本控制分別錄得74.5、85.6、87.9、36.0。
其中宏觀指數較三季度相比下滑了4.7,因大體量新增商業項目的開業帶來了更大的競爭。據《聯商網》統計的數據顯示,2017年第四季度,全國新增加了230個商業項目,(不含專業市場、游樂園、酒店、商業街區及寫字樓裙房,且商業面積≥2萬㎡),新增商業體量超2200萬平方米。
租賃活躍度指數較三季度上漲了4.9,運營表現指數較三季度上漲了4.9,因四季度恰逢國慶、圣誕、元旦等重點節日,消費市場顯旺。成本控制指數低于榮估線14.0,比三季度低了1.5,表面業主在控制成本支出上仍需進一步調整策略。
二、分城市能級指數解讀
整體上看,一、二、三線及以下城市表現均高于預期,且與三季度相比僅二線城市趨漲。
其中一線城市指數錄得63.3,環比三季度下滑4.4,原因是運營支出較大;二線城市指數錄得69.8,環比三季度上漲5.0,二線城市的所有樣本項目第四季度的銷售額和租金收入均增長或持平;三線及以下城市指數錄得62.4,環比三季度下滑4.0。
不過一線城市的項目仍然受到市場青睞,其租賃活躍度指數錄得85.7,比二線及三線以下城市分別高1.5和2.0。
三、分物業類型指數解讀
單從第四季度獲得的發展指數上看,奧特萊斯型物業表現最好,社區型物業指數相對較低,但都市型和社區型環比三季度均上漲,而奧特萊斯型卻呈下跌狀態。
按都市型、地區型、社區型、奧特萊斯分類后得出:都市型物業指數錄得66.9,環比三季度上漲1.8,因該類型物業大多位于城市中心或優質成熟位置,未來可開發用地和新增項目相對有限,市場競爭相對緩和;社區型物業指數錄得65.7,環比三季度上漲了1.4,因該類型物業的運營較為穩定;奧特萊斯型物業指數錄得70.7,環比三季度下跌了2.3,但該類型物業的運營表現和租賃問詢度仍高于其他兩個物業類型。
整體來看,四季度全國居民消費信心持續提升,實體商業復蘇的態勢進一步夯實,消費體驗、線上線下融合成為未來零售發展的必然趨勢,預計2018年購物中心市場將繼續保持較高發展水平。
(來源:聯商網&搜鋪網 部分數據來自商務部流通發展司、中國連鎖經營協會)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