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賦能零售變革,還需要夯實基本
聯商專欄:零售行業發展趨勢,圍繞人、商品、零售場景,數字化能力不斷深化,消費者可識別、可觸達、可洞察、可服務,零售行業運營管理效率全面提升,新消費需求推動零售模式變革。
基于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智慧營銷解決方案幫助零售企業實現精細化數據管理,分析顧客消費行為、量身打造個性化營銷方案,為客戶引入新的營銷資源,提供渠道選擇建議,提升經營業績,下一個時代的流通行業的主導地位很有可能是中國。
實體店是獲得消費者信任的基礎,線上銷售是擴大銷售的有力工具,通過實體店鋪獲得消費者的信任,通過倉儲物流直接配送到家,店鋪配送只是一種增值服務,但是中國零售缺乏整體運營能力的人才,大環境急需盈利能力的團隊,而不是只有執行力而不盈利的團隊。
開店容易,守店難
好的體驗是成功的開始,體驗是服務業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體驗好與壞,就是團隊文化的好與壞,是對生活理解的好與壞,好的體驗不能完全依賴技術與數據去實現,需要積極向上的團隊氣氛去實現,是體現團隊軟實力,用錢買不到。靠燒錢的活動贏得來的流量不會持久,沒有實體店鋪根基的線上企業會遇到瓶頸,便利店、社區店只要做到極致的服務,線上線下結合,未來市場份額不可估量。
顧客對于線上線下的體驗感受不同,線下:商品品質、服務、價格的訴求。線上:商品品質、商品描述、咨詢、物流配送、客服售后……體驗貫穿整個過程,提高顧客線上線下的滿意度,才是企業長久發展的契機。
差異化商品,自有品牌商品開發不是嘴上說說就能做到的
羅森中國董事副總裁張晟在2018聯商風云會上指出,便利店不是只要有規模就可盈利的行業,精細化管理才是關鍵,物質的極大豐富,消費者往往也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信息的巨大泛濫,消費者對信息的辨別難度增加,產品品質的差異化縮小,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也會下降。
中國零售缺乏整體商品開發能力的人才,打破消費者的固定認知,建立新的認知秩序,就會創造一個沒有競爭的全新市場出來。如果在傳統的延長線上思考,無論做的規模多大,再多努力也只能在“大企業”的縫隙中尋找“殘渣剩飯”,創造性價比高的產品和模式,打破固有認知,建立新的秩序,親自去品嘗各個品牌的產品,去嘗試各種材料的組合,從中找到適合自己定位和消費者需求的商品才叫商品開發!自己都不能滿足的產品,消費者一定不會接受,原料把關是根本!
少子老齡化帶來零售怎樣的商機?
在2018年聯商風云會上,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經濟學博士陳立平教授從不同角度解讀了少子老齡化帶來的顧客消費理念的變化,這些消費變化,給零售業帶來怎樣的商機?
我們過多的關注00后、90后的消費習慣,卻忽視了幾個億的中老年顧客需求,這部分顧客經濟收入穩定,倡導健康生活,倡導吃的幸福。
學習一下日本零售業如何玩轉老齡經濟,他們把超市做成產品,許多日本零售企業順應老年顧客的需求進行產品設計和產業布局,不僅給老年顧客生活帶來便利,還獲得了高額的利潤增長,這尤其值得中國零售業學習。
永旺G.G Mall的設計理念是“一切從老齡人群出發”,要把所有老齡人群想做的事都搬進商場!針對起床早的老齡者,這里從早上7點就開始營業,針對老齡群體的社群化運營!
新宿京王百貨,對老齡顧客群體細分為四類:65歲以上、55-64歲、40-54歲、40歲以下,開發適合老齡顧客對于健康需求的商品。

中國零售缺乏整體管理體系業務改革能力,模仿很容易,創新就成了稀缺資源,跳出現有圈子去思考,脫離固有形態去行動,遵循邏輯市場去改變,運用數據依據去驗證。思考,行動,改變,驗證,就是進化!
(作者系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 趙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