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控股董事長汪建國:做好當下,即是未來
聯商網消息:11月7日-9日,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主辦的“2019中國全零售大會”在青島世博城國際會議中心拉開帷幕。會上,五星控股董事長汪建國發表了《著眼未來,布局當下》的主題演講,對零售業未來十年的發展進行了展望。
在他看來,科技進步超出人們的預想,未來已來。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最重要的就是要在不確定的環境中尋找確定性,而他看到的三個確定性的趨勢就是:消費者更加個性化、多樣化和主權化,商業基礎設施更加智能化,商業底層邏輯趨向共生化。
面對這三大變化,汪建國也分享了三大策略,即構建一個以顧客為核心的新的商業模式,找到一種不以差價賺錢的盈利模式,打造一種適應用戶多元化和個性化需求的組織形式,做好當下就是未來。
下面是經《聯商網》整理的汪建國演講概要:
我創辦了很多企業,其中,有三個是獨角獸企業,跟大家分享一下,三個獨角獸的案例。
第一個案例是母嬰童市場的孩子王。
孩子王是我們獨有的商業模式,簡單來講有兩大理念:一是,從經營商品轉向經營用戶,之所以這樣改變,是因為我們知道,中國零售業簡單賣貨的年代過去了; 二是從滿足需求到創造性滿足,我們認為,零售不僅要發現市場,更重要的是創造市場,孩子王是一個集合店,把中國零售、世界零售以及互聯網企業的先進要素做了一個集合。孩子王實行的是會員制,線上千人千面,線下極致體驗。
不僅如此,孩子王在商品邊界上在不斷突破,從最初的嬰童服務,到后來的嬰童和媽媽服務,以及現在的家庭概念,不斷地+商品+服務+體驗+社交。我們在線下也對用戶進行了分類,孩子王有大象班、袋鼠班、考拉班,媽媽有一期二期等,我們把所有的用戶在線化,讓他們在線上線下互動,這就是不斷地遞加的商業模式,任何一種模式不可能一下子成功,只有不斷地遞加。
在數字時代,零售一定要突破時間的緯度和空間的緯度,要嘗試把平面的店開成立體的模式,用互聯網的技術和信息化技術把所有的用工和顧客在線化。
第二個案例是農村市場的匯通達。
農村是廣闊的市場,農村市場非常復雜,這幾年農村生產組織發生了變革,但是,流通組織幾十年沒有大的變化。我們把小店連接成一個平臺,在21個省份連接12萬家小店,這些小店以前銷售是下降的,這5年用我們的系統的小店銷售提升了40%。
第三個案例是舒適智能家居市場的好享家。
好享家是圍繞美好生活消費升級需求創造的一個新的商業模式,主要圍繞家庭的中央空調、地暖這些設備,賣是解決方案,原來叫售后服務,現在主動地進入家庭中央空調、地暖、水的設備、鍋爐的清洗、中央空調的維護,是主動上門、主動服務的模式。
未來已來,零售業要把握三大趨勢
這幾年,科技進步遠超人們的預想,我小時候是坐拖拉機的,現在是坐高鐵、坐飛機,下個十年中國的零售究竟怎么樣?作為一個實體企業、作為一個零售企業家,我覺得就是在不確定的環境中把握確定性。未來已來,我認為,有三大趨勢,我們應該關注。
第一個趨勢,用戶更加的個性化、多樣化、主權化,用戶已經全面數字化。商業的本質是用戶,用戶變了,我們也得變,實體企業如果遠離用戶,那是非常危險的。
第二個趨勢,商業的基礎設施已經徹底改變了。原來是市口、位置,現在是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AI、物聯網技術、區塊鏈技術還有人工智能技術。
第三個趨勢,商業的底層邏輯發生了變化。原來是比較優勢,就是只要我做的好一點,價格比你便宜,我就能贏了,這就好比是一只老虎來了,我只要比你跑的快,我就贏了。現在不同了,用戶是多樣性的,現在是共生的邏輯,這就好比是一群老虎來了,你一個人跑的快沒有用。我們理解,未來零售即服務,未來的中國零售必須加上服務。
布局當下,零售業要掌握三大策略
既然未來零售業已經發生了變化,那么,面對這一變化,零售業應該怎么做?我認為,有三大策略,這也是我在這幾年對多個業態在不同的細分市場做的不同思考。
第一,建立一個真正以用戶為核心的商業模式。零售不能搞得太復雜,這是我的一點體會。零售最根本的要素就是商品、服務和用戶,其中,用戶是核心,那么,如何建立一個真正以用戶為核心的商業模式,可能是我們需要去思考的問題。我們這幾年也一直在探索,在我們內部,有一個經營顧客的“五部曲”,即了解顧客-建立關系-產生信任-建立信賴-形成情感。
第二,尋找一種不依賴商品差價賺錢的盈利方式。簡單賺差價的時代已經過去,我們要對零售進行重新定義,零售是服務,服務產品化,服務市場化,服務價值化。
第三,構建適應用戶多元化和個性化需求的組織形式。孩子王以“同心組織”創新價值無邊界,所有的經營組織都是真正為顧客服務,要激活一線員工,讓人人都能自動自發,都能夠自我驅動。
另外,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采取的是分布式發展的策略。從原來的火車變成現在的動車模式,為什么動車跑的快?因為每一個車廂都能自動出發。
最后,我想說,未來已來,做好當下,即是未來。
(來源:聯商網青島報道)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