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如何躍變為最科技縣城?
你對中國傳統縣城的想象是什么?
是綠瓦青磚、小橋流水,集鄉土文化之大成,還是古樸與現代融合并存,鄉間小徑與摩天大樓錯落?一千個縣城有一千種可能,而在浙江紹興市的新昌縣,這座特別的江南小鎮則被賦予了全新的“科技”標簽。
十多年前,當一些縣市還在思考“科技創新能否解決發展問題”時,新昌已經確立了“工業立縣、科技強縣”的戰略定位,擺脫對粗放型增長的依賴,轉攻智能制造。
為此,新昌政府以頂層統籌和創新機制建設為支點,激發行產業的全方位升級:以縣委書記、縣長任組長的創新驅動領導小組,每周研究創新改革工作,每月召開創新驅動領導小組會議,每年召開科技創新大會;為獎勵企業科技創新,新昌科技財政投入占比不低于10%;每年安排4億元用于科技創新、人才引進和戰略性產業發展,全縣研發經費占GDP比重連續5年在4%以上……
如今,新昌縣已成為境內有10家上市公司、157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全國首個縣域國家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示范基地,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60.32件,擁有11個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13個全國市場占有率第一的產品。新昌制造產業逐漸走到全球前沿地帶。
憑借這種以創新為本的城市力量,新昌一躍成為全國百強縣,為中國縣域發展史貢獻了寶貴的“新昌模式”,同時,新昌的科技創新城市軟實力享譽全國。
新昌是全國最早、也是目前唯一設立科技日的城市,每年5月31日,眾多企業、科研團隊、政府相關部門齊聚于此,對科技創新前沿命題展開討論;全國首個天文科普院士工作站、全國首家縣域天文科技館已在新昌開館;全國首個縣域的世界級科技館也落戶新昌,目前已完成第一階段建設,即將于近期正式開館。
在新昌政府構建的這一套強有力保障機制與服務理念下,企業創新熱情高漲,從新昌“走出去”的民間力量更是紛紛回流、助推縣域創新。
以仍在建造中的新昌造就未來科技館為例,這座總面積達3800平、整體造價近億元的世界級科技館,由新昌縣人民政府指導并提供場館,不僅擁有“長征二號運載火箭”實體模型、模擬太空艙駕駛、機器狗表演等全球頂級的前沿科技展品,還特別設計了融合新媒體、新娛樂和沉浸式體驗的未來教育展區,播放大量來自全球頂尖科學家的演講視頻。
新昌造就未來科技館的出資、設計與建造背后,是一個新昌人民熟悉的公司名字——掌門科技。
也許新昌縣以外的人對掌門科技還有些陌生,但掌門科技旗下的產品WiFi萬能鑰匙,卻是貨真價實的國民級應用。通過提供安全、便捷、免費的上網服務,WiFi萬能鑰匙在全球擁有海量用戶,根據APP Annie榜單,WiFi萬能鑰匙在2018、2019連續兩年位居全球月活用戶數Top 10應用之列。
掌門科技創始人兼CEO陳大年,正是新昌澄潭鎮人。作為科技領域的開拓者與成功者,陳大年一直力圖將更多高科技體驗帶到家鄉新昌,讓家鄉人民因科技力量而獲得生活改善。
2017年,陳大年出資1000萬元,向縣人民醫院捐贈購置一臺省內1.5T最高配置的核磁共振,用以提升醫學影像診斷能力,希望通過幫助新昌加快醫療設施設備升級換代速度,力求新昌在醫療設施設備等硬件上緊跟大城市的步伐,并在較快時間里成為治小病和檢查大病以及輔助治療重大疾病方面達到國內的最高水平。
2019年,陳大年又再次出資向縣人民醫院捐贈母嬰專用搶救設備,該救護車配備了高端的嬰兒呼吸機、暖箱、除顫監護儀等醫療設備,在國內同類救護車中屬于最高配置。為幫助和關心孕產婦和新生兒,陳大年和縣人民醫院商定,免費為當地危重孕產婦、危重新生兒提供縣域內急救轉運,用以提升新生兒轉運系統,保障孕產婦和新生兒的生命健康安全。
如果說上述捐贈力圖解決的是既有現實困難,那么已完成第一階段施工的新昌造就未來科技館,則是著眼于長久的創新發展。對于新昌縣及周邊地區的居民來說,新昌造就未來科技館不僅提供了一個周末與假期的新去處,更重要的是以科技力量為人們搭建了一座通往世界與未來的橋梁。
這種從根源上進行創新“軟實力”的積累,是新昌成為“最科技”縣城的重要推動力之一。現在,全球已進入以“科技創新”作為新驅動力的智慧時代,越早開啟科學素質培養和通識教育,越有利于孩子們建立對前沿科技的好奇心、探索欲與創新意識,進而為整個地區乃至整個國家的持續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