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飛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 要動妙可藍多的奶酪?
從產品上市,到完成多輪融資,妙飛僅用了一年時間。
12月29日,天眼查信息顯示,兒童奶酪品牌妙飛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
在業內看來,妙飛之所以可以迅速獲得資本市場青睞,與其創始人曾在伊利奶酪事業部、妙可藍多擔任高管不無關系。然而,隨著奶酪市場日益擴大,競爭也逐漸膠著,妙飛能否成為下一個妙可藍多?
再獲融資
12月29日,天眼查信息顯示,兒童奶酪品牌妙飛于近日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此輪融資主要由高瓴創投領投,鐘鼎資本、老股東經緯中國跟投。此次融資金額將主要應用于產能提升和市場投入等方面。
據了解,早期,妙飛布局了自有工廠,目前已建立起國內兒童奶酪領域單體規模最大的廠房,占地約74畝。目前,妙飛的發展重點主要在線下渠道擴展、產品升級、團隊完善等方面。在此基礎上還將逐漸發力電商渠道和營銷推廣。
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是妙飛今年來第二次獲得融資。7月2日,妙飛才完成了由經緯中國領投的A輪融資。成立至今,妙飛在兩年時間內連續獲得兩輪融資,受到資本市場青睞。
戰略定位專家、上海九德戰略定位咨詢公司創始人徐雄俊分析認為,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放開,以奶酪棒為主的兒童零食市場將不斷擴大,整個市場前景被看好,這也是妙飛多次獲得融資的原因。此次融資額獲得,對于妙飛提升產能擴張市場份額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其在奶酪市場的競爭力。
據了解,妙飛創立于2018年,旗下兒童奶酪棒、奶酪條等產品于2019年初上市。其創始人陳運有超過20年食品行業工作經驗,也是國內第一批參與奶酪產品研發、銷售的從業者之一,曾先后擔任伊利奶酪事業部總經理、奶酪領域上市公司妙可藍多副總裁等職務。
就獲得融資的影響及未來發展規劃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對妙飛進行電話采訪,但截至發稿電話并未接通。
動了誰的奶酪
雖成立兩年時間,但妙飛對于奶酪市場有著不小的野心。妙飛方面曾對外稱:“妙飛致力于打造專注于兒童營養研究的第一品牌”。而在這條道路上,妙飛面臨著妙可藍多的競爭。
在渠道布局方面,妙飛略有不足。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妙飛已初步完成全國化線下布局,入駐永輝、大潤發、世紀聯華、家樂福、華潤萬家、物美、京客隆等全國300多家零售系統,覆蓋40000個網點及主流電商平臺。
反觀妙可藍多,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妙可藍多共與2460家經銷商建立合作,較2019年初增長762家。2017-2019年線下網點年復合增長率為217.44%,2019年達到13.1萬個,入駐包括全國性及區域性KA(沃爾瑪、家樂福、永輝等)、便利店(羅森、全家)、母嬰店(孩子王、嬰貝兒等),及像盒馬鮮生一樣的新零售商店。
在產能方面,妙飛雖然在2019年開始布局自建工廠,欲打造亞洲最大的奶酪單體工廠,但產能仍是限制其發展的因素之一。而妙可藍多不僅滿足自身供應,還為蒙牛代工。據了解,目前,妙可藍多在國內建有4家工廠,分別位于上海、天津、長春和吉林。
在徐雄俊看來,妙飛相較于妙可藍多,體量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隨著融資的到位,其在產能及市場方面不斷發力,在國產奶酪市場方面還是有著一定的機會。但想要超越妙可藍多,顯然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此外,隨著蒙牛資本入駐,妙可藍多市場份額也將不斷擴大,這對于妙飛此后市場份額的搶占也形成了一定的挑戰。
競爭膠著
奶酪素有“奶黃金”之稱,一般而言,10公斤牛奶可制成1公斤奶酪。隨著其營養價值被消費者接受,奶酪市場也不斷擴大,且入局者增多。
根據Euromonitor的數據,2019年我國零售奶酪終端市場規模約65.5億元,2010-2019年復合增速達到22%,預計2024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12億元,預計2020-2024年均復合增速12%。
另有數據顯示,市占率前五為百吉福、樂芝牛、安佳、卡夫、妙可藍多,市占率分別為22.7%、7.7%、6.4%、5.5%、4.8%,其中排名前四位均為海外品牌,國產品牌僅有妙可藍多進入前五。其他國產品牌位列第二梯隊,多美鮮、蒙牛、光明分別排名第 7位、第8位、第10位,市占率分別為3.6%、2.8%、0.9%。
今年,蒙牛收購妙可藍多的消息不斷傳出。終于在12月塵埃落定——妙可藍多正式官宣蒙牛將成為其控股股東。這意味著,有了妙可藍多的奶酪,蒙牛躋身第一梯隊有望。此外,有消息稱,熊貓乳品引入知名品牌營銷策劃機構上海卓樸營銷策劃團隊,將就熊貓乳品奶酪產品品牌營銷策劃展開全方位合作。日前,上海卓樸營銷策劃團隊也已向熊貓乳品提交了兒童奶酪產品市場突破機會研究報告,雙方合作由此正步入全面啟動階段。
乳業專家宋亮認為,從妙可藍多到妙飛,都是兒童再制奶酪品牌營銷公司。因此,妙飛模仿學習妙可藍多的做法是可行的。未來,妙飛應該借助不同渠道進行售賣,強化品牌建設,不斷推陳出新,從而提升業績增長。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