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再度上揚 鄭爽代言過的Prada賠了夫人未折兵?
Prada股價經歷跳水之后,1月20日繼續走高,市值上漲逾5%。兩天過去了,品牌代言人鄭爽“代孕棄養”事件的負面后果真的已經平息了嗎?
股價回彈反漲
1月20日, Prada集團股價持續上揚,截至發稿前,上漲超百分之五至50.6港元,總市值達1282億港元,逼近1300億大關。自1月18日普拉達(Prada)港股收盤跌1.70%,報46.20港元,#Prada股價下跌#等話題沖上了微博熱搜前十之后,1月19日,其股價就已開始走高,截至收盤大漲3.14%至47港元,市值約為1219億港元。鄭爽事件無疑是一件負面新聞,但Prada的股價卻開始步步走高。
解約事件似乎早已司空見慣。楊冪解約范思哲、劉雯解約Coach,解約事件總是會造成輿論的熱議,但對品牌的影響似乎也只是停留在事件的當下。據Coach母公司Tapestry集團發布的2020財年財報顯示,集團主席兼首席執行官Jide Zeitlin表示,對本季度整體的業績表現感到滿意,其中Coach已經連續9個季度實現了可比門店銷售的增長。國際業務方面,得益于亞洲其他國家、歐洲及中國大陸地區銷售額的強勁增長。
一名時尚買手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當下會覺得Prada怎么選了這么個代言人,但以后如果Prada出了什么好的產品,該買還是會買的。”
“鄭爽事件對于Prada股票受挫的影響是暫時的,因為鄭爽并非是具有決定性影響力的明星。Prada品牌方也并沒有把其影響力在中國的增長集中在鄭爽身上,鄭爽只是Prada代言人之一。所以雖然資本市場對上市公司的負面事件關注度非常高,但鄭爽這次對Prada的負面影響只是短期性現象,當鄭爽的新聞成為過去式,Prada有了新的代言人接替后,品牌還會恢復它的原狀。”可持續時尚中國聯盟創始人楊大筠直言。
此外,解約事件不斷發酵,隨之而來的卻也是品牌關注度的持續走高。或許正應了那句話“黑粉也是粉”,Prada官方微博粉絲數量在20日上午兩小時內增長了1萬+。Prada宣布與鄭爽終止合作的微博點贊量高達458萬,而其平時的微博點贊量多數不過萬,解約事件的新聞也一度登上微博熱搜。
品牌紛紛解約
股價不斷回漲,但輿論的壓力并未停歇。Prada官方微博的留言充斥著網友的質疑,“當初為什么找她”“后悔嗎”。網友們的情緒不斷發酵,對于鄭爽用一篇日記的形式回應稱孩子是自己的,但不是棄養等言論也并不買賬。鄭爽微博現已關閉了評論功能,但不少網友們通過轉發回復稱“一部好牌打得稀爛”“看不懂你在說什么”“鄭爽滾出娛樂圈”。
網上負面評論如潮,各大曾與鄭爽有過合作的品牌顯得措手不及,紛紛開始遺棄鄭爽。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發稿前,鄭爽曾代言的Aussie袋鼠洗護發、Lolarose、周末畫報、守滬平安、時尚芭莎等均已刪除合作官宣微博。
而一直對此無任何回應的Prada也終于難擋輿論壓力,在19日晚發布微博表示已終止與鄭爽的一切合作,這也是Prada合作時間最短的一個代言人,從官宣到解約僅7天,有網友評論稱“周拋代言人”“七天無理由退貨”。隨后Lolarosewatch 也發布微博稱已向鄭爽方發出《解約告知函》 ,國產美妝品牌稚優泉也相繼發布微博稱:“稚優泉與鄭爽女士的代言合同已到期。”北京商報記者聯系了Prada以及稚優泉品牌方詢問解約的后續問題,但截至發稿企業暫未回復。
楊大筠表示:“Prada等品牌及時與鄭爽解約,來降低對公司的負面影響,這是一個有效的止損辦法。負面影響已經產生,但就互聯網時代更新迭代的速度來說,影響的周期不會持續時間太長。”
損失不容忽略
對于奢侈品行業來說,品牌的形象是維系核心客戶的關鍵。此前Prada 首席執行官 Patrizio Bertelli 在評論上半年的業績時也曾表示,Prada 將進一步強化奢侈品屬性,他決定堅持不降價的原則,大幅削減批發客戶,同時他闡明了進一步提升品牌形象的愿望。
然而,Prada想要提升品牌形象,但請流量明星做代言卻似乎并非實現目的的有力保障。奢侈品領域專家、要客研究院院長周婷表示,明星的個人聲譽是把雙刃劍,過于人格化讓消費者通過認知代言人來定義品牌,很容易被誤導。更重要的是奢侈品的核心消費者看重的是品牌內涵與自身價值的體現,對于明星并不在意,甚至會不接受明星,至少認為明星不是他們認同的品牌價值。
“代孕棄養”事件在資本市場的影響是顯著卻也短暫的,但Prada的隱形損失依舊難以忽視。
隨著一波又一波流量擔當的崛起,品牌們爭先恐后地簽約明星成為代言人,有的是為了品牌調性的人設吻合,有的是為了塑造差異性,而更多的則是為了撬動明星背后龐大的粉絲經濟體。
據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偶像推動的粉絲消費規模超過400億元,與2017年同比增加114%,其中近一半為購買商品的花費,購買商品從69.9億元攀升到了232.9億元。直接通過“種草”內容給出的鏈接完成購買的網民高達47.8%。2019年偶像產業市場規模同比增長27.4%,而粉絲產業市場規模同比增長35.8%。
同時,此前Prada官宣蔡徐坤為代言人后,蔡徐坤粉絲曬單也成了熱門話題。官宣當天粉絲曬單評論5w+。北京商報記者在相關話題中看到,不少蔡徐坤粉絲動輒花費幾千上萬為偶像“打call”,支持Prada,可見粉絲經濟的影響力難以忽視。
但鄭爽事件無疑是給了粉絲經濟一記重錘。中央政法委評論鄭爽代孕事件稱:“在法律的邊緣試探。”不論是否脫粉,Prada想要的粉絲能夠帶來的效益隨著解約也都化為烏有了。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