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驚現關門的明康匯生鮮菜市
出品/聯商專欄
撰文/老冀
圖片/聯商圖庫
近日,我晚飯后在小區散步的時候,突然想到兒子馬上要期終考試,于是計劃第二天早上起來給兒子做一次久違的家庭健康早餐。
我在小區轉了幾家社區生鮮店,都沒有看到新鮮滿意的蔬菜。忽然想起了不久前開在小區門口的連鎖菜店明康匯生鮮菜市。我之前曾經進去逛過幾次,發現蔬菜比較齊全和新鮮,而且綠色的店面設計給我耳目一新的感覺。于是朝小區門口走去,在剛出小區門口就看到了綠色的店面,只是發現店里好像沒有燈光。我上前幾步發現門店確實沒有燈光,而且店門上鎖著一把大鎖,在店面的玻璃門上貼著一張白紙,湊近一看是招租的信息,我借著馬路的燈光透過玻璃門往里看,發現店里空空無一物。
是換地址還是關門?我帶著疑問走向旁邊的便利店。經過和便利店年輕老板聊天得知:門店在一月份關門了,好像是開店老板虧錢開不下去,確定原因由于人去店空無從確認。
在我的記憶里,這家明康匯生鮮菜市好像是2019年的年初開業的,在開業之初還是頗受小區居民歡迎,有一段時間門口還人流不斷。作為一個對新鮮事物比較感興趣的人,在心里認為這就是人人稱道的社區生鮮新零售。后來特意在網上百度一下,了解到明康匯生鮮菜市是浙江一家本地企業重點發展的生鮮社區連鎖經營創新模式,而且店面所宣傳的“一店購齊安全的菜”讓我當時記憶很深。
只是沒有想到,這家門店在經歷短短不到兩年的市場檢驗就關門,是市場發展不成熟,還是經營模式有問題。
最近幾年,線下零售市場受經濟下行和線上零售雙重影響,導致風光了十幾年的大賣場業態出現疲態。為了求得生存,連業內一直具有標桿作用的大潤發也委身阿里旗下,開始所謂的新零售改造。
這幾年,在資本的推動下,線下超市小型化、社區化成為線下零售業發展新趨勢,如國內超市龍頭企業永輝也按耐不住發展永輝生活小業態門店,前幾年發展迅猛的蘇寧也大力推出蘇寧小店。
拋開供應鏈能力這個關鍵的基礎指標不談,從零售企業的商業邏輯和物聯網技術發展角度分析,動輒幾萬平的大賣場確實已經不再是最佳零售業態,商超有集約化、小型化、社區商業服務中心化發展的趨勢,但是小業態、社區化的發展方向需要進一步探索與優化。
一家在不到兩年時間就經歷了從開業到關門過程的社區生鮮菜店不能證明線下超市小型化、社區化是個偽命題,但至少說明了社區生鮮零售發展還有很長的路需要探索。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