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618搶iPhone,我的購物車卻塞滿了便宜貨
618火熱開場,你的購物車里蓄滿了什么寶貝。
是iPhone12,是麒麟的華為手機,還是最新潮的新品?你在購物節花半月工資買尖貨,有這么一群人在網上淘便宜。
“有沒有真能買到便宜貨的網站?”
在豆瓣“摳門女性聯合會”小組,有人發帖感嘆。有意思的是,組里其他關于618打折信息、喂貓、蓋樓的帖子聚滿留言,而這一條卻無人回復。
因為便宜,真的是千人千面。
如何真正買到便宜貨?這就像一個終極命題,引導著電商平臺不斷探索相應的商業模式。但便宜永遠是相對的,不同人群對應著不同的理解,反而“性價比”成了對便宜貨的通用型解釋,之于哪類人群都適用。
尤其是當下沉市場被電商拉開切口,9.9能包郵萬物,1元可以買到真香,價格的底線一直被刷新,但不論是拼團“砍一刀”,還是直播間里瘋狂喊話,這更像是用低價來吸引一群追求性價比的消費者。
但這些人群想要的,絕不是一次價格狂歡,而是持續穩定的性價比供應,以及符合其審美需求的貨品運營。這也是為什么改名后的淘特會成為阿里主攻下沉市場的單獨板塊,以及拼多多和淘特都在主打工廠白牌之外,還要強調品牌特賣的意義。
在電商走向下沉的過程中,其實正在重塑“淘便宜”的定義。
“淘便宜”常態化
很多人嘴上說不買,但到了618、雙11等大促時,還是會打開購物軟件,仔細淘一淘。服裝、日用品等,本來平時就要買的這些商品,購物節又有補貼,索性順手買齊了。
80后的小娟,回憶起自己“淘”便宜的經歷,可以上溯到大學時候。閑暇之余在格子鋪、步行街的小店里穿梭,從那些零碎又花哨的貨架中,去淘出便宜又喜歡的東西,這就像一種娛樂消遣,享受著“淘”貨的快樂。
而后“淘”便宜轉移到線上,電商抹平了商品信息的壁壘,砍掉了中間商,相比線下的同類商品,線上價格更為透明。從雙11開始,小娟學會了囤貨,每到大促日,她就把日用品一次性備齊,她能精確的計算出每卷衛生紙的單價優惠了多少,也能在看到一款心儀的連衣裙時,發現便宜幾十塊的渠道。
“等進了各種薅羊毛群,就開始找到另一種‘淘’的快樂,可能今天發現一個便宜的水壺,明天又有優惠的鞋子。”小娟對「電商在線」說。
“薅羊毛”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成了“淘便宜”的代表。定點搶券、限時秒殺,這些隨機而來的優惠,更像是在撬動需求。小娟覺得自己有種被帶著走的感覺,這種“被動”的消費,往往產生了更大的浪費。
各種優惠券“套路”
但這種看似不可持續性,卻逐漸演變為常態化的低價策略,9.9包郵、全場1元的標簽逐漸成為固定窗口。常態化的低價像一種工具,開鑿出了“下沉市場”,從而聚攏了一批樂于購買性價比商品的人群:他們有更充足的時間購物,追求極致性價比,不刻意追求品牌。
而隨著淘特、京東京喜、拼多多等各巨頭的入局,“淘”便宜的邏輯也隨之發生改變。
“便宜”的邏輯變了
“淘”便宜常態化的背后,是低價從一種營銷手段,變成一種商業模型。
低價其實是一種相對概念,原本10元可買1雙的襪子,低價意味著可以10元買10雙,能夠讓出低價,一定意味著舍棄了部分收益。
相比生產成本,營銷成本才是彈性的部分,因此用營銷換增長成為商家慣用的手法。諸如雙11、618等大促節點,已經等同于一種IP營銷手法,在極具購物氛圍的時間段里,商家樂于投入更多的營銷成本來促成幾個低價爆款,從而拉動整個店鋪的增長。在這種思路下,我們會發現如今的雙11與618,低價折扣只是活動的一部分,換取更大的增長和讓品牌破圈,反而是大促節點的重要訴求。
百億補貼這種接近“薅羊毛”的購物入口,則是靠降低營銷成本來實現低價的商業模型。
聚劃算百億補貼的行業小二衍之曾告訴「電商在線」,一些品牌商家的分銷商和渠道商以前在線上甚至沒有相關店鋪,平臺經過篩選找到他們之后,把這些經銷商引到線上。對商家而言,沒有了線下的店鋪租金和線上推廣營銷費用,“去中間商”后,一個極致的價格就出現了,這是原本的核心供給。
“這些商家本身線下就有很大的生意,我們相當于給了他一個確定性的線上的生意,這是低價的基礎邏輯�!�
拼多多無疑是“百億補貼”模式的受益者,但真正支撐起淘特、拼多多和京喜等低價電商的核心模式,還是靠真正低價的貨盤:一層是通過平臺直連工廠,靠C2M模式形成的低價廠貨;另一層,則是品牌貨直接在平臺做特賣。
讓便宜從營銷手法變成貨品驅動,是電商在下沉市場沉淀出的新路徑。不久前,淘寶特價版宣布升級為淘特,名字的更迭在表面上是切斷了與“淘寶”的連接,但這更像是明確了一種定位:不是把淘寶的東西拿來做特價,而是“淘”到更性價比的特定商品。
阿里巴巴副總裁,淘特事業部總經理汪海也印證了這種思路,“我最關注的不是怎么樣去找到更多用戶,而是我怎么樣去把商品做好,商品即流量。”
貨在如何驅動價格
品牌特賣與工廠直供,成了平臺在推動下沉市場消費的兩個抓手。品牌特賣意味著面向下沉的性價比消費,工廠直供等同于更豐富更低價的特色供給。
但品牌特賣這個概念早已成為電商平臺的慣常手法,甚至誕生了諸如唯品會等以特賣為生的網站,這似乎并沒有走出營銷打法的圈套,那么面向下沉市場的品牌特賣究竟是怎樣做的?
淘特品牌服飾類目負責人賽英對「電商在線」解析了平臺上的品牌特賣的貨品構成:1、中端線下品牌的清倉貨:比如李寧、太平鳥;2、平價線下品牌的折扣貨:比如真維斯、美特斯邦威;3、低價的線上品牌組貨;4、供應鏈品牌的長銷爆款:比如南極人、富貴鳥、恒源祥。
實際上,拉開整個貨品的組成,能夠發現,平臺從品牌特價的貨盤中形成了更豐富的供給,而品牌們,也找到了更符合定位的“性價比”平臺。換句話說,清倉貨可以找到集中出貨的窗口,諸如真維斯等品牌,或許在天貓與京東難以站上c位,但在下沉市場平臺卻可以成為核心品牌,而南極人們,則又多了個增量渠道。
叮當貓品牌總經理翁洲在接受「電商在線」采訪時表示,叮當貓在三四線城市的各區縣開設了5000多家專賣店,一直在下沉市場耕耘,并占據了極有力的市場份額。但在渠道變革中錯過了淘寶天貓的紅利期,而缺失了線上的布局。
“現在線上的銷售陣地會放在淘特這些面向下沉市場的平臺,這比主力做天貓的性價比更高。”甕洲介紹,目前入駐淘特2個月,已經實現日均3000單以上。
甕洲具體分析道,他們分析了下沉用戶的偏好,針對性的選品,從面料到款式都切入更符合下沉市場定位的貨,與線下的價格形成差異,并且大量增加線上SKU的數量,來豐富貨的種類,從而獲得更多的曝光。
廣東順德多蒙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孟平坦言,做代工是很輕松的事情,但跟大品牌合作,意味著嚴苛的賬期,這就像滾雪球,代工量越大,工廠的資金壓力也就越大。與此同時,電器的溢價往往被品牌和渠道瓜分,工廠卻難分一杯羹。
在這種背景下,劉孟平選擇通過平臺直面市場,但同樣面臨兩個問題:做品牌去開官方旗艦店意味著更高的運營成本,同時缺乏對消費者洞察的積累也意味著缺少自研能力。
“在下沉的平臺做低價貨,雖然要壓低利潤,但至少可以讓收益流動起來,相對覆蓋一定的人力成本,并且低價可以通過一些產品設計來實現,比如針對淘特開發的小家電新品,顏色不需要復雜,就是紅色、藍色,沒有天空藍、復古綠。這樣直接注塑出來就可以了,可以比天貓上的那種省7、8元�!眲⒚掀綄Α鸽娚淘诰」說。
性價比的人群運營
在甕洲和劉孟平眼中,運營下沉平臺的性價比,就來自于用最直接的方式面向最契合的消費者。
在賽英看來,同樣的折扣與低價,也要考慮到下沉市場消費者的審美偏好�!八麄兗葘r格敏感,也會更看重穿著的舒適與方便性,更偏好色彩鮮艷的款式。”
這其實投射了電商平臺的分層運營邏輯,想要買到50元1件的t恤,已經有很多渠道,淘品牌、天貓奧萊等,但每個渠道代表的都是不同人群:淘品牌所代表的ifashion強調的是個性和設計師款式,要更年前、更前沿的款式,因此有態度有追求的年輕用戶占比很大,而天貓奧萊代表的是有很強品牌認知的一群人,他們更注重質感和剪裁,偏重商務風格。
除了服裝,對人群的把握可以反饋到任何品類,乃至并沒有設計空間的棉柔巾。北京馨潔晶玉紙品運營負責人趙勇波介紹,“無異味”、“不掉屑”是消費者的核心訴求,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消費者在店鋪內的留存。并且把原本100張/包的抽紙做成50張/包,有效降低的單價,成了觸達下沉消費者的爆款,從而有效拉動了店內銷量。
淘寶特價版行業小二懿君發現,與主流抽紙裝的洗臉巾相比,下沉市場用戶會更傾向于卷裝。
“卷裝的量會更多,也更厚。對消費者來說,更多的是使用方便性的問題,卷裝掛在家里的掛鉤上面,比較不容易沾到水,而抽裝必須要放在一個平面上面,可能比較占地方。然后對于商家端的話,卷裝的生產更容易,因為整體的生產切割的工藝環節比抽紙的更簡單,相應的投入成本也會更低。”懿君對「電商在線」說。
因此針對下沉市場價格敏感型用戶,如果說低價是撬開市場的一個切入點。那么發展到當下的新階段,用戶選擇變多、在消費主權意識提升后,低價之外,平臺之間的競爭來到比品控和服務的新階段。
當9.9包郵成為一種常態,其實意味著低價購物后時代的體驗升級。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