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品牌RELX悅刻起訴維刻,涉及不正當競爭糾紛
6月16日,有媒體報道稱,國內知名電子煙品牌「relx悅刻」近日已向廣東某法院提交起訴書,正式起訴維刻電子煙及其工廠東莞魔刻,案由涉及不正當競爭糾紛。
根據(jù)本次訴訟的內容顯示,維刻科技在未經霧芯科技授權許可的前提下,生產并于線上線下渠道宣傳、銷售與RELX悅刻電子煙相關型號霧化桿匹配使用的通配的霧化彈,同時以“通配悅刻”為賣點進行市場營銷。
對此,36氪向維刻電子煙CMO徐敏求證,徐敏表示,關于訴訟糾紛,維刻認為相關指控毫無根據(jù),已委托律所積極應訴,如有進一步進展將及時對外公布。
電子煙行業(yè)的“通配”大戰(zhàn)
電子煙行業(yè)中的“通配”產品是什么?
在過去的大煙霧電子煙時代,電池、油倉、加熱器等組件的選擇,都是由用戶自己決定的。而在近兩年風靡全球數(shù)十個國家的「封閉式換彈霧化小煙」,則主打「煙桿+煙彈」一對一適配的組合。
對于大部分小煙品牌商來說,推出產品時會根據(jù)煙桿的電池容量、產品定位、電路設計等參數(shù)或設計,對適配煙彈進行調校,保證霧化芯的和煙彈的穩(wěn)定運行——理論上講,合格的廠商會確保自產煙桿與煙彈的適配性。
「通配煙彈」,是指在品牌商推出成套產品后,其他廠商參照原版產品,設計生產并售賣的通用煙彈。
之于消費者而言,質量合格的通配煙彈有時確是更好的選擇,雖然維刻推出的通配煙彈與悅刻原廠煙彈均為99元/盒,但其他大部分通配品牌主打的是低價策略,且由于部分廠商缺乏完善的價格管理體系,市場上經常出現(xiàn)低至70元以下的通配煙彈產品。
除了價格之外,另一個讓部分電子煙消費者選擇通配煙彈的原因是口味。品牌商的煙桿單品通常會搭配至多20款口味的煙彈,但通配廠商會根據(jù)原廠口味及用戶喜好,推出不同口味、口感、尼古丁含量的產品,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多選擇。
電子煙展會上出現(xiàn)的通配品牌宣傳廣告(圖片來源:36氪)
事實上,自悅刻及國內多個電子煙品牌的產品相繼熱賣以來,通配類煙彈便一直存在與市場上,那么通配類產品是否違法?通配煙彈的存在對于行業(yè)有什么影響?
在現(xiàn)階段國內關于電子煙的監(jiān)管和法律法規(guī)框架下,通配本身并非違法產品,但同時也并沒有廠商對外授權進行適配自有產品的先例,且與手機充電器、汽車配件等通配類元器件相似,如果產品的適配度低、原料安全性差,都會導致產品體驗出現(xiàn)問題,甚至對使用者的身心造成傷害。
有害物超標、質量無保障、包裝信息不全、未標注煙油成分、尼古丁含量虛標等是通用煙彈存在的普遍問題。 悅刻曾對一批市面上流行的通用煙彈進行抽檢,發(fā)現(xiàn)該類產品普遍使用劣質煙油,漏油情況嚴重,有害物特別是苯系物嚴重超標,且實際尼古丁含量與包裝所示不符。
其中,部分通配煙彈中存在苯系物超標的情況。據(jù)了解,苯系物是一種廣泛應用于醫(yī)藥、香料、農藥等精細化學品生產的化合物,但苯系物超標將對人體中樞系統(tǒng)有麻醉作用,甚至帶來中毒風險。
圖片來源:RELX悅刻實驗室
除了通配產品本身存在的安全風險以外,通配不合規(guī)的情況對悅刻等大廠的品牌商譽也會帶來相應的負面影響。
電子煙通配的長遠影響
通配類產品對于悅刻品牌帶來的影響,我們尚不能通過量化獲得結果,但從電子煙產品的銷售邏輯來看,通配確實會對品牌商的營收帶來一定影響。
由于電子煙是用戶長期使用的產品,通常來看,用戶可能會使用一根煙桿超過一年甚至更久;煙桿的市售價約為200~300元,對于廠商來說其低復購率并不能帶來可觀收益,而煙彈的長期復購才是廠商最重要的收入來源。
據(jù)霧芯科技招股書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悅刻煙桿共計售出560萬根,煙彈共計售出超1.2億顆;C端市場上,電子煙套裝通常以“一桿兩彈”的形式售賣,參考悅刻每盒煙彈99元(每盒3顆)的定價,意味著這家品牌商同期每售出一根煙桿,就至少會賣出近4盒煙彈,且這個計算方式還沒有考慮到新用戶復購周期短的因素。
綜合來看,品牌方一套電子煙帶來的長期收入,可能會降低超過80%(以煙桿壽命2年估算)。由此可見,通配煙彈相當于走了“捷徑——依靠品牌商已有的知名度,分流了品牌原有的消費者,破壞電子煙市場的創(chuàng)新激勵機制。
的確,從行業(yè)的角度來說,電子煙煙彈的開發(fā)和生產門檻不算太高,而“XX品牌通配”用較低的推廣成本,直接擠壓了品牌廠商的收入,一定程度上分享了品牌廠商投入的市場成本。
目前,悅刻與維刻的糾紛仍在案件受理期,通配類煙彈的現(xiàn)象在短期內或難有改觀,那么參考傳統(tǒng)行業(yè)來看,未來電子煙通配產品是否會繼續(xù)存在?
不同于3C數(shù)碼配件、汽車副廠配件等產品,煙彈在電子煙產品中的收入占比較大,具備規(guī)模及品牌認知度的廠商大概率不會對通配進行授權開放。
值得一提的是,以思摩爾、悅刻為代表的行業(yè)頭部廠商,此前均已自建了較為完善的生產檢測機制,以保證自研產品的安全性和煙彈適配性。相信大廠與通配的斗爭將會持續(xù)下去,未來可能會有更多品牌商或供應鏈廠商加入這場“通配大戰(zhàn)”。
在現(xiàn)行的監(jiān)管體系下,購買原廠煙彈還是通配煙彈,選擇權依然在消費者手中。
發(fā)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