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4S店成了擺設? 汽車超市聞風而動
來源:
聯商網
2004-05-18 10:55
一邊是新品牌在大張旗鼓地搞“圈地運動”,一邊是經銷商花了大筆資金興建的4S店成了擺設,同時,汽車超市也在緊鑼密鼓地興建。一場關于“品牌專賣4S”和“多品牌營銷”的爭論正在進行。
汽車專賣店 投資是否過熱
近兩年來,人們的視線中一下子出現了許多汽車專賣4S店,購車人在寬敞潔凈的展廳中,聽銷售人員講解汽車的性能,并在這里享受該品牌的汽車文化。據了解,我市現在已經有幾十家汽車4S店,消費者仿佛也認為這是汽車銷售的唯一方式。不過,經銷商認為,4S店正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經營風險。
盲目投資,追求硬件設施的排場豪華和設施齊全是4S店存在的主要問題。曾經某一車型要在我市建一個品牌的專賣店,可是有十幾個經銷商等著要爭取這個名額,那么勢必造成攀比心理,促成了當前這種局面。
經銷商和廠家難以達成共識
許多廠家的商務代表都認為,4S店在目前中國汽車消費階段,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對于成熟的品牌,高檔的品牌,或者規模化的產品來講,品牌專賣(4S店)應該還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但不少經銷商認為,一般情況下投入巨資的4S店只能經營一個品牌的產品,這對廠家來說追求的是利益的最大化,但對經銷商來說一來浪費場地,二來產品單一,未必是件好事。
因此,會展中心汽車超市項目的負責人信心十足地說:“汽車多品牌超市模式的產生是有其存在的意義的。汽車多品牌超市是一種新的營銷模式,是對汽車營銷模式一種有利的探索。”
根據記者的調查,目前,除了少數4S店經營狀況良好,一些非主流車型的4S店經營壓力就要大得多。而造成目前4S店經營風險加劇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國內4S店投資成本過高。據測算,平均一家4S店的投資成本要在2000萬元左右,在4S店的建設中,許多設計、設備都必須按照汽車廠商的要求施工、采購,這些因素導致了建店成本的上升。
汽車超市聞風而動
產能過剩的趨勢已開始顯現,而4S店過高的建設投入無疑將加大經銷商的經營風險。此時,“汽車超市”多品牌的優勢開始顯現,相對于4S店,消費者在這里可以有更多車型選擇。
會展中心汽車超市項目的負責人認為:首先,這里的車型會比較多,讓購車人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選擇比較出合適的車型,并能得到更多的實惠。
而消費者則認為,汽車專賣店是好,可現在汽車產品也比較多,可比性也比較寬,如果一家專賣店一家專賣店地跑,實在是沒有時間和精力,而汽車超市如果及早出現,就會讓購車成為一件輕松的事。
從目前看,由于消費能力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對應不同的市場需求,4S店、汽車超市都有著生存的土壤,完全沒有必要要求采取一種單一的汽車營銷模式,因為存在就有它的合理性。
■鏈接
隨著汽車產業的飛速發展,4S店成為一個新的投資熱點。所謂的4S店指的是———整車銷售(sale)、零配件供應(spare part)、售后服務(service)、信息反饋(survey)等一條龍的服務,由于這4項服務中每一個單詞的第一個字母都是以“S”打頭,所以4S店由此得名。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