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對話:社區商業的定義和定位

4月28日,首屆社區商業發展論壇暨第七屆全國中小連鎖商業發展戰略研討會在天津拉開帷幕!本次大會以“開拓社區商業新模式——服務為本疊加功能 復合增長”為主題,并以天津津工超市為樣本,全面解讀津工超市成功的秘密,并在此基礎上探討社區商業新模式。會上,超市發總裁李燕川、北京京客隆副總經理高京生、哈爾濱中央紅小月亮超市總經理孫熙超、山東聊城億灃超市董事長王廣勝、山東蒼山寶慶超市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趙福榮、中國商報·超市周刊主編高建成等6位嘉賓上臺開展主題對話。
高建成:幾位老總在社區商業這塊有一定企業規模都做了很多探索,那么你們對于社區商業是怎么理解的?圍繞社區商業的定義和定位發表一下自己的見解!
趙福榮:我的企業里面是三、四、五級城市,從大賣場商城到鄉鎮店。不管這個企業大或小,對一個企業的老總來講,發展的定位不固定。企業在當地發展得好,不一定在另外一個地方也好。鄉鎮店發展的規模不一定大就好,根據自己的優勢、環境尋找適合自己的,適合當地的消費群體才是最好的。讓顧客非常喜歡你的企業,需要衣、食、住、行商品的時候,會想到你的企業,那你的企業就是非常卓越的。
李燕川:我很贊同趙總的定位,不在于大、小,在兩公里之內步行十分鐘左右,以固定顧客為主的我就認為是社區超市。從商品上應該更多的是百姓的日常用品,我們的定位就是百姓的一日三餐只在餐桌上做文章,食品和其他占到70%,20%左右才是日用品。日用品只是牙膏、牙刷、內衣、內褲,能滿足人民的需求就是社區超市。
高京生:1、一共分四個營運部。一個叫做購物中心營運部,主要管理以大百貨為主的社區購物中心。大賣場營運部主要管理5000平米以上的大賣場,另外還有兩個超市營運部是綜合超市。便利店營運部主要管理500平米以下的社區超市。其實,所謂社區超市或者叫社區服務,包括現在建的大型購物中心也叫做社區購物中心。它主要區別于那種以某一個消費層或某一個商品結構、收入階段為區分的帶有專業性質的店。
2、另一個特別重要的概念,就是社區里的人。所謂社區店,它要服務的對象是社區里的全員,黨政居民群、0-100歲全管這才是一個社區店。
3、作為社區來說,既然是百分之百的對象,那一定就是百分之百的需要。百分之百的需要就是吃,吃的東西中最不分南北東西的。說菜分五味、八大菜系,什么菜系也離不開生鮮商品。這也是京客隆在推進超市社區化的過程當中所遵循的一個做法。
另外,我們有一排倉庫。我們的蔬果在全國建立了70~80個采購基地,百分之百的配送。小型便利店鋪是由生鮮配送中心統一配送。你的顧客需要什么?你能為顧客真正提供什么?京客隆絕對只賣一種,以此來保證品質。我想社區商業未來的發展途徑可能社區化。但是,目前我們的消費不成熟,因此還是要把現在的超市做好,社區化,為我們的對象服務好。
孫熙超:為當地消費者、消費的企業服務,只要能為社區居民提供有價值服務的門店,我們都把它定位成社區超市。滿足一個家庭的需求,廚房、餐桌、衛生間、洗漱間這四個功能板塊。就把它定義成社區店,無論它的體積多大、位置在哪里,只要滿足顧客四個功能板塊需要,就把他作為社區店來管理,我們的服務理念就是鄰位服務社區。
最后一個核心的想法,是通過跟居民近距離溝通、多年的累計結合我們公司農業產品基地的開發把品質控制住,最終了目標是要要全國范圍內以哈爾濱為中心,北京為基點。做一百萬戶家庭會員顧客永久性的服務,我們現在做社區可能再過五年、十年,那些核心、固定的會員,他們是我們永久性的財富。
(聯商網 章莉 現場報道)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