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的瘋狂“上市夢” 否認收購銀泰百貨
同日晚間,銀泰方面亦在港交所發布公告,澄清至今公司并無就出售任何資產與萬達進行磋商。同時,控股股東沈國軍亦確認,概無計劃或意向將其于公司的權益出售予萬達。
但這并不能平息關于萬達百貨欲意上市的種種猜測。實際上,在業內大多數人看來,萬達百貨借殼銀泰股份可信度頗高。
買賣皆有需求
4月17日,有媒體引述百貨業業內人士表示,萬達欲用82億元收購銀泰百貨,所涉項目包含銀泰百貨全國31家門店以及12個正在籌備的項目。
業內人士稱萬達此舉仍是在為上市做準備。而隨后有報道稱,銀泰方面相關負責人表示,也許會有資本方面的合作。萬達百貨方面則表示,沒有從集團那邊得到任何相關信息。
4月18日上午,股市一開盤,立即發現銀泰已經宣布停牌,原因有待公布,而這一情況也讓萬達收購的說法平添了幾分真實性。
即使下午萬達發布聲明,對此事進行否認。但另一方面,業內卻對萬達百貨收購銀泰持正面的看法。
亞太商業不動產學院院長朱凌波對媒體表示,此次如果能夠收購銀泰百貨,萬達既達到了借殼上市的目的,同時通過收購同業公司,又擴大了自身的業務線。
華高萊斯副總經理公衍奎則對觀點地產新媒體透露,萬達百貨可能收購銀泰的說法在北京業內已經傳播了一段時間。他認為此事具有一定可信度,主要是因為涉及的企業雙方在“買賣”上的確具有需求。
其稱,銀泰早就計劃轉型為地鐵上的綜合體開發商,百貨業務已經不再是銀泰重點發展的內容了,所以剝離出去不足為奇。
查閱銀泰以往資料即可發現,自2009年,銀泰股份董事長沈國軍攜公司投奔北京城投,整合成為京投銀泰開始,該企業就從百貨經營公司一直持續調整至“軌道+房地產”新模式。而該公司之后在多個公共場所也將自己定位為“地鐵上的城市綜合體運營商”,這一定位甚至得到了不少券商的認可,紛紛發布報告表示這一模式將為京投銀泰未來的發展帶來可期的收益。
當然,另一方面,隨著整合之后銀泰系的業務模式調整,公司起家的百貨業務也逐漸邊緣化,加上近些年中國商業地產的迅速發展,大型購物中心層出不窮,百貨已經不再是零售商業的主流模式了。
一個有力的證明是,不久之前銀泰系內部人士曾對外透露,銀泰系創始人沈國軍此前對百貨業務可謂事必躬親,而今他已很少過問百貨業務,基本都是在看地產和礦業項目。
事實上,亦有市場人士向觀點地產新媒體表示,銀泰有意出售百貨業務其實早有跡象,只不過之前并沒有聽說過和萬達進行了接洽。
而從萬達百貨企業發展戰略角度來看,收購一事似乎并不難理解。有分析人士認為,萬達需要一個比較專業的百貨公司或者管理團隊,從做百貨到現在,其團隊人員變動一直很多。正在發展階段的萬達百貨,需要銀泰百貨“拉一把”。
此外,在業內人士看來,雙方在門店布局上沖突不多,對萬達剛借殼上市需要題材及規模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RET睿意德執行董事張家鵬則認為,如果萬達真的進行收購,那么主要看中的應該還是銀泰的上市平臺,其稱雖然以百貨的資產注入上市平臺并不會得到資本市場太大的認同,但萬達只要將上市公司拿到了手,再改成商業地產的上市平臺也是很合理的事情。
萬達分拆多板塊上市
事實上,萬達百貨尋找單獨上市也有跡可循。
3月26日,萬達董事長王健林在廣州參加活動時曾透露,有分拆萬達百貨的盈利店單獨上市的想法,并稱“境內上不了就到境外上。”
不過,由于萬達百貨連年虧損,難以符合一般新股上市的申請,因而在國內通過借殼上市成為必然的手段。
如此看來,不管收購銀泰之事是否屬實,萬達百貨在進行邁進資本平臺的操作應是八九不離十的事情了。
再加上H股正在進行的商業地產收購案和已經在國內排隊許久的院線上市,萬達近期分拆多板塊躋身國內外資本市場的動作頻繁。
3月22日,恒力地產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陳長偉已就向萬達地產銷售恒力地產65%的權益與萬達訂立有條件買賣協議。
公告提到,銷售事項的先決條件包括恒力地產將其附屬公司的權益出售給陳長偉。2013年3月20日,恒力地產及陳長偉就出售事項訂立了一份協議,出售事項以銷售事項的完成為先決條件,并將與銷售事項同時完成。
據港交所披露,王健林及其控制的相關子公司于3月20日已申報合計持有恒力地產24.82億股。
4月10日,恒力商業地產復牌并公布賣盤方案。
公告顯示,恒力商業地產控股股東陳長偉于3月20日訂立協議,向大連萬達商業地產出售65%股權,待售股份代價為4.655億港元或每股0.25港元,待售可換股債券代價為2.09億港元。出售將觸發萬達提出強制性無條件全面要約責任,每股要約價0.334港元,較停牌前收市價0.345港元折讓約3.2%。萬達冀維持恒力上市地位。
交易完成后,陳長偉仍持有恒力9.98%股權,并可從萬達手上,收取6.75億港元。
恒力亦公布,以約13.115億元的總代價,向陳長偉出售Amazing Wise的47%股份,持恒力城95%權益恒力·金融中心、創富中心全部權益及恒力·博納廣場70%權益,以及股東貸款。代價將以抵銷陳氏所持本金額13.11億港元可換股債券款項,以及陳氏現金54萬港元支付。
完成后,出售集團與余下集團可能延續或訂立若干租賃及物業管理安排。要約人萬達擬繼續發展余下集團主要業務,以經營及管理仍持股50.35%的恒力城,倘出現合適投資機會,或考慮將業務多樣化以拓寬其收入來源。
而2011年2月24日,北京環保局網站披露了萬達電影院線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環保核查公示。
北京環保局的公示說明,萬達院線IPO已進入沖刺階段。
同年3月13日,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透露了萬達院線的上市目標,其稱:“在去年擁有600多塊銀幕后,萬達將今年的目標設定在830塊銀幕,擴張幅度接近39%,年收入將達到27億-30億元。明年,萬達要將銀幕增至1100塊,收入達到35億元左右,規模擠進行業前五。”
2012年2月1日,證監會在其網站公布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報企業基本信息情況表顯示,萬達商業地產公司和萬達電影院線已經向證監會提交上市申請。其中,萬達商業地產公司的申請仍在接受初審,而萬達電影院線正在落實反饋意見中。
但因目前A股IPO收緊,兩年過去了,萬達院線并沒有如期率先登陸資本市場。
當然,這并沒有影響萬達在院線方面的其他動作,繼去年大手筆收購了美國第二大院線公司AMC之后,近期又有消息稱萬達正在洽購歐洲一家電影院線公司。
據悉,萬達對英國的Odeon&UCI Cinemas Holdings和Vue Entertainment 表現出興趣,而上述兩家公司在多個國家擁有總共數千張放映屏幕。
另有消息顯示,除了這三個已經曝光的上市板塊之外,萬達或許還將分拆酒店及購物中心等繼續尋找上市機會。
可以想象,如果萬達一旦登陸資本市場,其融資規模及發展速度將更為激進。
(觀點地產網 作者:武瑾瑩)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