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星球創始人:新寵物品牌要玩好社群、營銷、研發三板斧
2021年寵物行業進入了發展快車道。
據《壹覽商業》不完全統計,近十年寵物行業共發生471起融資,披露的融資總金額為335.2億元,平均每個月發生融資超過3起。2020年國內寵物行業共發生49起融資,披露資金總額超過75億元。僅剛過去的一季度,寵物行業就發生了11起融資事件。
《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中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城鎮寵物整體消費規模達2024億元,到2020年,寵物行業規模預計為2500億元。千億規模的市場容量,卻始終沒有出現一家頭部品牌。即便有中寵股份和佩蒂股份兩家上市公司,但仍屬于傳統的代工模式。
為何寵物行業難出巨頭?行業起步時間晚,發展至今也才30年的時間;國產品牌難出頭,六成以上被國外進口品牌占據;國內的傳統寵物廠商們將注意力放在了品牌代工、產品外形、產品包裝上,產品研發能力薄弱、工廠配合度低等等。
面對這些困難,新興寵物品牌如何破局?近日,《壹覽商業》采訪了毛星球FurFur Land(以下簡稱“毛星球”)創始人徐寅,毛星球成立于2019年下半年,一年多的時間就建立了一套自己的品牌邏輯。接下來,徐寅將從研發、產品、品牌、渠道等多個維度來解答毛星球如何在短短的時間內出圈。
?星球FurFur Land CEO徐寅
機會,紅利推動
毛星球的主創團隊都有著另外一個身份——鏟屎官。創始人徐寅有三只貓三只狗、創意總監王好怡有三只貓一只狗,運營負責人劉哲源有二只貓三只狗。同樣的身份將他們聚在一起,同樣的痛點讓他們三人一拍即合,決定創業。
選擇寵物賽道,是因為徐寅發現國內寵物行業還沒有新銳的代表性的品牌,身邊的寵物主們可選擇的也多是進口的ziwi巔峰、K9Natural、Nature’s Logic自然邏輯等品牌。那我們是否可以做一個年輕人喜歡的國產寵物品牌?
除了個人情感因素和痛點外,毛星球團隊更是看到了行業紅利。
當前少子化、老齡化、單身、晚婚等社會背景下,寵物成為了人們的情感寄托,很多年輕人都加入了養寵大軍。在徐寅看來,這是社會背景帶來的紅利。從歐美、日韓等發達的寵物市場可以看到,這些社會現象都是推動寵物行業快速發展的驅動力。
據《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統計,寵物市場每年保持15-20%的增速,養貓群體的增速更快。數據表明當前社會超過50%的寵物主人是本科學歷90后、95后,這是新人群帶來的紅利。
這些年輕人已經成為了消費主力,而他們的消費習慣、消費理念和品牌認知度等都發生了變化,所以新品牌也要圍繞這部分人群的愛好進行改變。
在過去,我們叫寵物是貓貓狗狗,最多取個昵稱。而在新關系紅利中,寵物的稱呼變成了兒子、女兒、弟弟、妹妹。寵物已經從看家護院的動物升級成家庭成員,寵物主所付出的時間、精力和金錢也自然不同。
紅利當頭,毛星球希望打造一個全品類的寵物生活品牌,先瞄準了高頻消費的寵物食品賽道,主打寵物鮮食生意。
做鮮食,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在中國,幾乎絕大部分的狗狗的主食糧類型都是膨化糧、烘焙糧這類干糧,而罐頭、餐盒、鮮食這類濕糧則多做為拌糧食品。
在決定創業之前,徐寅特意調研了國內寵物主食糧市場。徐寅向《壹覽商業》透露,“2019年做市場調研的時候,我們發現中國有近5000個干糧品牌,且產品同質化嚴重。但是在濕糧賽道,2019年的北京寵展上只出現了幾個本土的濕糧品牌。”
徐寅認為,干糧比拼的是供應鏈和渠道,如果一個產品具備穩定的供應鏈,且在線下渠道完成鋪貨,那么做一款干糧是具備足夠大的優勢的。但如上文所說,國內的新銳品牌多以代工模式生產,還不具備自建供應鏈的能力,與其同5000個同質化的產品競爭優勢,不如另辟蹊徑尋找新方向。
徐寅決定以濕糧作為切入點,當前濕糧在國內仍處于起步階段,寵物行業知名大V告訴《壹覽商業》,“鮮糧對應的是更高一級消費水平的寵物主,國內市場目前還不太能接受這類產品,但發展潛力的確是非常大。”
在美國有數據表明,寵物主糧占比美國寵物食品銷售近8成,其中干糧56%,濕糧24%。被稱作美國鮮糧第一股的Freshpet尚處于虧損階段,濕糧在國外的市場占比也不足干糧的一半,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就更少了。
億歐智庫《Freshpet:寵物鮮糧先驅者》報告也曾透露,產品成份與產品創新是 Freshpet 的主要創新點。相較于傳統寵物食品企業,Freshpet 捕捉消費趨勢,以差異化的產品切入鮮糧的利基市場。
想做好一個鮮食品牌,需要結合產品成份與產品創新兩大特點,這考驗的就是鮮食品牌的研發能力和供應鏈能力,即便是海外巨頭Freshpet也投入1.8億美元用來搭建供應鏈,而國內的這些新興品牌是如何解決這兩大難題的呢?
毛星球又是如何做的?
研發、供應鏈是根基
國內寵物品牌多選擇工廠代工模式,生產資源也多把握在傳統的老牌頭部企業中,導致很多大型工廠、老牌工廠在配合度上非常低。因為流水線上的商品非常豐富,這些老牌代工廠希望品牌能直接貼牌。
當前國內已經形成了以山東、河北、四川為代表的食品代工大省,尤其是山東威海,因為地理優勢,積累了豐富的日韓代工經驗,也成為了新銳品牌們的眼里的香餑餑。
毛星球也將自己的三條核心產品線選在了山東。
在創業初期,選擇代工廠時也發生過很多有意思的故事,比如毛星球的鮮食代工廠是徐寅在寵物展上碰到的,這是一家水貂養殖場,過去主營業務是自己養殖貂類,再制成貂皮產品售賣。為了保證貂的毛發質量,養殖場全部采用鮮制的食品喂養,所以也為貂們開辟了一條鮮制食品的生產線。
這家工廠也在寵物行業爆發后開始逐漸轉型到寵物食品,搭配他們過去的經驗和產線,剛好可以配合毛星球的寵物鮮糧的研發。在深度考察了這家工廠的產線后,雙方在理念上也十分一致,便從2019年末合作至今。
在一款產品走進代工廠前,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發環節,來制定產品的用料配方和產品形態,然后才是與工廠溝通環節。每款不同形態的產品需要代工廠具備合適的機器、優質的原料、符合標準的工藝等等,雙方需要很長時間的磨合。
徐寅回憶創業初期,毛星球在鮮食生產上曾面臨過較大的挑戰。毛星球團隊希望生產的鮮糧食材清晰、顆粒感強。而對于寵物食品工廠來說,他們長期以肉泥、肉糊或者餅干類的產品為核心,沒有配套的機器生產顆粒分明的鮮食。
為了生產出符合毛星球要求的食材,代工廠采購了新設備,調試了近兩個月時間,終于達到毛星球研發團隊提出的標準。
徐寅表示,生產的難度在于哪怕只是修改一個細節,可能就要調整整個生產線,但毛星球有足夠的耐心跟工廠一起摸索,最終達到理想的結果。
某寵物行業知名大V告訴《壹覽商業》,“其實國內寵物行業創業門檻并不高,代工貼牌是行業普遍行為。寵物行業是一個原材料和制造驅動的行業,自身的研發能力和工廠的生產能力需高度協同,這是品牌能走得長遠的根基。”
在具備研發、供應鏈能力后,毛星球在品牌營銷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
做社群、樹品牌
徐寅認為優質的產品是一個品牌的基礎,而品牌本身的也十分重要。徐寅告訴《壹覽商業》,“作為寵物行業的新銳品牌,毛星球在營銷層面投入一半以上的資源。徐寅認為現在已經不能再用傳統的方式做品牌了,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品牌必須有破圈和吸引消費者的能力。”
當前國內寵物行業還處于一個非常早期分散的狀態,徐寅認為,隨著完美日記、花西子、元氣森林這些當紅品牌的出現,寵物行業也會出現這樣的企業。當前年輕人的品牌意識越來越強,把寵物們當成家人的寵物主在給寵物挑選產品時,一定優先選擇認知度高和自己喜愛的品牌。
胡敏就是一個追求進口大牌產品的寵物主,尤其在挑選寵物食品上,格外在意品牌知名度,是否有過召回記錄,這是胡敏挑選狗糧的標準。在問到是否會嘗試毛星球產品時,面對新國貨品牌,胡敏最想知道的是毛星球的檢驗標準,以及是否有被“老陽”這類測評達人推薦過。
徐寅告訴《壹覽商業》,為了讓鏟屎官們放心購買毛星球產品,毛星球主動尋找多方機構進行檢測,所有產品都經過了“3X3標準”,即經過三家國際知名檢測機構檢測(譜尼、華測和SGS)、通過三個國際寵物食品標準(美國的AAFCO,歐盟的FEDIAF,中國的GB/T)。
至于寵物知名博主“斜對面的老陽”推薦,更具說服力。徐寅告訴《壹覽商業》,老陽在等一款毛星球的新品,貓用主食罐,他們團隊是相對比較嚴謹的檢測機構,會在品牌不知情的前期下在隨機渠道采買產品,然后拿到自己合作的檢測機構進行全方面的檢測,這對品牌的要求是很高的。徐寅認為隨著消費者對品質的要求提高,同時更多專業的獨立第三方的監督,是國內寵物食品行業從混沌走向規范化,再邁向成熟階段的催化劑。
在具備了合格的產品后,做推廣是毛星球團隊擅長的部分。
寵物行業就像第二個母嬰市場,寵物主都有曬娃和交流的需求,而社群就是一個載體,供寵物主們在群內溝通交流。
在做社群一段時間后,徐寅發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社群不僅能夠引導銷售,還是一個提高復購率和GMV增長的重要渠道,因此,團隊花了很大的時間和精力來規劃如何做社群,現在毛星球成立了專業的團隊來負責社群運營。
毛星球十分重視與寵物主的溝通,通過微信社群的形式與粉絲建立深度聯系。截止到目前,毛星球的微信企業號已有超20000個用戶好友。“每加到一個用戶,我們會主動介紹我們VIP群社群的規則和福利,比如每個VIP群都會有專屬的寵物醫生,解答養寵問題。為了保持活躍度和溝通質量,毛星球每個VIP群都控制在300人左右,現在有超5000名用戶在我們的VIP群中。”
為了讓品牌形象更有辨識度,毛星球還推自己的IP——Luka & Nova,今年毛星球還將IP Luka & Nova做成3D趣味動畫短視頻,輸出貓貓狗狗的健康、生活、行為、心理等趣味故事,并在抖音、小紅書視頻號等多個渠道投放。毛星球希望用優質、有趣、有個性的內容撬動更大的線上流量。
徐寅認為:“好的消費品牌,不應只有消費者,更應該有粉絲。毛星球團隊是從互聯網和廣告行業跨界的團隊,我們更擅長把握流量的入口和利用內容帶動流量。”
未來:做好研發和營銷兩件事
創業初期,徐寅給毛星球的定位是寵物的DTC品牌,不太愿意與傳統的線下渠道合作。但在品牌發展過程中,線下渠道是非常好的獲客和增長方式。隨后毛星球也快速調整,在渠道策略改為了線上直營和線下分銷。
在線上,徐寅認為,品牌最核心的指標是獲客成本和復購率。而做好私域運營對兩個指標的提升很關鍵。“比如我們最近一個微信裂變活動,幾小時時就獲取了近1000個私域用戶,獲客均價僅8元,是采買微信廣告成本的1/10。同時,我們的綜合次月復購率超過30%,這很大一部分歸功于我們的活躍社群。”
在線下,毛星球現在已經入駐40個城市的4000家線下店,線下收入占總收入的60%左右。在接下來的下半年時間內,毛星球將加大線下渠道的合作,用來獲取更多的消費者。
徐寅想把毛星球做成寵物行業的三頓半,打造一個顏值爆表、優良品質和高性價比的新銳寵物品牌。在公司發展上也有明確的目標,即年銷量過億,線下渠道覆蓋10000+門店,SKU超過70個。
去年11月,毛星球獲得千萬元天使輪融資,除了投放抖音、小紅書、微信這種媒體渠道外,毛星球還會與更多優質的KOL/KOC合作。
問到2021年的目標,徐寅稱:“短期內我們還是以做好產品研發和打造品牌知名度兩件事為主。”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