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特獨立上線的428天,藏著阿里下沉夢
出品/聯商網
撰文/陳新生
從去年3月26日獨立上線運營,至今年3月31日,淘寶特價版年度活躍消費者超過了1.5億,單季增長超5000萬,一躍成為年度用戶規模增速最快手機應用。
獨立上線運營428天,5月28日,淘寶特價版宣布品牌升級,正式更名為淘特。對于更名原因,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淘特事業部總經理汪海稱,淘寶特價版主打的是“特價”,而淘特的核心在于“特”,不僅包含特價,還涉及營銷、供應鏈、品控以及售后方面的變化。
實際上,這背后有著層層遞進的關系。一方面是隨著對消費需求的深入洞悉,淘特需要在特價之外,滿足性價比人群對吃、穿、用等不同領域的需求,而這些方面的變化也驅動著淘特在供給側和需求側不斷縱深。
淘特的產生與阿里C2M戰略密不可分。2018年6月,阿里正式啟動C2M項目,隨后建立起C2M生態,不斷強化產業帶供給,而依托于C2M產業帶供給已經成為電商巨頭在下沉市場的重要打法。隨后淘寶啟動“天天工廠”項目,后者后被整合到聚劃算。2019年12月,淘寶事業群成立C2M事業部,原整合進聚劃算的業務升級為淘寶特價版,以低價為核心來撬動低線城市、鎮村等下沉市場。
去年3月26日,淘寶特價版正式獨立上線運營。在過去一年多時間中,據阿里巴巴淘特事業部運營總經理文珠介紹,淘特整個團隊在深入一線過程中看到了消費者的新需求,圍繞他們的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做好了品類拓展。據悉,淘特平臺目前已擁有超過5000萬款商品,提供了豐富的高性價比商品供給。而類似叮當貓、真維斯、森馬等知名品牌已有超800個。
據了解,在供給側,淘特通過產業帶直供、原產地基地直供、品牌直供等方式,在源頭直接采貨;在服務保障上,淘特聯合菜鳥做好物流履約和前端供給;在消費側,淘特推出“壞果包賠”“壞單包賠”等消費體驗保障服務。據了解,該服務目前已覆蓋90%以上產地直供品。
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多,淘特已經吸引了超過120萬個產業帶商家、50萬個工廠入駐,覆蓋全國7成產業帶。今年3月,淘特打通阿里數字農業體系,直連5000個農產品直采基地,借助全國超1000個縣域中心倉和超30000個鄉鎮共配點,把生鮮大棚搬入下沉市場,最大化保證90%以上訂單72小時送達。
而產業帶工廠開始在淘特跨賽道發展。去年9月,淘寶特價版與1688全面打通,下沉市場供給得到進一步豐富。產業帶工廠的紛紛涌入,推動淘特成為全國最大的產業帶工廠零售平臺。數據顯示,全面打通1688后,淘特新增“批零兼售”工廠商家超7萬家,平均每天有超過500家產業帶工廠借助阿里C2M轉型零售工廠直供,這些工廠在淘特上接到的C2M訂單量日均過千萬。
“淘特的更名是低價購物后時代一次非常大的體驗升級,我們不單單給消費者提供低價的商品,更希望消費者花更少的錢買到非常多的、好用的商品”。文珠表示。
全品類拓展 “新三樣”升級
此前,汪海曾表示,淘特接下來將打造全品類直供體系,持續補貼剛需日用消費品,投入不設上限。
而隨著消費者對吃、穿、用等不同領域的需求日益強烈,為了更好滿足消費者被全新挖掘的下沉需求,淘特在日用百貨的基礎下,加大了對食品生鮮和品牌服飾的直供體系升級。目前,淘特已打通阿里數字農業體系,直連全國超100個生鮮原產地。而超千家品牌為淘特提供了服飾直供貨源保障以及正品折扣。
以生鮮為例,與工業品上行的“工廠直營店“模式類似,淘特針對產地直供推出了”生鮮直營店“模式——淘特生鮮直營店,目前,淘特已接入全國5000個農產品直采基地,計劃年內再翻一番。
從具體邏輯來看,一方面淘特通過產地直供模式與生鮮食品原產地深度連接,在產地倉進行生鮮食品的分揀、加工、分級包裝等工作,從源頭建立商品標準,嚴格品控。另一方面,通過應用數字化生產及供應鏈能力,淘特可以確定后端需求量,實現以銷定產。
而采取“輕上架、強運營”模式,淘特將運營、推廣、銷售、運輸、發貨等環節“承包”下來,產地人員只需要負責商品供給。“淘特平臺以商品運營為中心,能夠減少商家在進駐過程中遇到的很多復雜工序問題。對于缺乏運營能力以及團隊較少的商家,可以通過淘特直營平臺直接上架產品,平臺負責運營。”文珠表示。
山西運城永濟二丫桃樹合作社于2017年5月成立,發展至今吸納了100多戶社員,種植面積達到3000多畝,輻射陜西渭南大荔、西安閻良、以及運城13個縣市。在入駐淘特之前,受到線下銷售渠道中間環節多、信息不對稱等影響,銷路時有不暢。而在源頭直供、產地直采模式下,通過包裝升級創新以及產品提質,永濟二丫桃樹合作社種植的閻良甜瓜,在短短3天內便實現了超過9萬單銷量,總共賣了225.7噸的瓜,賣空了產地150畝,相當于15個足球場那么大。
在永濟二丫桃樹合作社總經理高盼看來,在甜瓜成熟的最好季節去銷售,為消費者提供了“好吃”的商品,而農戶直接采摘直發省去了中間成本,做到了“便宜”,這兩個因素是爆單的關鍵。
中國十大童裝品牌之一的叮當貓,先后在全國各區縣開設了5000多家專賣店。去年,叮當貓全面啟動線上線下全渠道發展戰略,而淘特成為叮當貓線上的最大增量之一。
作為一家28年的老品牌,叮當貓與線下眾多品牌一樣,經歷了品牌為王、渠道為王、產品為王的發展過程。“以前工廠生產出來的產品,都要經歷從品牌商到代理商再到專賣店的環節,最終由專賣店賣給消費者。而目前已經走到了一個產品為王的時代,我們生產的產品通過淘特平臺,可以立即到達消費者的手中,去掉了很多中間環節,大大提高了產品的流通效率。”叮當貓品牌總經理翁洲表示。
雖然是在今年3月底加入淘特平臺,但入駐完成并上架后的短短十天,叮當貓日均單量就突破了1000單,而運營一個多月,叮當貓的日均單量都保持在3000單以上,目前仍在不斷增長中。
“目前叮當貓在淘特一天的銷售單量,相當于線下專賣店一個月的銷售件數。擁有極高性價比的叮當貓也非常符合淘特的品質直供、高性價比的定位,所以我們會在淘特上不斷地去發力。”翁洲稱。
在他看來,商品+品牌服務+平臺渠道的多元化發展,將是母嬰行業的發展新趨勢。而叮當貓將在淘特上加大產品品類上新,年組織各品類不低于200個,SKU不低于1萬個,并爭取在淘特實現年營業額5億元以上,力爭成為淘特品牌服飾領域的頭部商家。
“出村進城”與“出城進村”
淘特與淘寶有著明顯的區別,淘特主攻的是工業消費品和農產品,且淘特內的商品和商家,一般在淘寶不會出現。不過,雖然淘特無法轉向淘寶,但淘寶商家可以以折扣店、經銷商代理等形式在淘特開店。
對于品牌在淘特上開折扣店,文珠更樂于把平臺的定位看作是線上奧萊形式。“我們希望通過品牌直降模式,把商品直接帶給消費者,今天能夠在淘特平臺銷售的,都是讓消費者能夠買得到的品牌商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下沉市場阿里有兩路大軍,除了淘特外,還有聚劃算,這不免讓人聯想到兩者的區別。文珠認為,特價版更專注于那些對價格非常敏感,以性價比消費方式為主的消費者是淘特核心關注的人群。
實際上,淘寶特價版重點覆蓋C2M供給和產業帶商品,聚劃算重點覆蓋品牌官方正品,兩者有著明顯的區別。在滿足下沉市場需求方面,各有側重點。
而就淘特主攻的工業消費品和農產品來說,涉及到“出村進城”與“出城進村”,也就是所謂的農產品上行和工業品下行。
“出村進城”,是解決農產品“最先一公里”的核心。除了讓新鮮農產品“出村”外,還需要通過農產品上行通路及時快速地到達消費者餐桌。
據了解,在淘特推出產地直供模式后,淘特整合阿里供應鏈體系,鏈接供需兩端。一端是1.5億用戶需求,另一端是穩定的“產-供-運-銷”鏈路。據悉,淘特柔性化的“產-供-運-銷”體系,可以降低6%-9%的流通損耗,不僅讓前端果農定產保收入,提升供給競爭力,還可以讓更多消費者獲得原產地平價產品。
一直以來,農產品電商受限于出村進城所需的倉儲保鮮冷鏈物流短板,壞果是難以逾越的障礙,尤其是時令水果櫻桃、草莓等。數據顯示,國內農產品的流通環節損失率達到20%—30%,遠高于發達國家5%左右的水平。從“最先一公里”入手補齊短板成為當務之急。
淘特的“產地直供”模式,去掉經銷、分銷、物流中轉等中間環節降低成本,以極短鏈路實現農產品直達消費者餐桌。
而在“出城進村”方面,通過C2M模式,淘特為商家打造柔性供應鏈,全面實現產銷協同、降本增效,完成生產和消費之間的鏈接。
不難看出,通過需求側的改革推動中小制造企業的供給側改革,再借助于互聯網平臺優勢,縮短商品直達消費者路徑,實現供需精準匹配,在推動工業品下行——“出城進村”的同時,也能夠帶動制造業降本增效。
開源證券的觀點認為,與傳統的銷售模式不同,C2M略過了傳統模式中品牌商、運營商、物流商等高耗的中間環節,可以有效地降低中間成本,實現“消費者——生產商”的直連。
“我們不太一樣”
實際上,依托于C2M產業帶供給,選擇復購率高的產品,重點突出低價,再配合“分享賺錢”、“任務紅包”等社交電商玩法裂變拉新,是電商巨頭在下沉市場的主要打法。
對于與友商的不同之處,文珠隱晦地表示,沒有任何一個平臺像淘特這樣堅定為整個性價比消費人群的消費,不遺余力去提供特別便宜、特別好的產品,我們是特別專注的,所以我們不太一樣。
值得一提的是,在阿里2021財年財報發布后的電話會議上,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兼CEO張勇表示,淘特的價值主張非常清楚,它針對的是價格相對敏感的消費者,能為他們提供一些性價比高的商品。在供給方面,它則是聚焦工廠和田地,直供給價格敏感型的消費者。“淘特是我們中國零售市場平臺的一個非常好的正面補充。至于淘特對競爭對手的影響,目標非常明確清晰,影響馬上會到來。”
光大證券的觀點認為,淘特以C2M模式迎合消費變化長期趨勢,并在下沉市場對近年來快速發展的拼多多進行阻擊,有望打造新的成長渠道,帶動平臺上的產業帶工廠及部分品牌商快速發展。不過,光大證券也表示,這種趨勢也會對定價虛高、產業鏈變革緩慢的品牌帶來沖擊。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