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元,榮耀殺進高端手機的鏖戰(zhàn)
時隔3年,榮耀再次發(fā)布magic系列,這一次它背負的任務沉重許多。
8月12日,獨立8個月的榮耀發(fā)布了magic 3系列。這是一款優(yōu)秀的“水桶機”,主流旗艦有的配置它一個不缺:芯片是高通驍龍888Plus,屏幕是塊國產6.76英寸柔性OLED屏,支持120Hz刷新率,攝像頭組包括一顆5000萬像素彩色主攝和6400萬像素黑白鏡頭, 4600mAh電池,支持66w快充。
可它的確沒什么驚喜之處,888 plus已經由小米首發(fā),索尼IMX766主攝像頭去年就由OPPO首發(fā),獨占了半年后才開放給榮耀。至于外觀,更是被很多人詬病是華為Mate系列的翻版。
趙明很明確地表示,Magic此后要承載榮耀高端的責任。如果Magic 3只是一款旗艦機,那么它絕對是合格的,甚至可以說優(yōu)秀。但它是新榮耀打響高端第一槍的產品,無功無過遠遠不夠。榮耀更不可能靠一款水桶機去搶蘋果的市場。
圖片來自官方
榮耀經歷了動蕩不安的一年,定義和優(yōu)化項目的時間相比過去縮水不少。Magic 3趕在8月發(fā)布,已經是工程師們加班加點半年的成績。
只是,榮耀這次的確有些激進。magic系列價格普通版4599元起,Pro版價格直接抬到了5999元,只比小米剛發(fā)布的Mix 4便宜幾百元。Magic系列此前價格都在3500元左右,這次提價幅度前所未有。
這也是不得已為之。如果在幾年前,榮耀可以循序漸進地轉向,2021年的市場,手機配置過剩,用戶審美疲勞,換機周期越來越長。而對手們都不想再在中低端泥淖里打滾,都盯著高端市場,也推出了不少產品。殘酷的事實如此明顯:榮耀已經落后,再不追上只會被甩得更遠。
崎嶇的高端路
榮耀的對手們至今還在高端路上跌跌撞撞。
OPPO似乎沒有找到門路。以營銷見長的OPPO,在十多年前高價找來迪卡普里奧,拍了“一則"Find Me"的廣告,刷遍大街小巷,在當時的確是個成功案例。只是Find只出了一代產品,直到2018年才回歸,又推出了Find X系列。
OPPO仍然是那個善于營銷的公司,在盧浮宮開發(fā)布會,找埃迪·雷德梅恩、韓寒代言。然而,這次用戶們似乎并不買單,這從Find飄忽不定的定價可見一斑。Find 2系列定價比榮耀還夸張,5499元起,Pro版本賣到了7000,比華為P系列還高。到第三代,OPPO調低了1000的價格,還多出了幾個版本。
Find 3 Pro也算得一款沒什么缺點的水桶機,高通最新芯片、索尼攝像頭、快充一個不少。OPPO很清楚怎么突出調性,這次找了姜文代言,國民度又要高出一截。但至今,OPPO沒有公布過Find X 3的具體銷量。
或許榮耀更應該擔心小米。它走得更穩(wěn),勢頭也更兇猛。小米從數(shù)字系列小米10開始觸探高端,但當時定價小心翼翼地卡在3999,Pro版本也只定在5000以下,小米11仍然延續(xù)10的價格,顯然小米不敢提速太快。
如果說OPPO善于從營銷入手,小米更擅長堆頂級配置和參數(shù),目的都是讓用戶在乏味的手機產品中,還能感受到一點刺激。
芯片、電池玩不出花樣,只能讓攝像頭數(shù)據(jù)越來越夸張,到小米11,它們已經用上了1.08億像素攝像頭,拍照質量暫且不論,起碼噱頭不小。加上小米的國民度,不到一個月賣出了100萬臺。
小米沖擊高端,更重要的其實是Mix系列,它承載著門面角色。每一次,Mix發(fā)布會都有出人意料的技術。早年是陶瓷后蓋,Mix Alpha用了環(huán)繞式折疊屏,雖然沒有量產發(fā)布,感官上已經足夠造成沖擊。
榮耀發(fā)布會前兩天,小米發(fā)布了Mix 4,這一次發(fā)布了屏下攝像頭。這項技術已經討論了幾年,vivo出過概念機,中興去年就已經開始量產,但小米是第一家將它放在高端旗艦機的大廠,號稱投了5個億。
小米的策略大膽,甚至有些冒險。屏下攝像頭進光量問題一直沒有很好解決,自拍、解鎖體驗實際不如現(xiàn)有機械式攝像頭。但這是一款秀肌肉的產品,足以讓小米在一眾相似的產品中脫穎而出。
做高端市場,小米早走了2年。況且它從未放松,雷軍更是放話:3年要拿下世界第一。如果說2年前他們還在同一起跑線,甚至榮耀略勝一籌,2021年,榮耀要追上小米已經有些吃力。
強敵環(huán)伺
榮耀已經恢復了多半元氣,在發(fā)布會上,趙明表示榮耀的市場份額一度已經回到了前三。
他們其實早已經開始調整策略,線上無法和小米抗衡,榮耀將目光轉向線下。根據(jù)趙明的說法,榮耀有70%的銷量已經來自線下。
和magic同一天,榮耀X20悄然發(fā)布。這是一款1899元的低端機,聯(lián)發(fā)科天璣900處理器,配了6.67英寸的LCD屏幕,這是一款線下機,榮耀相關人士及渠道告訴36氪,X20利潤在17%左右。
榮耀很焦急,內部已經壓縮到極致,Magic 3其實本該在上個月就發(fā)布,8月才姍姍來遲,而未來還會面臨888 Plus數(shù)量有限的困境,X20也算填補空白的權宜之計,也可以穩(wěn)住各個渠道。
但榮耀要真正站穩(wěn)線下,還是要依賴高價產品。
小米已經嘗到了甜頭。根據(jù)小米官方說法,截止6月末,小米之家的門店數(shù)量已經突破8000家。過去小米線下沒有起色,很大程度就是因為產品利潤微薄,但華為退潮后,小米高端機雖然不如華為油水多,11%的利潤點比起過去7%,也豐厚不少。
榮耀繼承了華為的銷售隊伍,也用了華為過去的管理法,并不缺少做線下的方法論。但榮耀沒能繼承華為的品牌,一位手機渠道商告訴36氪,即使華為P50只有4G版本,照樣“賣瘋了”。當華為還凝聚著用戶感情時,榮耀很難撕開口子。
目前榮耀面臨尷尬的局面,4G手機還有市場,上有華為P50,下有小米、Reno,比肩的是Mix和Find,對一家新公司來說,要突圍并不容易。
還有隱憂籠罩在榮耀之上,它畢竟是個新品牌,在供應商方沒有什么議價權,芯片和攝像頭模組本就稀缺,比起小米、OPPO,拿料成本更高,但終端又要預留利潤,榮耀很難找到既讓渠道掙錢,又保證自己不至于太艱難的兩全之法。
或許不應該太過悲觀,Magic 3在榮耀無比艱難的獨立之年發(fā)布,一切剛剛起步。榮耀畢竟仍是一家實力雄厚的公司,能講出更多故事。
發(fā)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