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實現整體盈利,不止是生椰拿鐵這么簡單
上周,#瑞幸咖啡實現集團整體盈利#沖上熱搜,據Tech星球首發報道稱,瑞幸咖啡于今年5月開始實現了集團整體盈利。
雖然對此報道,瑞幸沒有正面回應,但大家再次把目光聚焦到了這家本土咖啡品牌。
眼看它起高樓,眼看它樓塌了,居然一年之后又絕地翻紅了?
關于瑞幸扭虧為盈,其實2021年以來,一直有零星的苗頭冒出。
4月15日晚,瑞幸咖啡宣布:已和私募基金、公司現有股東大鉦資本及愉悅資本達成新的融資協議,總額2.5億美金。
6月30日晚間,瑞幸咖啡補發了經審計的2019年年度財務報告。盡管財報依然顯示虧損,但在當日美股開盤后粉單市場股價大幅上漲。
△ 圖源:咖啡金融網
在資本市場重獲青睞,必然是找到了新的殺手锏,瑞幸真的挖掘出了自己的硬核競爭力?
一年內,對手從星巴克變為了蜜雪冰城
相比于2017年,瑞幸咖啡剛創立時劍指星巴克的豪言壯志,現在的媒體,更多地是將瑞幸與異軍突起的蜜雪冰城相比。
2020年中瑞幸咖啡宣布停牌和退市,與該條新聞并列頭條的,則是蜜雪冰城宣布全球門店超過10000家,成國內首個“萬店”茶飲品牌。
從此刻開始,戰役已經打響。
與星巴克一直強調的“第三空間”、“品質連鎖”特質相比,蜜雪冰城更像是這個時代新消費趨勢的縮影。其主打低價標準化產品、接地氣的營銷,基因里沒有線下空間的概念存在,而更明顯的區別是,接二連三的爆款單品才是最拿得出手的王牌。
在如此行業背景下,瑞幸在這一年的策略也發生了“下沉式”的轉變,從專精于白領客群的咖啡業務線,轉為覆蓋面更廣的大飲品賽道。
主動降低姿態
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年中刷屏的#瑞幸冰咖推薦官利路修# 營銷活動。
今年年中,《創造營2021》利路修成為瑞幸冰咖推薦官。#利路修咖啡推薦官#的相關話題,在微博喜提破億閱讀量;B站發布的廣告《瑞幸YYDS!》,上線不到24小時,破百萬。
△ 圖源:微博@luckincoffee瑞幸咖啡
這一波由話題明星帶起的新關注,使大家意識到:“原來瑞幸還在”。
而這次營銷代言人的選擇,也和最初瑞幸首波代言人湯唯、張震形成了鮮明對比,放下品質白領的架子,用“更接地氣”的想象,迎接更廣范圍的年輕人消費者。
憑“爆款”絕地反彈
殊不知,彼時跟著“總是售罄”后綴在廣告片中出現的“生椰拿鐵”,已經是撐起瑞幸大半銷售額的王牌單品了。
瑞幸這一年,走的是“咖啡+萬物”策略,從一開始的“小鹿茶”,到如今結合生椰、厚乳、瑞納冰等元素,這些“奶茶化咖啡”的銷量不僅超越了經典咖啡單品,也成功將瑞幸帶到了與奶茶相同的就餐場景。
據一刻商業報道,瑞幸在今年 4 月推廣的新品生椰拿鐵,因口感順滑美味,迅速成為銷量冠軍。根據瑞幸內部人士透露,包括拿鐵在內的生椰系列,確實加速了瑞幸盈利進程,上線一個月銷量超 50 萬杯,到 6 月單月銷量超 1000 萬杯。
△ 生椰系列總是售罄,瑞幸咖啡官方微博以此做梗發出了調侃
年輕人就是這么健忘,一款美味又出圈的單品,可以淡化品牌的很多缺點,為了這杯美味,他們會用鈔票來為你投票。
贏得Z世代
時趣洞察引擎數據顯示,瑞幸核心消費者集中在 29 歲以下,與當下咖啡的主流消費人群一致。其中,95 后占據半壁江山,90 后占據四分之一,00 后人群緊隨其后。而他們正是咖啡市場上未來最為核心、也最有消費潛力的目標客群。
在門店運營方面,瑞幸則牢牢抓住了年輕人愛省錢心理。
早期瘋狂減免累積的流量,此刻發揮了強大的號召力。從小程序、App、公眾號到企業個人微信、福利群,瑞幸利用了幾乎所有觸點,用優惠券將用戶留存在私域。
“沒有優惠券誰喝瑞幸?”
筆者所在的瑞幸用戶群從來不說話,但每次放券都是秒光,可見其私域社群的活躍和火爆程度。
數據顯示,瑞幸私域用戶早已超過180萬人,每天帶來3.5萬杯訂單,留存后月消費頻次提升30%。
小結
至此,瑞幸咖啡這一年的主要發力點已逐步呈現:
線上:使用更接地氣的玩梗式營銷
產品:奶茶式咖啡模式,生椰系列一騎絕塵
線下:門店私域社群助力下單
近年來,連鎖飲品行業風云涌動,不管是咖啡市場,還是飲品賽道,頂頭羊不是唯一,后來者也在悄悄發力。
反觀瑞幸這一年,離開資本的光環,回歸產品跑通商業模式才是王道。踩準消費趨勢的迭代產品、互聯網數據思維的運營模式、瞄準更廣泛用戶群的營銷策略,無一不是成功的必備步驟。
* 一則新消息:
近日傳出的一條新聞也引起大家的興趣:瑞幸咖啡創始人陸正耀將帶領他的“原班人馬”進駐小面賽道。在歷時3個月的“預熱”后,陸正耀團隊全新打造的小面品牌“趣小面”終于在8月8日與大家正式見面。
小面品類似乎與飲品完全不同,但近年來接連涌出的“夜包子”等中式餐飲品牌也表明,不止是飲品具有網紅基因,中式小吃或許會隨著國潮風的興起,迎來自己的熱潮。
不過,昔日瑞幸走出的商業模式,是否依然可以復制?讓我們拭目以待。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