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輝組織架構大調整,新任CEO李松峰答記者問實錄
永輝向何處去?一直是行業關注的話題。
“強者是能夠在任何情況下行動和再行動的人,虛弱的人則是只能怨而恨之。” 弗里德里希·尼采這句話,特別應景當下零售人矛盾的心境:利薄如紙卻又高度競爭,是戰是逃各懷心態。
顯然,永輝選擇了進攻,并且一如既往的殺伐果斷。不同的是,首先要變的是內部組織。
9月23日上午,永輝CEO李松峰在媒體溝通會上,就全員內部信中的戰略邏輯、目標實施和未來方向接受了《聯商網》等媒體的專訪。訪談從不久前李松峰以永輝CEO身份發布的那封全員內部信開始。
永輝從傳統商超起家,它身上也有著傳統零售企業的通病,組織層級多,內部架構復雜,裙帶關系和腐敗問題時有發生。向組織動刀,讓組織扁平化、靈活性、年輕化,這也成為永輝能否再攀高峰的關鍵。
但是這一次,永輝顯然摸到自己的癥結所在:進行組織變革。
撤銷七大戰區,實行省區總經理負責制,讓一線門店更靈活。在數字化技術和數據沉淀的基礎上,把年銷售額的1%投入科技研發。不再糾結于到家到店模式選擇,在基于平臺能力基礎上發力全渠道,并逐步建立“一省一議”“一店一議”的能力。
李松峰同時強調,永輝起家于生鮮,生鮮是必贏之戰,這也是未來永輝轉型的基本盤和出發點。
“數字化對于一家零售企業而言,絕不僅僅是技術問題,而是組織和業務融合的過程,越到深水區,越能看到組織和業務對數字化轉型的制約。十幾萬員工思維和工作方式轉變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李松峰說。
面對永輝在門店端、供應鏈端、會員數字端的領先優勢,如何消除孤島,激活組織活力,實現門店靈活度和所在商圈競爭力,因地制宜成為當地零售市場領跑者。絕不是一場畢其功于一役,一次性解決所有問題的戰斗。從李松峰談話中顯然清楚其中的難度。
以下為李松峰在媒體溝通會上回答記者提問全文:
李松峰:首先非常歡迎大家和我們一起交流,我們也很想和各位分享一下永輝怎么思考新的戰略目標,以及這一次的組織變革調整的思考。
首先我先和大家交流一下這封內部信,就背后的原因和邏輯和大家做交流,之后針對大家的問題做探討。
今年從大的方向而言,屬于永輝的第三個“十年”,對于我自己而言也是很大的變化。原來我偏向技術方向,這一個多月來,成為業務為主的位置。我們定的戰略目標叫“科技永輝”,原來我負責“永輝科技”,現在負責“科技永輝”,文字差異不大,但邏輯上其實差別很多。
如何看戰略目標?我們叫“以生鮮為基礎,以客戶為中心的全渠道數字化零售平臺”,這個戰略目標可以進行拆解。
“以生鮮為基礎”,永輝始終是以生鮮為基礎的零售企業,生鮮做貨、賣貨的能力一直是我們的稟賦所在。我們始終以此為出發點,加強在生鮮供應鏈的建設,以及生鮮運營能力的沉淀。
“以客戶為中心”,首先是消費者的需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讓他們有更好的用戶體驗,讓他們對永輝更加的信賴。二是面向供應商、合作伙伴的。我們將供應商、合作伙伴當作我們最重要的客戶,長期維護與他們之間的合作關系,與他們一起組成我們的整個供應鏈體系,服務好客戶、消費者。還有一個緯度,我們一直說我們以客戶為中心,經營客戶、沉淀客戶。客戶和門店一樣,是一個重要的資產,我們將客戶作為“資產”看待,會很珍惜的進行維護。
“全渠道”,到店、到家業務都是客戶需求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對于客戶來說,可以在店里解決較大比例的需求,也可以在“到家”解決一部分用戶需求,共同組成了用戶在永輝(需求的滿足)。全渠道是我們的稟賦,也是一定要做好的,也是區別于其他零售商很重要的方面。我們有1000多家店,分布在29個省,是全國性的零售企業。線下門店是我們的優質資產之一,在“到店”的基礎上把“到家”業務做好,這是我們很重要的出發點。
永輝的業態分布在一線到六線城市,從社區到郊區。整個的業務豐富程度,以及到店、到家的業態覆蓋非常全。無論“加強到店”還是“加強到店”,做一線城市還是三線城市,對我們而言都是全渠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數字化”,以數字驅動增長,以數字驅動決策,提高效率,我們是這樣看數字化所帶來的作用。我們會實現用戶的數字化、門店的數字化、商品的數字化以及供應商的數字化、經營的數字化。我們將全渠道的經營和脈絡都用數字化來實現效率提升,首先是在線化、數據化到智能化。數字化的組織、體系形成之后,就可以很好的響應變化,從而提高效率。整個數字化是永輝的基因,是融入在業務當中的。
最后,永輝想做一個零售平臺,我們要將所有的能力都沉淀在平臺上,供應鏈能力、運營能力和數字化技術的能力。這個平臺做好之后就能夠快速地服務好主業,也能夠快速地、很好的服務好新業態。整個的戰略目標我們很清晰的定義出來,我們要做什么樣的事情。戰略目標定完了,用組織的調整匹配戰略目標,結合起來才可以打好這場仗。
組織變革我們提到三個邏輯:扁平化、年輕化和靈活性。
1、扁平化。這次調整我們是扁平化,去掉了“戰區”級,直接從平臺直接經營到省區,我們有20多個省區,整個能力呈現在平臺、沉淀到平臺,強化平臺的組織能力,破除當中組織的煙囪和孤島。我們的經營管理方式,要逐步強化平臺組織能力,提升前端作戰能力。
2、靈活性。省區作為我們經營作戰的單元,政策非常靈活。平臺給予省區足夠的供應鏈支持、運營支持和技術能力的支持,省區聚焦“打仗”,“打仗”的時候需要機制足夠靈活,足夠貼近客戶,滿足客戶需求,有很多屬地化的機制、很多分享的機制,滿足前面“打仗”的需要,可以快速響應競爭、挑戰。
3、年輕化。邏輯上說戰略、組織、機制、人才,年輕化是實現人才流動,讓更多年輕人擔更重要的責任,同時也要贏得年輕客戶的信賴。因為消費者正在年輕化,我們整個經營團隊也在年輕化。不一定是年齡的問題,我們更看重組織的心態和思維的年輕化問題。整個調整下來,圍繞戰略目標變成一個更扁平、更靈活、更年輕的組織架構。所有的這些調整,我們一直在提醒自己,永輝始終是服務于老百姓。永輝解決10多萬人的就業問題,背后是10多萬的家庭,我們是服務于老百姓的基層零售企業。我們始終記得自己的初心,所有的服務都是面向老百姓的。將自己的主業做好、新業態做好,平臺組織能力沉淀好,我們就能夠實現下一個10年的戰略目標。
媒體:為什么要進行這次組織變革?
李松峰:永輝的發展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組織架構變革的核心在于更好地匹配業務的發展需要。此次調整是為了更好地為下一個10年規劃。
任何一個行業、任何一個企業,一旦身處一個變化很快的賽道,那么為了應對這樣的變化,必然需要相應的、快速的組織架構變革。對永輝來說,此次組織變革是順理成章的,現在已經是扁平化、年輕化、和數字化的趨勢。
目前來看,所有的數字化企業,應對外部變化的響應都是很快的。要支撐這樣的響應速度,整個組織的調整也要跟上。所以說,這里是一個組織能力的問題,永輝現在在做的事情就是做好組織架構的布局,以滿足未來的業務發展。
媒體:此次組織變革的核心是什么?
李松峰:這一次的組織變革,其核心就像內部信中寫的那樣,是扁平化、靈活化、年輕化。
扁平化是這次架構變革的核心。所謂的“扁平”,重點在于相比以往的“戰區”概念,調整成更加扁平的省區制度——通過省區的單獨管理,更快的決策機制,做到組織上的更扁平、更高效,從而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靈活化指的是前端的作戰要靈活,一線作戰人員要在架構和組織的支撐下,更加靈活地做事;
年輕化,不局限年齡層面,而是說思維要更貼近時代、更年輕的思維導向;
此外,永輝還將來更大力度地給一線人員支持,在政策上減負,增加激勵,提升效率。不僅在機制上,從戰略到組織都會更靈活。
媒體:永輝現在提倡“科技永輝”,如何理解互聯網思維對永輝的影響?
李松峰:永輝現在的定位是全渠道數字化的科技零售平臺,互聯網是我們的同行之一。零售的市場很大,我們歡迎大家一起共創共建。
好的案例、好的經驗,我們會從中汲取。比如,互聯網敏捷的響應、拼搏精神、平臺化的思維、數字化的基因等等,這些已經在永輝團隊身上有所體現。在數字化的基因方面,永輝有自己的特色,我們所需要的數字化是保留原有稟賦優勢的基礎上,有針對地對業務進行升級。數字化是一種重要手段,它服務的是我們的業務模式,最終要落實到永輝的主業。數字化也是整個時代、整個行業的趨勢,永輝正在擁抱它,做好一直以來都在做的事情,擁抱未來。
媒體:數字驅動具體指的是什么呢?
李松峰:舉個例子,以供應鏈為例,現在永輝在供應鏈上的數字化已經實現了貫穿包括交易平臺、智能選品以及預測訂貨等幾個方面。其中,交易平臺打通全國各地優勢商品資源,源頭直采分級加工,支持全國貨源開放交易,對內對外加速商品流通;智能選品,基于用戶需求洞察,模擬用戶購買決策流程,根據用戶真實需求進行商品規劃管理;預測訂貨,是結合AI算法,大范圍、強穩定的銷量預測用于輔助商業決策的規劃和制定、有效管理和安排供應鏈,從指導門店訂貨,資源分配,降低庫存周轉天數,降低缺貨率,從而帶來更高的利潤率。
也就是說,過去選品靠經驗,而經過數字驅動改造后,永輝的選品轉為根據過往數據、市場情況、用戶畫像來定。
同時,不同門店,會根據客群畫像進行差異化的選品,也會參考歷史銷量,根據銷量的全方位數據預測來進行訂貨。從而實現庫存天數快速下降,商品周轉率快速提升。
媒體:內部組織信里提到,以生鮮為基礎,以客戶為中心的平臺型,如何理解這句話?
李松峰: 永輝一直是務實穩健的風格。基于這次的戰略定位,我們的目標更清晰了。做強供應鏈和運營能力,是我們一直擅長的部分。而“重視消費者需求和合作伙伴利益,堅定全渠道到家和到店業務融合”,這句話后的大背景是,時代在進步,消費者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購物的場景也更豐富,所以需要持續研究消費者的喜好,把這些和永輝擅長的東西結合在一起,把到家、到店的服務都做好,業務打通、融合,這是永輝接下來十年的業務形態。
媒體:您怎么看待當前的市場情況?
李松峰:今年以來,整個線下零售都在承受比較大的壓力。在新形勢下,不只是永輝一家,整個傳統零售確實遭遇到不小的挑戰。放眼望去,從90年代、00年代發展而來的整個超市零售行業,可能都會存在過于經驗化、經驗主義的問題。可以說,傳統零售的特點是經驗性驅動的。
舉個例子,訂貨、選品,雖然大家一直在提數字化、大數據分析,但傳統的合作關系、零供關系非常依賴經驗和人際關系。永輝現在做的事情就是,把永輝改造成一個數據驅動的體系。正是服務于這個目標,永輝才進行了扁平化、靈活化、年輕化的組織改革。
媒體:此次全渠道數字化轉型之后,哪些財務指標能夠得到明顯改善?
李松峰:單店來看的話,就是坪效、人效、品效,三效合一。我們正在以福州為試點,重點推進“三個30%”的落地。也就是提升流量,提高轉化和復購,實現坪效提升30%;通過店倉的融合、智能的采購、交易履約等,實現人效提升30%;優化品類結構、降低庫存缺貨率、降低庫存周轉天數,實現品效提升30%。
媒體:靠這次組織架構及轉型,想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
李松峰:我們的戰略目標——達成一盤貨、一個運營組織的目標。用數字化做抓手,組織架構服務于我們的業務發展和業務創新,做成全渠道的數字零售商。
媒體:倉儲店的思考和布局?
李松峰:倉儲店展現了永輝創立最初的經營理念,即“民生超市、百姓永輝”,依靠質美價優的商品和溫馨購物的服務提高顧客到店價值,讓顧客重新回歸線下消費,并通過營運、采購、物流全鏈路數字化和流程重構,提高經營效率,在存量中做增量。
在行業里,永輝倉儲店是唯一一家不收會員費,堅持民生定位的。我們的選品聚焦百姓日常的生活消費、家庭餐桌食品,門店也大多開在社區周邊。也正是因為永輝親民的模式、民生的定位、便捷的選址,永輝的倉儲店非常受到老百姓的歡迎。
永輝的第一家倉儲店,福州奧體店,目前已經做到了日均銷量百萬。通過這樣的形式讓利給百姓,讓更多人能夠享受到倉儲的便利,也是永輝為消費者服務的初心。
關于未來的開店計劃:倉儲是一個新業態,還在打磨階段。永輝將根據市場環境、經營情況、用戶反饋,不斷調整優化。同時,永輝會把倉儲店好的元素,好的商品,好的運營方法,融入到其他店中,持續對業態進行調優。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