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號破局:吳良材眼鏡新品牌高擇,關鍵走對這三步
本文大綱
一、年輕化,是老字號的唯一出路嗎?
二、審計品牌資產,三大問題不容忽視
三、發掘品牌原力,找到快速發展的根本
四、創新符號設計,高顏值引爆高銷量
五、制造潮酷體驗,“雙城”大賣有門道
前言:
提起眼鏡品牌,你會想到什么?
曾經,吳良材、亨得利、茂昌這幾家百年老字號,可謂鼎鼎大名。他們的旗艦店,矗立在全上海最繁華、競爭最激烈的黃金地段:南京路步行街。歷經時代的傳承,這些名字,成了國貨眼鏡的風向。它們的店面,已是國內外游客的打卡地標。
可今天,它們的風頭,卻被另一批名不見經傳的牌子所搶走。Gentle Monster、Zoff、木九十、還有TX淮海、話梅……
這批陌生的品牌,或從海外空降,或從本土崛起。它們在時尚魔都上海的頂尖地段,聚焦著大批年輕人的目光。它們用意想不到的銷售模式,顛覆性的品牌語言,詮釋著新世代的“潮”與“酷”。
Gentle Monster,何許人也?中文直譯叫“溫柔怪獸”。幾百平的店鋪,只賣幾幅墨鏡?空間中充斥著奇奇怪怪的裝置藝術,以及讓人不明覺厲的高科技。“TX淮海”年輕力中心,去的次數越多,越講不清它的定位。
復古?新潮?地攤?畫廊?家具?手辦?什么都不搭,又好像什么都搭一點。身處其中,讓人忘了時間的存在。
一家叫“話梅”的店鋪,賣的居然不是零食?而是——大牌美妝護膚品的小樣!畫風清奇的空間、像個舊倉庫,卻讓光鮮亮麗的男女舉起手機,爭相發圈。
這些千奇百怪的店鋪,為什么對當代年輕人形成強烈吸引?這其中,有著怎樣的營銷邏輯?
作為眼鏡界的老大,三百年吳良材,面對各路“新”品牌的沖擊,如何通過升級經營策略,迎頭趕上新消費時代的機會?
2021年初,ADD品牌顧問機構接到工作邀請,開始參與上海三聯集團旗下吳良材子品牌“高擇”的品牌塑造工程。
一、年輕化,是老字號的唯一出路嗎?
家喻戶曉的眼鏡老字號——吳良材,有著300年歷史。據說中國第一個照相機鏡頭就是吳良材研磨的,慈禧太后的德齡公主,是吳良材的頭號“鐵粉”。秉承“選用良才”的經營宗旨、”包退包換、明碼標價”的承諾,吳良材被譽為”國貨之光”。
然而,悠久的品牌歷史,也難逃老字號的魔咒窠臼。
在阿里研究院發布的《中華老字號品牌發展指數》中,國家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企業總計1128家,蓬勃發展的企業僅占其中的10%。
與其他老字號一樣,吳良材眼鏡也面臨著品牌形象老化、創新表現不足、用戶群體高齡化、消費頻次降低等問題。如進店人群普遍為40-50歲中年人群,鮮有85、90后人群光顧。
“老”品牌的“煥新”工程,到底應該做些什么?
我們看到,近年來, “老字號”的“年輕化”,似乎成了營銷公司的顯學。似乎不談幾句“年輕化”,品牌工作就失去了價值。
但是,ADD認為,一味的年輕化,無視市場的真實反饋,只會變成自說自話的“尬聊”。
在試圖建立新定位、改換賽道的過程中,各種老字號品牌的年輕化運作,有過很多失敗先例,也遭遇過“新舊難融”的尷尬局面。
同樣,吳良材也碰到了相似的困境。近兩年來,該企業做了不少嘗試,比如將“吳良材”重新塑造成卡通版“吳老爺”,并圍繞這一IP形象打造了一整套“國潮系列”產品,開發設計了新款包裝、“吳良材三百年”限量款T恤,還在線上推廣手繪風格的“眼鏡工廠”等,但是,這些探索,似乎收效甚微。
在前期溝通中,ADD首席品牌師樂劍峰指出:
老字號的“年輕化”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工程上。
如果換個活潑的造型、改個鮮亮的色彩,就能讓品牌重返青春的話,
那么,這樣的工作,企業自己就能完成,并不需要專業品牌策略團隊的介入。
老字號的“年輕化”,也不一定非要圍繞老字號的“那幾個字”打轉,還可以通過“品牌延伸”去實現原有的市場目標。
在西方品牌的學術研究中,“品牌延伸”位居最熱門的選題之列。
根據美國營銷博士愛德華(Edward Tauber)、科特勒等專家認為:
品牌延伸,是借助已有的、已經建立地位的品牌,將這一品牌轉移使用于新進入市場的其他產品或者服務、或運用于新的細分市場中,以實現更少的營銷成本,占領更大的市場份額。
但是,這種“延伸”卻并非放之四海而皆準。
在品牌實戰領域深耕多年的 ADD,深知“品牌延伸” (Brand Extension)的好處:一次運作成功的“延伸”,將極大地降低進入新市場的營銷成本。但是,對于一個品牌資產尚未得到合理的開發與釋放的“母品牌”而言,它的延伸工作,則需要審慎思考。
延伸的前提,必須是站在消費者角度,基于市場對于母品牌的認知,而不是企業自身的判斷。
既然過往的種種跡象已經表明,吳良材“年輕化”運動并不成功,還需要更長時間的醞釀與試錯。而同時,眼鏡零售市場的增長前景及全新商機,也不容錯過。
與其被動等待,不如索性跳開“吳良材”,
以一種更積極的姿態,去擁抱新的變化。
針對吳良材的企業與市場現狀,必須當機立斷,從頂層戰略開始,重新命名、重塑定位,構建起一個更加符合年輕消費者審美的品牌系統,并為其創造出獨特的意義。
終于,在2021年新年伊始,吳良材眼鏡所屬的母公司上海三聯集團,決定從零開始,啟動全新獨立子品牌——“高擇”(英文名Gozem)。
由上海三聯集團、ADD致力共通品牌顧問機構、雅思建筑等三家單位,共同組建起品牌工作小組,在上海南京路曼可頓廣場辦公室,開始了緊鑼密鼓的規劃工作。
這,將是一場由內而外的系統化塑造。
二、審計品牌資產,三大問題不可忽視
1、自我審視
想要改變,當先審視自我。ADD先從吳良材主品牌著手,對品牌的現有資產進行審計與評估。
吳良材品牌主色調,為紅、白、黑。現有的Logo(標志),除了吳良材眼鏡五個漢字之外,核心圖形由兩片疊加在一起的鏡片(紅色),加上“吳”字拼音首字母W(黑色)所組成。
坦白說,就目前這款Logo所使用的設計語言,無論是字體或圖形,都極為傳統,與當下的審美格格不入。盡管圖形設計中也花了不少巧思,但是巧思隱藏過深,常人很難一眼就看懂。
根據初步分析,母品牌對于“高擇“的支持度非常有限。
可被高擇延用的的元素只有兩個:一、既有色彩系統中使用的紅色,可帶來一部分家族品牌的聯想。二、從專業角度著手,老字號“吳良材”多年積累的行業與技術優勢,可以提供不少背書,包括:深厚的眼鏡行業歷史、專業的驗光技術、精湛的制鏡工藝,都可以成為品牌原力的構成。
作為品牌前期規劃,我們需要將這些母品牌的特性,通過梳理,注入到新品牌價值體系中。同時,我們還需要考慮一個“只要是新品牌,就必然要去解決”的認知問題:對于全新的“高擇”,消費者怎么認識它,記住它,怎么理解它對于生活的意義?
這個問題看似很簡單,卻是品牌頂層戰略的構建中極易被忽略的問題。
ADD在前期策略會議中,針對高擇的現狀,提出了自己的三大建議:
建議一:
中文名稱作為主打,英文作為輔助,以達到營銷與傳播的最佳效果。
在前期傳播中,通常只能選擇一個名稱作為主導。英文名與中文名,誰來主導?目前已有的英文名“Gozem”更具備國際感,似乎很適合作為品牌主打名稱,但它并不是一個常見的英文單詞,而且字母發音有多種念法,對于本土消費者并不是一個友好、易讀的單詞。
它跟已有的同類品牌名稱“Zoff”、“Jins”不可同日而語——那幾個名稱,只要參加過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基本都能輕易地念出來,所以認知成本也就比較低,適合傳播。
建議二:
強化產品聯想,借助專業的文字或視覺手段。
作為主打中文名,“高擇”兩個字拆解成“高”和“擇”,詮釋為“高明的選擇”。名稱自身的寓意聯想不錯,品質感也夠,但是,在氣質上偏成熟,時尚度略遜一籌。而且,從已有的中英文名字組合上看,都缺乏眼鏡的產品聯想。
一個新品牌的產品聯想非常重要,如果講了半天,別人連你賣什么產品都搞不清楚,那后續認知營銷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ADD的做法,通常會采用兩種方案:一種是在名稱后綴加上品類詞,讓它的價值屬性與指代性更為完整。如“滴滴+出行”,變成“滴滴出行”,如“錘子+手機”,變成“錘子手機”。另一種,就是在名稱之外,再加一個便于識別的圖形符號,讓產品屬性或者品類特征得以加強。
建議三:
高擇,需要找到一個屬于自己的品類詞,與當下市場人群建立聯系。
品牌原先定位為“眼鏡鐘表”品類。但是,在今天的消費者生活中,“鐘表”的需求其實已經淡化,大家很少特地要去買一個“時鐘”,而“手表”也逐漸轉為身份裝飾的作用,很多人干脆不帶手表,直接用手機來替代計時功能。
“鐘表”這個詞,就像“電話座機”一樣,顯得有點“OUT”了,取而代之的是像“智能穿戴”之類的詞。
ADD的三大建議,獲得高擇所屬單位上海三聯集團領導的高度認同,
也成為后續高擇品牌規劃工作的指導基礎。
2、多樣化市場及競品調研
前期調研階段,ADD采取“數據報告分析+線下探店”的方式,進行從宏觀到微觀的市場分析。過程中發現,整體眼鏡市場呈上升趨勢,國外品牌與國內新品牌,正在源源不斷地豐富國內市場格局。
據中商情報網報告,Euromonitor、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的數據顯示:我國眼鏡產品市場規模,近幾年一直保持穩步快速增長狀態。從2016年735.95億元增至2020年914.56億元。預計2021年,我國眼鏡產品市場規模可達944.80億元。
眼鏡市場規模在不斷擴大,看似利好,但是,在實際的消費者認知中,比起木九十、LOHO之類的市場新秀,以吳良材為代表的老字號品牌,市場關注度卻在大幅度降低。
新需求的涌現,是一把雙刃劍,眼鏡零售市場競爭雖激烈,卻并無寡頭及頭部品牌出現,各家紛爭的局面對高擇而言,是危機更是轉機。
ADD決定,除了考察各類眼鏡同類競爭品牌,更需要破圈、跨界,去研究一批更為創新的零售業態,例如:買手店、快閃店。
在尋找全面的、詳細的垂直競品作對比的同時,更需要從相近、相似的其他行業中取長補短。
從以下三個維度的市場研究中,
ADD找到了各種優秀品牌的獨到經驗:
垂直競品(寶島眼鏡、LOHO、木九十、Zoff、JINS、AOJO、Gentle Monster等)GentleMonster,通過風格大膽的設計、前衛的元素、時尚的運作手法,以凸顯佩戴者鮮明個性的方式,將產品提升至輕奢級別。
新型零售品牌(潮流買手店-element、美妝集合店-話梅、獨立設計師飾品買手店-OOAK等)element,通過小眾化路線,品牌聯動活動、限定商品等,以拉動潮流青年“入圈”。“話梅”等美妝小樣店,是視覺與社交媒體營銷的佼佼者。
風靡歐美的新概念品牌(意大利買手店鼻祖-LuisaViaRoma、概念小店- Colette、多元文化平臺- Dover Street Market等)老牌買手店LuisaViaRoma,通過每年的全球博主盛會,設計相應主題,推陳出新、鞏固自己的行業地位。來自川久保玲旗下的DoverStreetMarket,將自主品牌與其他品牌進行融合,實現共贏局面。
熱門案例,讓我們看到了新消費大潮的來勢洶涌,也看到了傳統眼鏡零售的式微。
傳統的眼睛零售模式,一來已無法滿足當代消費者的需求,體驗式消費、打卡式消費等。二來,眼鏡產品大量同質化、SKU數量過多,也讓消費者不得不放棄選擇,而轉投選項更加小眾,更加定制化的平臺。
當消費者接觸到的、市場上的可選項越來越多,如果有一種新的營銷模式,既能解決個性化購物的感性需求,又能在貨品豐富度、購買效率方面滿足理性需求,便能成為消費者重新關注的理由。
國內外這批當紅的時尚買手店,就是個明證。
它們在優質的選品、差異化定位以及良好的門店體驗等方面,都給高擇帶來了值得參考的啟示,包括:
1. 獨樹一幟的市場定位(GentleMonster、element、話梅、OOAK)
2. 強品牌視覺+話題內容輸出(ZOFF、LuisaViaRoma、DoverStreetMarket、GentleMonster)
3. 線上線下整合營銷(element、話梅、LN-CC)
在對眾多熱銷品牌的深入比較之后,ADD得出結論:要實現高擇的營銷目標,不應只聚焦在眼鏡品類,更應該放眼消費者的整個生活型態。以眼鏡、腕表為起點,進入到服飾、周邊、個人形象塑造等更廣泛的消費領域中。
3、目標人群鎖定 —— 次世代消費者
隨著網絡與社交媒體普及,消費者更容易獲得關于各種產品的知識,為他們的購物作決策。
于是,消費者群體中,KOC(Key Opinion Consumer,消費者意見領袖)出現了。他們包括越來越注重原材料、環保的“成分黨”,以及注重工藝、設計、品牌歷史的“技術黨”。他們將親身購買與使用經驗分享出來,影響著多數人的購買行為。
這是一群熱衷于探索未來生活方式的當代消費者,年齡集中在85-95后。
— 85后消費者:更注重品質,愿意承擔溢價以購買優質產品,也愿意在服務上進行支出。
— 90后消費者:更注重體驗,喜歡打卡、體驗新型活動。對于輕奢品牌情有獨鐘,愿意為嘗鮮買單。
— 95后消費者:更注重精神消費,注重產品背后的文化認同,選擇與自己價值觀相符的商品。
個性化消費、注重品牌內涵、喜歡新奇刺激 ……在未來,隨著網絡科技、社會文化的發展,消費方式會變得更加小眾化、圈層化。
ADD建議:抓住具有引領意識的核心消費者,借助他們的探索精神與獨特品味,來影響更大一批人。
這批核心消費者,就是高擇的目標消費人群。我們將其統稱為——“次世代”人群,包括:新晉白領、時尚達人、社會精英及專業人士。
三、發掘品牌原力,找到快速發展的根本
“品牌共通論”認為,品牌的生命力,來自于品牌的原力。要想讓高擇獲得長遠發展,就要為其找到源源不斷的品牌原力。
在高擇的前期規劃中,基于市場調研、競品研究,消費者洞察以及對自身優劣勢的分析,ADD決定將新品牌的營銷方向與老品牌的歷史文化積淀做一個整合。我們要從“吳良材“的品牌基因中挖掘品牌原力,賦能于“高擇”,為品牌贏得新市場尋求扎實的根基。
ADD對吳良材企業資源進行了全盤的重新梳理,提煉出新的機會點:
1、擁有悠久歷史與優秀基因,產品品質與悠久的歷史積淀(創始人基因、品牌文化力)。
2、有著國內外品牌產品采購供應鏈與自主產品研發能力(品牌勢能力)。
3、以“選品模式”找到眼鏡零售行業缺口(品牌定位力)。
結論:面對“大而全”的市場,高擇的品牌策略,需從 “小”而“獨特”的定位角度切入,找到市場稀缺點并進一步攻克。
吳良材企業的背景技術及服務的加持,讓“高擇”一出生就具備了:“高專業度”、“精尖產品線”、“優質選品、簡化選擇”三大核心亮點。這里有著,專業的設備、驗光師、專業的服務和商品。
樂劍峰提出,這些亮點最終可以歸納成三個字:“高”、“精”、“簡”。這三個字,正是高擇的品牌DNA、也是其他新潮、網紅眼鏡品牌所不具備的、唯高擇獨有的品牌原力。
高擇,不只是一家眼鏡店,更是“個人形象打造中心”。
高擇的店員,也不叫“Sales”,而是消費者的“私人形象顧問”。
高擇提供的是,更高明的選擇,更簡單的購買。
高擇相信,人與人的見面交流,才能產生真正的信任與互動。
從眼鏡、腕表、飾品的選擇搭配,以及不同場合的著裝與職場禮儀,
高擇形象顧問,始終給你專業而周到的建議。
至此,ADD為高擇Gozem梳理出完整的品牌價值金字塔。
品牌價值金字塔的結構,從上到下,層層遞進。頂層的品牌原力,是隱性的,但是它決定了品牌的終端表現,以及消費者的觸點及體驗,而底部的產品服務價值,反過來,對品牌頂層戰略相互呼應。
對比其他眼鏡品牌,高擇產品線極富特殊性,除了具備老字號的傳統文化基因,又擁有國內外大牌眼鏡的豐富選品資源。同時,還有與多名獨立設計師的實驗孵化品牌。在產品品類上,除了框架眼鏡,更包含了美瞳、飾品、手表、以及眼鏡主題的周邊衍生品等。
傳統眼鏡市場已經非常飽和,而“潮流眼鏡+買手店”的潮流方興未艾,而且,現在年輕人的荷包普遍熱衷于向這種風格的門店敞開。
ADD建議高擇:不把傳統眼鏡門店作為競爭對手,而是將 “買手店“作為切入新市場的差異化定位與核心亮點。
恰好,高擇名稱的“擇”字,也代表著“選擇”,意味著“專業買手”,在整個名稱邏輯上也順理成章。
最終,ADD將高擇的品牌定位語總結成一句話:
「眼鏡表飾·設計潮選店」
眼鏡:作為主打品類,是品牌的首要聯想。
表飾:用一個詞語定義“手表+配飾”,涵蓋手表、飾品、衍生品的內容,避免“鐘表”聯想。
設計:凸顯品牌的設計感,選品的質感,也體現產品設計師的專業。
潮選店:突出集合店屬性,強化“潮流眼光、精挑細選”的特質。
四、創新符號設計,高顏值引爆高銷量
完成了品牌原力的發掘以及品牌頂層架構建設,我們開始進入品牌視覺系統的打造。
ADD致力共通,除了精通于戰略企劃,更擁有行業頂尖的設計水準,曾主導:CCTV國家品牌計劃、愛奇藝、金一珠寶等多個大型項目。
ADD高擇項目的設計團隊,由超過二十年經驗的資深視覺總監領銜。王華,國內知名平面設計專家,在德國深造品牌與視覺藝術,曾負責大眾汽車在中國市場推廣。姜華,前國際4A廣告設計主管,擅長品牌符號提煉與打造,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亦多有建樹。兩位設計總監成功聯手操刀多個項目,有滬上設計界“華與華”之美譽。
在設計總監的帶領下,ADD團隊進行了大量的線下調研工作,相繼走訪了知名的商業中心,如上海大悅城、徐家匯美羅城、淮海中路、新天地、南京西路商圈等。從上百家門店的形象與符號系統中,團隊捕捉時下流行的設計趨勢。拍攝、收集了備受年輕人喜歡的商場門頭信息。在方案中,將它們分為四大象限,進行細致解讀與比較。
ADD策劃團隊,聯合雅思空間設計與零售陳列團隊,經過多輪頭腦風暴與打磨,篩選出一批杰出的標志視覺方案。
經過與三聯集團、高擇品牌團隊的多輪溝通,一套簡明、時尚、更具包容性的核心視覺方案,終于誕生!并進一步由ADD設計團隊延展成完整的“高擇“符號體系。
品牌核心圖形:
圖形中央的字母“g”,代表了高擇英文Gozem的縮寫。設計師特別采用小寫的“g”,將其設計成“眼鏡”造型,強化了產品第一聯想。字母左上角加以“星光”作點綴,意在展現“靈光一現”的魅力及鏡片閃耀的質感。兩旁的括號,聚焦并穩定了視覺重心。
品牌專屬色系:
高擇,以紅色系作為主色。一、沿襲吳良材原有品牌主色調;二、就色彩性格而言,紅色,一向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表達力,對視覺的沖擊感較強。而且,“紅”作為形容詞,也意味著受人歡迎與重視,如走紅、爆紅、網紅等,直接傳遞出高擇“當紅不讓”的氣勢。
品牌核心符號:
字母兩邊的括號線框,目的是加強符號識別的整體感,讓LOGO顯得規整而有序。同時,在廣告內容的設計應用中,“括號” 中間留白,可容納各種產品元素,也傳遞出“買手店”的特質,更展現了品牌的藝術感、延展的可能性。
品牌專屬花紋:
由重復排列的“括號”組成品牌專屬花紋,構成獨有的秩序感,也放大了品牌在各種場景下的識別度。特殊的紋樣設計,可應用于背景板、購物袋、眼鏡盒等多種場景物料。
在「眼鏡表飾 · 設計潮選店」品牌定位的基礎上,ADD同步協助高擇,進行了線上線下全渠道聯動的策劃。
從靜安大悅城商場開店引流,促銷活動,口碑打造,到傳播渠道篩選及內容策劃,分階段運營建議,不放過一個與顧客溝通的機會。就算是一個裝修期間的臨時圍擋廣告,都進行精心創意,特別設計懸念式的預告——“你的眼光有多高?”。
結合產品與用戶畫像,策劃團隊篩選出合適的KOL(關鍵意見領袖)渠道。同時,通過同城自媒體種草,微信、小紅書等,將粉絲引流到高擇的私域流量中。針對官方抖音號、大眾點評等聯動線下的O2O平臺,以及匯集潮流人士的APP、本地生活公眾號等,著力打造屬于高擇的自媒體矩陣。
五、制造潮酷體驗,“雙城”大賣有門道
2021年4月28日,位于上海靜安的高擇·大悅城店,
與上海徐匯的高擇·美羅城店,“雙城”開業。
基于 “高、精、簡”的品牌戰略及視覺系統的指導,高擇門店所推出的空間設計與商品陳列,十分搶眼。
從商場門頭、氛圍色調、功能區域、陳列創意,每一個環節,都體現出設計的匠心,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品牌體驗。
靜安大悅城的高擇集合店,整體呈現出一種銀色太空艙的未來感。
店面設計風格,將棱角與圓弧完美平衡,帶來舒適感受。
店鋪色彩風格,選擇最時髦的“Ins風”。
Ins風,指的是移動社交軟件Instagram上的圖片風格,也常用于家居、空間的設計。這類設計往往色調飽和度較低,整體偏向復古冷調或者清新干凈、輔以一定的配飾物件,形成獨特的風格。
綠植、火烈鳥、圓形鏡面,這些符合街拍美學的時尚裝飾元素,與簡潔、酷炫的“光白風”設計一起融入店面空間,讓美學、光學與科技感完美融合。
店鋪視覺中心,放上最吸睛的“百變Logo墻”。
藍紫漸變燈光,不斷閃現ADD為高擇度身定制的品牌Logo。
說到這面Logo墻的來歷,還有一個小插曲。墻面其實是塊發光電子屏,可同步呈現多幅疊畫,視效炫彩耀眼。但是,由于屏幕材質的關系,對于Logo本身的顯示,卻不是特別清晰,對盯久了的顧客而言,還會有點暈眩感。
當時,在高擇品牌方內部,其實也產生過一定猶豫。后來,團隊特別找了一批90、95后年輕人做測試,沒想到大家反應出奇地好。于是,高擇果斷選擇了這款酷炫的發光屏,表達出品牌與年輕人站在同一陣營的決心。
分區清晰的功能空間,帶來最便捷的眼鏡消費體驗。
高效的店內動線設計,給顧客呈現出多元又統一的試品及購物感受。
限時快閃區,近距離打卡iG大牌隊員助陣。
光學眼鏡區,明星同款潮品,隨時擁有。
潮流表飾區:完美上演“腕間”時尚。
疊加配搭區:戒指、手鐲,胸針,秒變潮流玩家。
匠心巧妙的陳列創意,創造商品與顧客的動態連接。
多處符合人體工程學的鏡面,讓用戶在試用商品過程中,
更好展示鏡中的自己,巧妙地提升使用效果與體驗。
產品線的規劃,體現出買手店的豐富與多元。
除了主打優選設計師眼鏡之外,還有風格百變的美瞳、出街必搭的墨鏡、酷感十足的手表等,
更包括了來自日本的“眼鏡”主題周邊產品。
ADD提出“次世代“圈層戰略,也成為擊中年輕消費族群的要素。
高擇特別針對“次世代”人群,開發細分產品線,與“Zeiss”蔡司眼鏡合作的電競專用鏡片,在大悅城成功首發。
這款令人耳目一新的產品,針對電競玩家使用數碼設備的視覺需求,顛覆傳統,提出全新視覺解決方案。
造型上,它融合電競時尚元素。功能上,它幫助佩戴者在屏幕多點頻繁來回切換時,雙眼能快速聚焦目標,準確獲取動態視覺信息。同時,具有藍光防護功能,阻隔輻射傷害,為玩家眼睛提供更多保護。電競大神十一和小紅書博主軟小璽,帶用戶一起解鎖Gozem視界的新玩法,贏得現場熱烈反饋。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