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街口將打造南京老城最大地下城 對德基、金鷹們有何影響?
聯商快訊:近日,《南京新街口地區地下空間詳細規劃》獲評“2021年度南京市優秀城鄉規劃設計評選”一等獎作品,這意味著,百年新街口老城中心以“挖潛提升”為主要思路,擬建設成國內地下空間迭代更新示范區、南京老城最大地下城,新建29個出入口的重大規劃將付諸于行動。
圖片來源: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根據規劃,新街口地區的地下空間將形成“小四環”公共環道:
西北象限將新增延安路地下通道,串聯西側金陵飯店與東側德基廣場地下空間;
東北象限將利用2號線站廳,串聯北側德基三期與南側蘇寧新華社地塊地下空間,遠期還將東延至洪武路過街通道,并與18號快線站相接;
東南象限將打通萊迪廣場與蘇寧新華社地塊地下通道,與18號快線站聯通,實現2號線與18號快線的換乘;
西南象限將依托東鐵管巷項目地下空間,串聯金鷹商場,并與1號線1號口相連。
規劃提出,清理目前地鐵站T型區的商業功能,四個象限采用差異化的發展策略:東北象限保持品牌主題店特色;東南象限引導形成大眾活力、綜合商業業態;西南象限引導形成親子文化體驗特色;西北象限引導形成美食餐飲和休閑主題業態。
圖片來源: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依據人流活動熱力圖分析,大行宮文化中心與新街口商業商務中心人流密集、功能互補,規劃提出要抓住軌道交通18號快線規劃機遇,未來新街口應重點向東發展,促進新街口與大行宮聯動一體,以四環路地下空間為核,依托地鐵1號線、2號線兩條主軸線和大行宮、珠江路、上海路3個軌道交通換乘站點,形成“一核,兩軸,三節點”的應連盡連的地下空間結構。
為挖潛用地、高效復合利用地下空間,規劃提出加強德基三期、蘇寧新華社地塊、東鐵管巷等近期更新改造地塊的地下空間建設,并對遠期管家橋、游府西街、石鼓路周邊老舊住區等可更新地塊進行預控。推進金鷹、艾尚天地等關鍵地塊首層使用功能的公共化,鼓勵利用城市道路和綠地廣場等地下空間。
據悉,在此次規劃指導下,新街口地區地下空間精細化整治工作已全面開展,包括新街口地鐵站中心圓盤商業設施已撤除、標識系統已經更換;德基通道增加了無障礙通道;完成了金鷹、萊迪等地下空間環境品質改善工作。其中金鷹中心一期地下停車功能已置換為商業服務和活動展示功能,實現了金鷹中心A、B座地下部分與管家橋地下過街通道的互聯,并實現了與地鐵2號線連通。艾尚天地地下停車功能的置換也在推進之中。
經過十余年的運營、使用,新街口地下空間部分環境和設施已顯陳舊,地下連通空間與局部人流快速增長矛盾顯現,公共休閑空間和服務設施缺乏,空間品質與服務水平都需要再提升。
同時,新街口地下空間開發潛力極大,核心區地下與地上建筑面積達到1:6,遠低于同類中心區地下空間開發比例。現狀地下功能以停車為主,首層公共服務功能僅占32%,且以餐飲和小商品銷售為主,與中心城市一級商業中心的定位不符。
隨著新街口地下空間的“更新”,新街口地區將優化串聯交通流線,構建層次分明、高度網絡化的步行系統,這對于新街口商圈的未來發展也將產生重要意義。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