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原材料成本影響,“油鹽醬醋”已全部漲價
11月4日,肉類食品專營企業得利斯稱,一個月前已對預制菜相關牛肉類產品價格已進行了調整,近期也對部分牛肉類產品進行了再次提價。在必選消費品提價這件事上,得利斯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在更早前的10月13日,海天味業發公告稱,將對醬油、蠔油、醬料等部分產品的出廠價格進行調整,調整幅度為3%-7%不等。
10月22日,洽洽食品也稱,將對葵花子系列產品以及南瓜子、小而香西瓜子產品的出廠價格調整,提價幅度為8%-18%不等。
隨即,被稱為“中國最大制醋企業”的恒順醋業也宣布將于自11月20日起對部分產品進行價格調整,調整幅度5%-15%不等。主營調味品的加加食品也在16日起對多種產品調價,上調幅度3%-7%不等。
近日,金龍魚放出信號稱,關于調價,公司要平衡消費者的接受度與公司的成本、利潤及長遠發展之間的關系,較為穩健的處理調價問題。
此外,鹽業上市公司也于進入宣布集體漲價,繼雪天鹽業稱小包食鹽出廠價近期陸續提價后,云南能投也透露,對部分食鹽產品及工業鹽產品價格進行上調。
至此,國內市場“油鹽醬醋”到食品肉類已全部漲價。對于本就單價不高的食品以及日化品來說,原材料成本的上漲的壓力傳導到了消費者身上。
平安證券在研報中提及,“受行業競爭及傳導周期影響,產品提價較原材料成本上升存在一定的滯后期,產品提價較原材料成本上漲一般有1-2個季度的滯后。”
除去原材料上漲的因素,漲價或許也成為企業的另一競爭策略。比如,涪陵榨菜公開表示,在行業整體價格水平穩定的情況下,公司具備率先提價的能力,當行業出現提價趨勢時,公司可暫緩提價以此擠壓競品。
“漲價潮”來襲,部分消費者已經開始了“囤貨”,不過,在最為關鍵的糧食價格問題上,消費者可暫時放下心來。
農業農村部在11月4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國糧食產量豐庫存足,保供穩價基礎牢固。據農業農村部介紹,今年全國秋糧增產已成定局,今年糧食產量將創歷史新高,連續7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糧食產量豐、庫存足,即使去年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時候,超市里的糧食品種也供應豐富。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