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程的增量戰爭
過去兩個月,梁建章在歐洲、美國接連跑了幾十個城市。他發現,身邊的英國人在戶外都不戴口罩,只有在進入室內時才戴。
目前英國已經基本上取消了所有的防疫限制,出入境完全放開,口罩也沒有什么要求,都是采取自愿的防疫方式。
歐洲其他國家也在逐步放松防疫限制。截至今年9月,歐洲航空市場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的70%;10月,美國國內市場平均每周客座率已經達到80%以上。
這讓梁建章看到了全球旅游業復蘇的希望。
作為國內頭部旅游平臺攜程的創始人,他親身感受到國際旅游市場在疫情下的動蕩與復蘇。“除了亞洲以外,歐美國際市場已恢復得相當不錯。雖然亞洲市場還沒有起色,相信很快會跟上。”梁建章說。
漫長的疫情周期里,攜程打響一場長達兩年的旅游業“增量戰爭”。2021年二季度,攜程酒店營收增長96%,國內酒店交易額同比增長150%,大交通營收21億,國內機票GMV同比增長了150%。近期國際旅游市場先于亞洲回暖的趨勢,讓梁建章欣喜地看到了戰爭勝利的曙光。
但疫情尚未結束,戰爭仍將持續。
11月3日,文化和旅游部財務司公布的《2021年前三季度國內旅游數據情況》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國內旅游總人次26.89億,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58.5%。但受疫情影響,今年第三季度,國內旅游總人次為8.47億人次,同比下降18.3%。41家A股旅游概念股中,三季度共有22家虧損。
昨天,攜程集團(納斯達克:TCOM及香港聯交所:9961)發布截至2021年9月30日第三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第三季度實現營收53億元。在出境游業務尚未恢復的情況下,今年前三季度,攜程總營收仍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56%,高于行業水平。此前文旅部披露的前三季度國內旅游收入為2.37萬億元,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54.4%。
2021年三季度,國內外旅行市場開始走向不同的方向:國際市場因為多國放開旅行限制而復蘇明顯;國內則因為疫情反復,全行業在沖擊中繼續承壓。攜程作為在國內國際都有深度布局的中國旅行公司,也呈現出雙重結構的業績:三季度,攜程旗下Trip.com、Skyscanner等品牌的競爭力和市場份額大幅提升,已經在國際市場重新進入開疆拓土階段;而在國內市場,攜程機票和酒店業務恢復程度跑贏行業大盤,基本面保持穩固。
攜程在基本盤外的另一大亮點,是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并與之結合創新旅游復蘇機會。鄉村振興和紅色旅游是國家的重點布局,也是攜程積極跟進的重點項目。攜程今年3月份啟動鄉村振興戰略,旨在以農莊為核心,帶動當地文旅產業升級,形成鄉村旅游產業生態,通過目的地旅游提升以帶動當地經濟及就業。
從說到做,攜程進展迅速。截止本月,農莊已經落成、在建設中的,已覆蓋18個省份近32個項目。未來5年,攜程將依托“自營、聯營、鄉宿集群”三種模式打造度假農莊,以農莊為核心帶動目的地周邊產業鏈,以鄉村旅游帶動鄉村振興。
在自身業務恢復的同時,攜程也不斷加大對平臺商家的支持力度。在住宿業方面,攜程通過聯合會員體系建設,累計為會籍互相匹配的酒店輸送店內服務用戶數超3000萬人次,并為酒店節約營銷成本逾6550萬元;在民航業方面,今年以來攜程聯合航司伙伴與中小企業簽署的專屬協議數同比增加32%,航段數增長75%。
攜程并不孤單。全球有大量的大中小企業和攜程一樣,正在用堅守與創新對抗疫情周期。這場逆風而上的戰爭中,攜程發展創新而成三大武器,重構旅游交易的“人、貨、場”。本文將詳細解析攜程的三大重構,為疫情周期中積極堅持的企業們帶來啟發。
1 重構“人”:下沉化、年輕化、全球化
攜程是一家全球領先的旅游平臺企業,在其誕生和發展過程中,伴隨著中國人均GDP的增長和旅游業的興盛,經歷了“中國到中國”、“中國到國際”、“國際到國際”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攜程最開始起家的時候,是做中國人在中國游。第二階段,慢慢隨著中國GDP增長以后,中國人要到海外游,攜程就要打通中國和各國政府的簽證、機票、酒店、租車、門票等等一系列跟生態鏈相關的內容,做好出境游服務。第三階段,未來攜程要進一步把外國的客人帶到中國以及全球各地,還要做好外國人到外國游。
受疫情影響,國際旅游仍在遭受巨大沖擊。聯合國旅游機構世界旅游組織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1月至9月,與2020年同期相比,全球國際游客人數下降了20%。在此情況下,國內旅游業務就作為攜程的業務基本盤,成為核心支撐。
重構“人”,要回答兩個關鍵問題:疫情影響下,有多少人是旅游用戶?疫情恢復后,有多少人是旅游用戶?
北京師范大學收入分配研究院2020年發布的收入差距研究報告顯示,我國高等收入群體(月收入超過5000元)有7182萬人,中等收入群體(月收入2000-5000元之間)超過3.64億人。
在疫情下,旅游做的是高等收入7000萬人的生意。但如果把眼光放長一點,再過十年左右,中等收入的這3億用戶,會形成旅游的主力消費力量。
從7000萬增長到3億,新的增長空間在哪?攜程敏銳地發現了兩片藍海:年輕用戶與下沉市場。
后浪已經開始站上舞臺中央,90后、00后的消費能力顯著提升。攜程集團大住宿事業群CEO陳瑞亮透露,從酒店消費的ADR(已售客房平均房價 )來看,80后前的用戶消費相對穩定,90后持續增加,00后則是消費增加最多的人群。
年輕,意味著發展空間,意味著增長的可能,也意味著未來大有可為。過去數年,攜程力推年輕化策略,吸引年輕用戶紛紛加入。“我們要把旅游做得更有交互性,更有沉浸感,更有趣,遠遠拋開元宇宙。”梁建章說。
2021年,攜程30歲以下的年輕用戶已經占到50%,而40歲以下的用戶訂單量達到了80%。年輕的用戶正在成為攜程消費的主力軍。
攜程在下沉市場上取得的進展也非常顯著。跟2019年相比,今年二季度,攜程平臺上三線及以下酒店預訂量增加超過50%。
這個趨勢不光是在攜程平臺上,在所有分銷平臺上,包括去哪兒、微信、智行火車票,下沉市場受疫情影響都是比較小的。
去哪兒CEO陳剛在2020年被一個數據嚇到了。疫情第一年,在去哪兒上購買第一張機票的新客戶竟然達到了900萬。從2020到2021年的短短兩年,去哪兒在三到五線城市的獲客占比,從以前的20%-30%上升到現在的45%左右。
觀察了這一趨勢兩年,現在陳剛認為,下沉市場的井噴不是已經結束的偶然,而是剛剛開始的必然。“這不是去哪兒的獨自特征,應該是整個行業的。所有平臺的用戶都是越來越年輕,越來越龐大。”陳剛說,“我們經常講一個數據,中國還有10億人沒有坐過飛機。”
攜程一方面立足國內市場年輕化、下沉化的基本盤,另一方面同樣重視全球布局,開拓第二增長曲線。其中一塊重要布局是將全球用戶帶來中國的入境游。
發達國家一般有1%-3%的GDP來自于入境游。全球范圍內,泰國這一占比最高,達到了12%,新加坡、日本也有5%-10%,但是中國只有0.5%左右。
梁建章過去幾年在反復呼吁,中國要加強入境游。終于中央“十四五”計劃把入境游作為一個戰略重點,提出要提升旅游國際競爭力,實施促進入境旅游行動。
攜程在歐美等等國家和地區都有布局。入境游開放后,攜程可利用平臺的基礎設施優勢,提供盡可能多的便利,比如網上簽證,使用移動支付,打破語言隔閡等等。入境游一旦基礎建設完善起來,潛在市場非常龐大,對國家、行業和平臺自身都將產生巨大價值。
2 重構“貨”:內容戰略與營銷樞紐
梁建章在直播間里更換著各種各樣的頭套。
有時候他是長發飄飄的古人;有時候他是臉蒙面紗、手捧雞尾酒的外賓;有時候他還會頭頂毛巾、身穿睡衣,兩手握拳放在臉旁學貓咪賣萌。
2020年第一、第二季度是攜程最困難的時刻。為了應對疫情壓力,攜程啟動內容戰略,提出“深耕內容,以內容激發出行增量”。
梁建章率先垂范。五個多月里,他以每周一次的頻率,連續做了20余場直播,cos成各種角色為攜程賣貨。“去年上半年很辛苦。James(梁建章)不顧一切帶領我們團隊做直播、拜訪各省市。往往James到的地方,酒店就開出來了,他到的景點,景點就開出來了。”攜程CEO孫潔說。
2021年春節因為提倡就地過年,攜程再迎來一輪艱難的時刻。所幸到了3月份到7月份,旅游市場表現一片向好,很多業務都恢復到了2019年的水平。這說明攜程的增長力、產品力都依然強勁,只待市場時機。
面對復蘇趨勢,攜程化被動為主動,將內容戰略升級為“攜程營銷樞紐戰略”:以星球號、旗艦店作為陣地,串聯起商家的內容,商家的私域,商家的成交,連成完整的鏈路,實現從內容到交易的完整閉環。
直播是攜程摸索出來的,在疫情期間很有價值的一種營銷方式。不像電商產品,旅游產品往往需要更加長的決策流程。因此攜程在直播過程中,不光提供好的價格、豐富的產品,也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去詳細介紹當地旅游產品,包括各種扮相,以及在當地精心制作的直播的內容。
今年3月,攜程開啟了平臺化直播。三季度相對于二季度,直播間產生的訂單數提高了近15倍。這是一個筆直上升的增速,用戶越來越喜歡邊看邊買的方式。對攜程而言,直播產生的銷量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大多數人看了直播之后,未來可能會通過攜程或其他方式尋找酒店,預定旅游產品。
攜程今年還創新推出了旅游業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電商節——“919旅行囤貨劃算節”。這場持續一個月、集結超過50+旅業頭部品牌的大促營銷活動,累計囤貨GMV達到4億、預售核銷率3倍于行業平均水平,商家收入總GMV 10億+。其中,攜程官方直播間觀看熱度超過6000萬,成交額超過1億。在疫情沖擊的情況下,攜程給旅行業的伙伴們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攜程的整個內容生態,從內容到消費均效果喜人。今年二季度,攜程新增長的內容相對一季度實現了翻倍。用戶滲透率非常高,每三個用戶到攜程以后,就有一個是到社區看內容。同時,星球號也實現了“四個50%”的成績:過去7個月,商家發布的內容量、曝光量月均增速達到50%,內容吸引來的粉絲量、粉絲在星球號旗艦店成交量的GMV也同樣保持月均50%的增長。
攜程做內容,其核心優勢在于轉化率非常高。和小紅書、大眾點評等分享平臺不同,攜程離交易更近。到攜程來的用戶一般既有消費能力,又有消費動力。今年7月份數據顯示,有30%訪問過攜程平臺內容的用戶會在一個月內下單。一些頭部的星球號品牌,內容轉換率一直維持在10%到20%。相比其它帶貨的平臺,這是幾個數量級的提升。
3 重構“場”:三大賦能,共建命運共同體
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最新數據顯示,受疫情持續影響,國際旅行人數大幅下降導致出口收入減少約1.3萬億美元,超過2009年經濟危機期間11倍。1億-1.2億的旅游就業崗位面臨風險,其中很大一部分在中小企業。
作為匯聚百萬合作伙伴的一站式旅行平臺,攜程與合作伙伴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關系。過去一年,攜程采取了三大賦能措施服務合作伙伴,共同對抗疫情周期,共謀旅游行業復蘇。
第一,會員賦能。攜程擁有龐大的會員體系,他們都是高活躍、高消費、高復購的用戶。如何把這些高凈值用戶和合作伙伴結成很好鏈接,是攜程賦能合作伙伴的一大關鍵。
攜程為此推出大住宿優享會,為酒店輸送優質客戶。時至今日已經有22萬酒店加入了優享會,酒店總交易額提升近20%,同時大住宿也推出了酒店套餐業務,客房之外把下午茶、SPA、正餐、溫泉等等一起打包銷售,讓客人獲得更加沉浸式的體驗,讓酒店的收益最大化。酒店套餐業務推出以后,覆蓋了六千余家酒店,交易成績水漲船高。
第二,技術賦能。旅游業數字化的改革才剛進入啟動期,機票、酒店、商旅、度假等大部分業務還在用非常傳統的合作方在做。這四大板塊正是攜程的主營業務。通過加強技術投入,攜程賦能合作伙伴,可挖掘市場潛力巨大。
疫情爆發以后,民航受到較大影響,業內急需了解行業動態。攜程機票團隊迅速反應,開發了FlightAI市場洞察平臺。這是一個基于攜程以及行業數據打造的可視化平臺,在這里航司企業快速了解到自己的經營、行業整體的趨勢、用戶的偏好。
FlightAI對數據看板和資源共享的平臺進行升級,幫助合作伙伴更加直觀地了解自身的精細化數據分析;同時也會篩選出風險低、空間大、熱度高的航線,給合作伙伴進行優化,幫助他們抓住行業的機遇,提高產量。目前已經有150多家航司正在使用。
第三,行動賦能。疫情防控常態化以后,內循環促進商旅出行需求,國內商旅業務回暖明顯。攜程和上下游的伙伴攜手并進,在實現行動協助合作伙伴上實現了大額增長。
攜程商旅今年5月發布的《2020-2021商旅管理市場白皮書》顯示,在各國商旅支出都存在不同程度下滑的情況下,中國仍是世界上和亞太地區最大的商旅市場。鑒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差旅需求轉向內循環,中國商旅市場的恢復態勢相對更為樂觀,預計2020年商旅支出下降38%,但也低于亞太地區其他國家的降幅。
受制于疫情導致的需求積壓,2021年開年許多企業便已經開啟項目的啟動,對于差旅市場恢復雙重利好。為此攜程建立了一支專業的運營團隊,通過一系列技術手段來賦能酒店供應鏈。今年新開發的企業協作酒店系統直連預訂,縮短了75%的預訂時間。
目前,攜程商旅累計為52萬家中小企業、1.2萬家大型企業提供數字化賦能,助力企業差旅管理費用最高減少30%,超過2500萬名員工無需墊資即可享受高質量差旅服務。商旅和航司、大客戶簽約的三方協議增長30%,航段數同比增長70%。攜程攜手航司伙伴和中小型企業簽署專屬協議,同比增長了32%,航段數增長75%。
2021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疫情還在反反復復地影響著旅游行業。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做了一場演講,透露如果我們疫苗接種率能夠超過85%或者90%,那么疫情傳播率就會下降,死亡率可控。全中國現在已經有超過11億人口接種了兩針,第三針已經開始了。
這是一個信號,也是黎明前的曙光。
全球旅游業復蘇的旅程才剛剛開始。這趟旅程要求旅游企業做最周全的準備,練最扎實的基本功,結成最緊密的共同體。這并非是攜程一家企業的獨角戲,而是千千萬萬旅游企業聯動,共同助力旅游市場破冰回暖的命運協奏曲。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