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就是60萬輛,哈啰憑什么
2021年年中,數百名哈啰出行員工一起到天山徒步。蜿蜒無盡的翠綠,明鏡一般的池水,天山靜靜地矗立在那里,圣潔卻充滿力量,這讓人心生敬畏�!懊赖綗o法拒絕,卻又不忍打擾”是對這種狀態最好的詮釋。
作為哈啰電動車首席設計師潘彥赫想到,哈啰能不能為這兩句話做點什么,或者說除了城市出行,還能完成什么樣的騎行體驗,甚至什么夢想,而不帶給環境任何負擔?
本著這樣的初衷,研發部希望打造一款不但能滿足都市騎行、也能一路無憂拜訪大自然的電動車。它需要動力十足,續航能力卓越、騎行舒適、外觀時尚等特點。
此時,哈啰剛剛進入兩輪電動車行業1年多的時間,已經推出了3款車,且有四款新車即將推出,他們給自己立下了嚴苛的標準,要打造“智能、時尚、有品質”的電動車。
在克服了諸多技術難題后,12月21日,哈啰電動車在上海舉辦了“新物種 再進化”科技戰略發布會上這款電動車成為了主角。這款名為ME70的兩輪電動車搭載VVSMART超連網車機系統2.0,配備行業首創的汽車級車載OBC快充,72V-44Ah大容量汽車級動力鋰電池+BMS,最遠續航200km。
同時,ME70是行業首款適配汽車充電樁的產品。
圖注:哈啰明年即將推出的新車ME70
這樣的配置堪稱驚艷,但這也只是開胃菜,哈啰放出了另外一個爆炸性消息,明年將推出近30款新車,他們將沖擊電摩、發力高端,且所有車型全部為自主研發和自主生產。他們的目標是三年之內,沖擊第一陣營。
一家入行剛剛1年的新兵蛋子喊出這樣的口號難免令人詫異?人們不禁發問哈啰這家公司究竟有什么本事?
一年賣了60萬輛
哈啰的決心幾何?從過去一年的銷量就可見一斑——從今年4月正式發售至2021年年底,哈啰電動車的銷量預計超過60萬輛。
一家剛剛涉獵電動車行業的“新手”在9個月賣出60萬輛車,這絕對是一個驚人的數字。要知道成立6年的小牛2020年全年銷量也不過如此。
哈啰的爆發是從今年下半年開始的。天貓數據顯示,11月1日至3日,哈啰電動車成為兩輪車品類“明星品牌”、“超高速增長品牌”,持續占領“成交TOP榜”前五。哈啰電動車此時段累計銷售件數行業第二,單店成交額居行業第三。11月10日起,哈啰電動車的銷量就一直霸榜電動車行業第一,大出行第二,大出行行業店鋪直播銷量僅次于特斯拉。
在9個月的時間里,哈啰在全國200多個城市中開出了3000多家門店。
渠道已經建立,最終達到60萬的銷量,還需要一些創新。
傳統電動車大部分采用銷售代理模式,結果是價格體系混亂,售后服務不健全。為了改變這種情況,哈啰采用“線上下單、線下提車”的方式,并且推出了全鏈路數字化門店管理系統。
依靠這套系統,在前期,哈啰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進行選址,接入支付寶和哈啰APP,以及哈啰電動車社區以及微信秒殺群等為門店接入流量。
在中期,通過數字化運營平臺,基于不同門店的畫像,為合伙人提供千店千面的經營策略指導,以提高門店的流量轉化效率。
在后期的交付和售后過程中,哈啰開發了專門針對電動車的智慧物流系統,實現了產品從備貨、發貨的全流程追蹤。同時,針對售后出現的問題,推出了一鍵報修平臺,通過建立三級倉儲分布,讓售后零配件更及時送到門店手中。
此外哈啰建立周邊和零配件的銷售平臺,進一步提升門店售后收益。
這樣一套完整的體系最終讓哈啰實現了突破,一些優秀門店一年就賣出了2000多臺,煙臺的芝罘屯路店,8月份一個月就賣了400多臺,超過很多電動車門店一年的銷量。
作為一個行業新兵,這樣的成績顯然代表了市場的認可。
用“智能汽車+互聯網”的標準造車
伴隨著《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強制性國家標準(GB 17761-2018)(以下簡稱為新國標)在各個城市陸續落地,兩輪電動車這個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迎來了一場變革。
過去一年,哈啰用自己的成績證明自己是這個行業里最有潛力的一批新手。但任何產品的成功都不僅僅是踩中了時代風口的脈搏這么簡單,要知道目前我國有超過73萬家電動兩輪車相關企業,要脫穎而出,背后是強大的產品能力。
兩輪電動車的智能化是一個必然趨勢。在哈啰電動車商品部負責人遲星德看來,它的內核應該是基于一個強大的軟件操作系統來連接用戶的出行生態,而不是硬件的簡單堆砌。
基于這一理念,哈啰推出了獨有的VVSMART超連網系統。這就像給一臺兩輪電動車裝上了智能大腦,讓整個騎行體驗都變得更為智能。比如,用戶把手機放在車前設計好的框架中,電動車自動解鎖,手機屏幕可以顯示整輛車的電量、時速等基本信息,開機便可迅速自檢,并對電池、電機、控制器等零部件實時監測,便于發現并解決問題。
同時,哈啰VVSMART超連網系統也是一個開放式的應用平臺,可以裝載更多應用軟件,地圖導航、娛樂聽歌、語音交互等,均可實現輕松操控。
兩輪電動車用戶的第一關注點,也是第一痛點便是續航和充電問題。哈啰過去提供了兩種解決方案:
首先,研發更高密度或者更大的電池。比如,無論是今年推出的A80還是明年推出的ME70都配備了能量密度高的鋰電池,ME70可以實現只要充電15分鐘就可以跑滿70公里。
其次,通過軟件、智能算法,提升能量的使用效率。哈啰依托領先的智能網聯和云端大數據技術,記錄用戶的日常行駛習慣與當地的交通路況,經由云端大數據分析,千人千面的優化動力輸出模式,保證電機時刻處于最高效率狀態,讓每一份能量都物盡其用,提高電能轉化效率,增加續航里程。通過BMS智能化電池管理系統,可實現對電池全生命周期實時主動監測,顯示電池溫度、電壓、電流等指標的狀況。一旦電池發生了異常,則主動發出預警信號并在手機APP或短信方式同步告知。
但在最新的發布會上,他們有了更新的解決方案——哈啰提供了行業第一個能覆蓋全系車型的快充解決方案,部分明年的車型,應該是行業第一個能兼容汽車充電接口的兩輪電動車。
明年即將推出的新品ME70搭載VVSMART超連網車機系統2.0,配備行業首創的汽車級車載OBC快充,72V-44Ah大容量汽車級動力鋰電池+BMS,最遠續航200km。
這些都算得上兩輪電動車行業內最先進的解決方案,但哈啰電動車的自進化不僅表現在續航和充電上。
哈啰對每臺車的品質都有著遠超行業標準的要求。一臺車正式售賣之前,會對其70多個零部件進行數百項的測試,光振動測試就要經過100萬次。在零部件選擇上,哈啰電動車的有些用料和和配件會直接選擇汽車級的供應商,例如寧德時代、通用、三菱、卡秀等。
在這樣的設計理念和嚴格要求下,哈啰生產出來的每一輛電動車自然是性能過硬的。但哈啰想要的是一款兼具時尚的智能電動車。
在產品設計上,哈啰所有的車采取的都是流線行風格,這讓整個車子顯得簡潔而大氣。即將推出的ME70在開機時還會出現聲光效果、彩色燈帶,自定義的模擬聲浪等等,這都讓電動車變得更具潮流設計感。
值得一提的是,ME70能夠實現全車無鑰匙操作,全車快捷無感解鎖。用手機智能操控便可以完成遠程開關鎖,監測電量,鞍座感應,藍牙智能遙控器等操作。如果說傳統的電動車只是出行工具,而ME70已進化為移動的服務平臺和終端。
毫不夸張的說,哈啰是在以”智能汽車+互聯網“的標準和思維在造車,基于這樣的設計才可以讓哈啰電動車走得更長久。
三年躋身第一陣營
“共享單車業務在哈啰業務里最好只占一成。”這是哈啰出行CEO楊磊曾立下的目標,目前的哈啰正努力向這個方向靠近,順應天時地利的電動車是其發力重點。
對于電動車業務未來的期許,哈啰的目標是三年內擠進行業第一梯隊,這聽上去有點兒不可思議。但哈啰正在一步步用努力和實力證明,這并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
今年哈啰分別在無錫和天津已經建立了智能電動車生產基地。天津工廠建成后,兩家工廠年產能達300萬臺,完全能滿足未來三年的銷售需求。哈啰深耕電動車的決心不容小覷。
其次,業內很多電動車品牌都在賣公模車,一家工廠開發出一套模型,效果不錯,就賣給了各大廠家,但是最終整個市場高度同質化。
哈啰認為行業在往個性化和特色化的方向發展,因此從一開始他們就拒絕賣公模車。哈啰出行執行總裁李開逐告訴Tech星球,哈啰所有的車型都是自主設計,公司配備了汽車級的油泥平臺,真正做到了涵蓋造型、模型、數據、色彩、視覺全流程的自主設計。
這意味著巨大的投入。為此,哈啰投入了2億模具開發費用和3000萬的設計費用,租了1200平的工業設計中心。但這是值得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做出符合新生代用戶習慣的好車,也讓哈啰的每一臺車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更像一個工藝品。
伴隨著設計體系的不斷成熟,最終可以實現像汽車工業一樣,不斷推出新品。
“從明年開始,哈啰將不會再賣公模車。明年哈啰將會推出近30款新車型都是自己的作品�!崩铋_逐補充道。
在發布會上,哈啰還釋放一個彩蛋——除去ME70外,哈啰還公布了三款面向大眾的車型。
其中包括一款中性偏男性的電動摩托車MD30,它配備了一個H型大燈,搭載7235石墨烯電池,實現150公里的續航里程;B50是一款面向女性用戶的新車,顏色活潑,整個車身呈U字型,車燈為橢圓形,就像一個智能機器人的表情;還有輕巧、迷你型的熊大,前置舒適液壓前叉+后置密簧減震,輔以230mm*180mm加大鞍座,380mm*260mm加寬踏板,190mm加寬大擱腳,將舒適性提至新段位。
圖注:明年即將推出的B50
在李開逐看來,2021年是哈啰表決心、表信心的一年,2022年將是他們秀實力、亮肌肉的時候。
哈啰希望借助豐富的產品體系覆蓋更多用戶,讓每個人的出行體驗都得到一個升級。
在渠道上,哈啰也在持續發力。目前,哈啰電動車的3000多家門店已經覆蓋到了200多個城市,但李開逐認為這個密度開始比較稀疏的,明年哈啰會繼續把密度做實。
同時,哈啰會聚焦30個重點城市,在這些重點城市里打造標桿活動,打樣市域運營,并向特定人群做精準投放,做到讓我們哈啰電動車的品牌隨處可見。
在李開逐看來,未來兩到三年內,整個兩輪電動車賽道將迎來爆炸性的機會�!�2007年,新能源車開始可以拿到補貼,但是新國標的出現讓行業真正出現了拐點”。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我國兩輪電動車保有量為3億輛以上,約70%不符合新國標規定。這就意味著,約有兩億輛兩輪電動車需要更新換代,而全國電動自行車產量不足3000萬,形成了巨大的供需不平衡,銷售空間或達4000億元。
這是巨大的機會,而擁有5億用戶的哈啰出行正蓄勢待發。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