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發布上市后首份財報,Q3收入環比下降11.48%
雖然國際業務和其他業務收入略有增長,但作為大頭的中國出行業務,環比出現明顯下滑,最終也導致滴滴總收入環比下降。
12月30日,滴滴公布截至2021年6月30日未經審計的第二季度業績和截至2021年9月30日未經審計的第三季度業績。
這份財報顯示,2021年Q2,滴滴總收入482億元(貨幣單位為人民幣元,下同),2021年Q3,滴滴總收入427億元,環比下降11.48%。
通過這份財報,外界可以一睹滴滴的近況,及其接下來的規劃。
01
收入下滑
根據財報,滴滴的業務主要分為三塊:
1、中國出行業務:中國網約車、出租車、代駕和順風車等業務;
2、國際業務:國際出行和外賣等業務;
3、其他業務:共享單車和電單車、車服、貨運、自動駕駛和金融服務等。
從收入結構來看,滴滴2021年第二季度482億元人民幣的總收入中,中國出行業務收入為448億元,國際業務收入8億元,其他業務收入26億元。
而在滴滴2021年第三季度427億元的總收入中,中國出行業務收入為390億元,國際業務收入10億元,其他業務收入27億元。
可以看出,從Q2到Q3,雖然國際業務和其他業務收入略有增長,但作為大頭的中國出行業務,環比出現明顯下滑,最終也導致滴滴總收入環比下降。
滴滴收入的變化,與平臺交易量的變化成正相關的關系。
第二季度,滴滴核心平臺總單量規模為30.04億單,中國出行的總單量規模為25.7億單,國際業務的總單量規模為4.34億單。該季度,滴滴核心平臺總交易額(GTV)為733億元,中國出行業務的總交易額為646億元,國際業務的總交易額為87億元。
到了第三季度,滴滴核心平臺總單量規模為28.55億單,中國出行的總單量規模為23.56億單,國際業務的總單量規模為4.99億單。對應的,該季度,滴滴核心平臺總交易額為687億元,中國出行業務的總交易額為584億元,國際業務的總交易額達到103億元。
02
仍處虧損狀態
另外,滴滴仍處于虧損的狀態。
2021年第二季度,在非通用會計準則口徑下,滴滴經調整息稅攤銷前利潤(EBITA)為虧損23億元,2020年同期實現收益2億元。該季度,滴滴各項業務當中,中國出行業務實現收益17億元,國際業務虧損12億元,其他業務虧損28億元。
2021年第三季度,在非通用會計準則口徑下,滴滴EBITA為虧損75億元人民幣,2020年同期為虧損0.17億元。該季度,滴滴的其他業務虧損最多,達到57億元,其次是國際業務,虧損18億元,最后是中國出行業務,虧損0.29億元。
此外,主要受對橙心投資的公允價值變動影響,滴滴在第三季度確認208億元凈投資虧損。這直接導致滴滴2021年第三季度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虧損達到306億元。
03
張勇辭任滴滴董事
除了業務進展、財務數據之外,滴滴上市后的首份財報還披露了一個備受外界關注的關鍵信息:
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兼CEO張勇辭任滴滴董事會董事,阿里巴巴高級法務總監、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總法律顧問張毅被任命為滴滴董事會董事。張毅于2014年8月加入阿里巴巴集團,此前曾在多家國際律師事務所執業。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