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門店數量超過星巴克,星巴克失去第一?
瑞幸終于超過了星巴克?
截至2022年1月,星巴克在中國的門店總數為5557家,而瑞幸咖啡在2021年第三季度門店就達到了5671家,從數量上趕超星巴克,成為國內第一大連鎖咖啡品牌。
事實上,瑞幸并不是第一次在門店數量上超越星巴克。極海品牌檢測數據顯示,2019年11月,在當時成立僅2年的瑞幸,門店數量就已經超過星巴克在中國的門店數量,并在之后一年左右的時間內開店速度大幅超過星巴克。
圖/截自極海品牌檢測
雖然在之后在2021年有過一段萎靡的時間,門店數量與增速和星巴克相對保持穩定,但2022年新年伊始,瑞幸又開始了新一輪超越。據悉,僅在1月,瑞幸就已經開出360家門店,而星巴克2022年一季度全部開店數量為250家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瑞幸一方面有著驚人的開店速度,同樣也具備驚人的關店速度。據極海品牌檢測數據顯示,截止目前,瑞幸的關店數量超過2400家,而星巴克僅為100多家。《壹覽商業》認為,星巴克在選址、交租、戰略上準備的都比較充分,關閉100多家可能是因為房租到期、拆遷、商場倒閉等等多種不可控因素導致的。而瑞幸關閉2400多家,大多都是因為思考的不充分、盲目擴張所導致。
當然,無論哪個行業,從來不是以店多取勝,真正能體現他們價值的還得是業績。門店數量超越星巴克,并不意味著瑞幸全面超越了星巴克。
從營收看,瑞幸2021年第三季度凈收入為23.5億元,同比增長105.6%。而星巴克2021財年第三季度營收為75億美元,同比增長78%,這是瑞幸的20倍以上。
從凈利潤看,瑞幸2021年第三季度凈虧損為2350萬元,相較去年同期虧損17.11億元,虧損額同比降低98.6%。但由于瑞幸前期靠打價格戰做營銷,燒錢過多,盡管三季度虧損比率大幅縮窄,但依舊虧損。而星巴克2021財年第三季度,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為11.534億美元,相較去年同期虧損6.78億美元同比上漲270%。
瑞幸不僅營收和凈利潤比不過星巴克,品牌影響力也比不過。說到咖啡店,消費者第一想到的就是星巴克,其次才有可能是COSTA、瑞幸、Manner、Tims等其他咖啡品牌。
另外,百度指數也顯示,瑞幸的搜索指數也明顯長期低于星巴克。
圖/截自百度指數
顯然,當前的瑞幸還很難全面超越星巴克。但是,也不意味著星巴克能夠穩坐釣魚臺。
首先,星巴克最近負面纏身。
2月13日,重慶星巴克因“驅趕并惡意投訴在門口吃盒飯的民警”一事在網絡上引發熱議,而星巴克用“只是誤會”來回應輿論,但網友并不買賬。據悉,重慶涉事星巴克門店還被送白花扔雞蛋,甚至遭到消費者抵制。
值得注意的是,這并不是星巴克第一次“驅趕”警察,據多個媒體報道,去年8月,松山萬達星巴克也曾因為“怕影響品牌形象”而“勸退”民警。2019年7月,美國星巴克也曾因為驅趕在店內喝咖啡警察而公開道歉。
除了“驅趕”民警,星巴克的其他問題也不少。黑貓投訴平臺上顯示,有關星巴克的超過了2700條,不僅涉及食品安全、服務差、系統出故障、不予退款等問題,還有關于變相趕客的投訴。
圖/截自黑貓投訴平臺
作為國際化的連鎖咖啡品牌,星巴克在進入中國近20年的時間,向來以服務和體驗為消費者所知,成為消費者工作、生活之外的“第三空間”。近年來卻常常因負面消息登上熱搜,勢必會對品牌造成不利,導致客戶流失。
其次,咖啡行業正在中國快速發展,除了瑞幸以外,星巴克正面臨著越來越多的競爭者。已經誕生出諸如Manner、瑞幸、三頓半、永璞等本土咖啡品牌。而北美傳奇咖啡品牌Tims這兩年在中國發展也頗為迅速,截至2021年門店數量已經超過400家,未來幾年會迅速超過1000家。
總的來說,雖然瑞幸目前還只能在門店數量上超越星巴克,但隨著咖啡品牌的不斷崛起,勢必會擠壓星巴克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如果星巴克不改掉自身的問題,將來被瑞幸或者其他品牌全面超越也不是不可能。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