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火鍋巴士”驚現成都,還能怎么卷?
01
驚!全國首家“火鍋巴士”亮相
剛剛,成都春熙路驚現全國首家“火鍋巴士”,非常吸睛。
該巴士串聯起了成都春熙路、太古里、望平街、339電視塔、天府廣場等多個夜景地標景點,目前一天只有一班,晚上七點出發。
在這里,游客們可以一邊吃火鍋,一邊聽成都火鍋起源和沿途景點講解,一邊欣賞沿途夜景,全程大約90分鐘。
火鍋巴士,圖源紅星新聞
巴士采用售票制,單票89元,可供2~3名消費者用餐,內部共設置有8張餐桌,一班車可滿足20余名游客的用餐、觀光需求。
火鍋巴士內景
值得注意的是,與傳統火鍋店不同,車上沒有加熱裝置,所有火鍋食材均為熟制品,上桌即可食用。
為了照顧不同地區游客的口味,火鍋辣度經過微調,可以滿足大多數人的口感。
火鍋巴士上的菜品
據悉,該巴士是由成都公交集團、成都文旅集團和大龍燚聯合推出的“火鍋+文旅”項目,運行時間僅1個月。
“火鍋巴士也太巴適了吧!”
“這也太浪漫了吧!”
“不愧是休閑時尚美食之都!”
消息一出,有不少網友表示贊許,也有網友表示了擔憂,“急剎車怎么弄?”“暈車的就享受不了哎。”
不論贊許還是擔憂,這種極具創新性的跨界嘗試,確實有值得肯定的一面,也有優化改善空間,整體而言值得肯定。
02
創意跨界營銷風行火鍋界,個個吸睛
1、周師兄把火鍋搬到了游輪上
重慶周師兄的黃金郵輪店,就把火鍋店搬到了游輪上,顧客們不僅能吃火鍋,還能欣賞兩江碼頭、洪崖洞、來福士的夜景,體驗感十足。
坐著游輪吃火鍋
2、云中撈的高空旋轉餐廳
南京云中撈位于大廈最頂層的圓形旋轉餐廳中,整個餐廳都在高空中旋轉,兩個小時轉一圈,每個座位都緊鄰大落地窗,把賞心悅目做大了極致。
高空旋轉餐廳
3、水隱桑田將蜀繡、田園與火鍋結合
成都的水隱桑田將蠶桑文化、非遺蜀繡、田園風景和火鍋做了融合,讓顧客可以一邊感受文化魅力,一邊吃獨特的桑竹茶火鍋,吸引了親子游、親友聚會、研學游等多樣化群體。
“仙境中”吃火鍋
03
看得見的火鍋,看不見的“巴士”
一件事情的發生,背后總存在一些“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東西。
對于大龍燚這波操作而言,火鍋,是看得見的;巴士,是看不見的。
如果說大龍燚代表火鍋,那么,巴士則代表顧客需求,代表著顧客對美食、交通、夜景、城市文化和煙火氣的向往。
像前文提及的周師兄的游輪、云中撈的高空旋轉餐廳、水隱桑田的地域文化,包括之前公號里提到的瑪歌莊園的公園火鍋、巴倒燙的莊園火鍋,萍姐的夜市火鍋等等,在他們那里,火鍋成了一個載體,承載著顧客的不同需求,從而帶給顧客不同的消費體驗。
萍姐火鍋內景
大龍燚盯上的這個需求,可謂精準,往大了說,更像是露營經濟的一種延伸。
回顧一下,露營經濟為什么會火?
首先,疫情封控,大家無處去,窩在家里的情緒無處宣泄,解封的同時也解放了情緒,出去走走,成了一種情感需求;
其次,因為各地疫情管控政策不同,又不敢走遠,只能選擇近郊解解渴;
再次,民眾口袋里銀子緊縮,大物件不敢買,小錢還是樂意花的,畢竟,花錢使人快樂,況且露營也花不幾個錢。
人們在露營
大龍燚用“夜游成都”的方式,滿足了大眾想走走的情緒;設置89元2~3人餐,人均30,滿足了“花小錢”的需求,巴士火鍋與露營經濟,確有異曲同工之妙。
如果把“看不見的”思維進行延伸,能發現很多有趣的現象,除了上文“火鍋+各種場景”外,火鍋的跨界和聯名,也反映了這種思維。
像前幾年,珮姐聯手足球俱樂部,切中的是“重慶精神和民眾期待足球出圈的情緒”;慫火鍋聯手某藝術節,人間煙火與高雅氛圍的混搭,切中的是“好玩有趣的情緒”。
最典型的要數海底撈的一系列神操作,賣套餐、上盒飯、又賣菜又賣水果,外賣還搞起了冒菜,看似“不務正業”,然而,恰恰切中的正是“看不見的”大眾情緒和需求。
不夸張地說,當你看到這些“看不見”的東西時,意味著,你即將抓住一個新的盈利點。
寫在最后
企業家的任務,是糾正市場不均衡和創造市場不均衡。
所謂糾正市場不均衡,是讓市場的資源盡量大地進行優化配置,使之均衡、穩定;
所謂創造市場不均衡,是指在飽和的市場里,通過創造新產品、新技術,打破原有均衡、打開新市場,建立新秩序。
市場就在這種螺旋般的上升階梯中,實現增長,甚至躍遷。
“看不見”的思維背后,實際上是一種“創造性破壞”——破壞掉原有均衡,瞄準消費需求,一擊即中。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