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的零售人薪資出現下降,超過一半人想跳槽
出品/聯商網&搜鋪網
撰文/林平
零售業既是消費拉動經濟的著力點,也是吸納就業的重要蓄水池。公開數據顯示,零售業吸納就業人數位居行業前三。
零售業市場規模大、企業多、進入門檻不高,這也使得人員流動較為頻繁。特別是疫情之下,線下實體企業迎來巨大壓力,在人員用工等方面產生了諸多連鎖反應。此外,今年我國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到1076萬人,畢業生就業也面臨多重壓力。
不過,在零售行業轉型的今天,新一代的零售從業者也越來越看重價值觀與職業發展。
為了解疫情下零售人職業現狀和發展情況,《聯商網》在6月下旬發起了一場零售人職場現狀調查,共收到有效問卷1107份。
根據調查結果反饋,我們得出了以下數據和結論:
1、在調查參與人員中,中層及以下人員(主管、一線人員)占比達到66%,中高層以上人員占比為34%。
2、薪資是人們在擇業時比較注重的一個重要因素,不過在調查中,有52%的人表示薪資沒有發生變化,24%的人出現薪資水平下降。有24%的人迎來漲薪,但上漲幅度在10%以上的占比僅為10%。
3、而在薪資滿意度方面,41%的人認為薪資一般,39%對于薪資不滿意,僅17%的人對薪資水平感到滿意。可見,多數零售從業者都期望漲薪。
4、為員工設置合理的職業上升通道,不僅是出于攬才考慮,更是企業發展的根本之計。不過,從崗位變動情況來看,有67%的人表示崗位未發生變化,獲得晉升的人員比例為12%,有4%的人出現崗位下調情況。
5、在職場面臨的問題中,有33%的人表示缺乏上升空間,其次是工作太辛苦,缺乏被尊重感。而在日常工作中,有15%的人認為與上級相處溝通存在障礙,10%的人認為工作環境太差。
6、員工流動率高一直是當前零售企業普遍面臨的問題。員工離職的原因主要是為了尋求更高的報酬,更好的發展機遇以及更好的工作環境。有52%的人表示未來一年有跳槽想法,超過樣本數的一半,沒有跳槽想法的僅為23%,另外有25%的人對于是否跳槽不確定。
從調查結果來看,“52%的人有跳槽想法”與零售業高流動率有著高度的一致性。就目前來說,在零售行業中,一線員工的流動率處于較高水平,并未發生結構性改變,其背后是從業者大多處于低收入水平。
人力資源媒體公司HRoot 2019年發布的一項報告顯示,零售業中全職從業者薪資水平比較低,月平均工資為3566元,遠低于國家城鎮平均工資。有數據顯示,零售業基層的員工的年流動率超過20%,這背后涉及到勞動強度和薪資水平的關聯設計。
不過,對于零售企業來說,合理的人員流動,可以幫助企業優化內部人員結構,從而獲得更大活力。但如果出現人員流動率過高情況,也需要企業在工作環境、內部管理、發展機遇上不斷優化,幫助員工實現個人的成長。
對于員工來說,在內部合理的上升通道和激勵制度下,優秀的人才也會通過能力和經驗的提升不斷涌現出來,助推企業和個人發展。
從外部環境來看,今年應屆畢業生規模創新高,突破千萬人,就業形勢格外嚴峻。而疫情下零售業遭受重創,也使得這一嚴峻形勢進一步加劇。
據商務部數據,僅在2018年,我國零售業從業人員便突破6000萬人,占全國就業總人數的比重近8%。零售業在吸納就業人數方面,居于前列。
而隨著零售行業不斷轉型,新一代的零售從業者也越來越傾向于與價值觀相協調,能夠提供學習和發展機會的企業。比如,在新零售帶動下,不少零售新職業興起。
智聯招聘聯合銀泰百貨發布《2020年新零售產業人才報告》顯示,傳統行業面臨減崗減薪,而新零售產業快速成長,新零售相關崗位需求也呈逆勢上漲。大數據顯示,新零售產業快速成長帶動人才需求三年激增20倍,年輕優質人才正在為新零售產業發展注入活力。
報告數據顯示,新零售崗位平均招聘薪酬11488元/月,高于全行業平均薪酬,是全國平均水平1.3倍,比傳統行業崗位薪資高出20%-30%。
由此來看,零售人應當為自己打造一棵“能力樹”,跟緊零售變革步伐,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練就抵御風險的能力。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