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添加劑醬油集體缺貨:海天市值蒸發300億之后
來源/36氪未來消費
作者/楊亞飛
身為0添加醬油創業者的吳浩,沒想到有一天會被自己的家人科普。
“家里好幾個家庭群都在轉發,”吳浩說,國慶期間他的微信消息閃個不停,各種關于醬油添加劑的“科普”短視頻被轉來轉去。盡管此前相關的討論已經登上抖音、微博熱搜,但直到這時他才意識到,這件事的關注度超乎想象。
2020年創立醬油品牌口味全,吳浩過去也會跟老家的親戚提起自己做的產品,但“他們吃慣了普通的醬油,并不太在意這些東西”,口味全鋪的渠道,更多也是在一到三線城市的超市,但最近一段時間,他發現身邊鄉鎮甚至村里的親戚朋友,更換醬油的需求普遍增長。
“平均一天有六、七人來買”,吳浩告訴36氪未來消費,經銷商也找來咨詢進貨、增加品項的事。一些直接登門的消費者,甚至要買走他們合肥辦公室里原本僅做展示用途的醬油樣品,“明確地講,我們最多堅持一個星期就會斷貨。”
同樣銷售0添加醬油的松鮮鮮,過去幾天店鋪醬油銷量也有明顯上漲,在13號僅團購渠道便售出了近8萬瓶,還一度登上抖音調味醬油銷量榜首,“醬油是暫時售罄的狀態”,松鮮鮮創始人易子涵告訴36氪未來消費,目前他們暫停了醬油的營銷動作,把更多精力放在補貨上。
0添加醬油產品的關注度的抖然上升,是海天添加劑“雙標門”的一個連鎖反應。由短視頻博主辛吉飛以“海克斯科技”調侃醬油添加劑現象的短視頻,過去一個多月在網上掀起軒然大波,龍頭品牌海天也成了眾矢之的,一度深陷輿論旋渦。
整個調味品市場的風向陡然翻轉。
根據海天味業的抖音直播帶貨記錄,過去一個月帶貨的醬油、蠔油、番茄醬、黃豆醬、米醋等全系產品,絕大部分為其“0添加”、“有機”產品線。主打零添加調味品的千禾味業,在節后開盤首日迎來漲停,其天貓、抖音店鋪的暢銷款也均已賣斷貨,改為15天發貨的預售方式。
而0添加陣營的集體缺貨,也是一道簡單的數學題。吳浩給36氪未來消費算了筆賬:國內醬油整體銷售額約800億元,且這個數據還在增長,按餐飲、家庭渠道各一半來說,整個家庭端全年有400億元,平均每個月近40億元,過去其中95%以上是含添加劑的醬油市場,現在則需要原本占比很小的0添加劑的產能,要來補上大盤的需求空缺。
短時的產能瓶頸,跟0添加醬油的長發酵周期有直接關系。醬油生產周期短則15-20天,多則可達6個月,而0添加劑醬油通常采用的是恒溫密閉發酵工藝,釀造的長周期限制了補貨的速度。
“未來兩三個月,市面上的0添加醬油產品肯定是產能不足,”吳浩說,整體將會是持續缺貨的狀態。
01
一個慢行業
對于這波意外增長,吳浩心情頗為復雜。過去兩年,他看到了“0添加”概念在各個領域的繁榮,但自己創業的調味品品類,似乎是個例外。
“大家這兩年買其他產品都會看配料表,但這件事之前,大部分人不太會關注調味品配料表。“吳浩告訴36氪未來消費,他們過去花了很多精力教育消費者,想一下子打開市場,但實際情況并不理想,消費者端不會直接反應過來。吳浩判斷,真正有效果至少要幾年時間。
創業兩年,吳浩的口味全兩輪融了合計6000萬元資金。對于醬油這個古老且傳統的行業,他們是一個另類的“新人”。但即便有外部資金支持,實際做下來吳浩發現也很辛苦,大家都希望醬油的0添加時代,能靠資本推力更快些到來,但“這是一個慢行業”。
跟其他0添加細分品類相比,即便是在2021年融資市場熱度最高的時候,醬油新品牌以及相對應的融資數量明顯較弱,是一個同樣容易被創業者和資本忽略的存在。
松鮮鮮接觸過資本,但沒有走資本化路線,“很多投資人會質疑,這是一個小眾到不能再小眾的賽道,”易子涵告訴36氪未來消費,投資人對0添加醬油的發展趨勢,持著懷疑的態度。
此外,實際做調味品兩年多下來,易子涵發現,別的賽道可能在會靠資本加速行業變遷,但調味品可能是一個資本都很難推動的行業。相比于其他品類,即便是雙十一大促,調味品的營收增長也不明顯。
很難說這次事件帶來的0添加銷售熱潮會持續多久,但它真正的利好是,讓消費者教育的工作變得十分簡單了。“只需要告訴消費者,你有0添加產品即可。”吳浩說。
目前口味全的50個醬油釀造罐已經全部裝滿,新的罐體也在建造中。而換做過去,通常是一次性釀造8-9罐,然后每個月新釀造1罐的節奏。
02
線上突圍戰
去年品牌剛成立時,松鮮鮮沒有把醬油當做首選方向,而是主推同樣0添加的松茸調味料。易子涵告訴36氪未來消費,松鮮鮮早期的產品戰略是先以調味料打開市場,“過一兩年后再弄醬油的事。”原因在于,相比于調味料,醬油是一片紅海市場。
根據西南證券,醬油市場排名前5的品牌市場占有率為30%,頭部品牌的集中度不低。而線下渠道是調味品的基本盤,根據海天味業、千禾味業財報顯示,2021年二者線下渠道營收占比分別高達95.7%、80%,且這是在疫情之后線上化提速的背景下實現。
傳統品牌線下渠道經營已久,對新品牌來說,過去兩三年,新品牌們風更多在線上渠道撕開一個口子。
“我之前有個誤區,”易子涵告訴36氪未來消費,之前她認為調味品機會是在線下,但業務的數據顯示,線下渠道的表現遠不及線上。拿ROI來說,松鮮鮮線下渠道只有1個多點,而在線上ROI遠高于此,抖音渠道可以達到10。此外,天貓旗艦店年復購率達到146%。
在目前超過1億元的銷售額里,松鮮鮮九成以上是由包括天貓、抖音、私域等線上渠道貢獻。易子涵告訴36氪未來消費,對于線下渠道,松鮮鮮則持謹慎態度,如果不是渠道主動邀請入駐,基本就不會進。
口味全情況類似,在創業初期,他們選擇線上線下渠道并行,但實際走下來,效果差別明顯。吳浩告訴36氪未來消費,口味全線上渠道第一年的體量并不高,在四千萬元左右。但到了第二年,便以翻倍的速度增長到八千萬元。同一時期,線下渠道的增長并沒有那么樂觀,鋪的超市渠道增長緩慢,“線下是剛好能活著。”
吳浩對資本的看法也發生了一些改變,“原本是被整個消費品行業推著走,你們新消費企業必須要大刀闊斧,要快速增長,”吳浩說,當整個行業趨于理性,他也選擇切回到自己熟悉的節奏里做盈利模型,“我本來是線下出身,這個行業不應該天天虧錢。”
0添加醬油的出現,對醬油市場帶來的更大變化是,價格帶的分化進一步提速,醬油產品過去500ml定價集中在5-10元檔,而0添加醬油則讓價格進一步擴升到15-20元價格帶。
但在吳浩看來,消費者對醬油的價格段其實不是特別敏感,真正對決策起到絕對性作用的,還是品牌的認知。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海天規模優勢顯著,醬油產品過去五年毛利率保持在40-50%之間。根據凱度咨詢的數據顯示,2020年海天消費者觸達數達6.2億,滲透率近八成。沒有一家調味品品牌可以媲美。
但現如今,他們需要騰出更多精力,來消化“雙標門”帶來的持續影響。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