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叫板京東,開始競爭大件物流
來源/電商報
撰文/潘多拉
順豐又有大動作。
近日,順豐快運發布了大件倉配服務,助力客戶實現多場景全渠道、倉配一體化發運需求。
具體來看,一站式服務方面,大件倉配服務將發揮順豐倉、運、配網絡優勢及數智化服務能力,為客戶提供“到倉鋪貨補貨”、“倉儲規劃運營”等多項服務。前置分倉方面,該服務覆蓋了全國的多功能專業大件倉儲資源,能夠實現最快發貨,靈活適配,最優履約等。
事實上,早在去年年初,順豐快運便上線了家具家電倉配一體化服務,主打20KG+多倉前置或一倉配全國的倉儲、配送和安裝。
其中,9大前置分倉分布在成都、佛山、杭州、濟南、沈陽、天津、武漢、西安、無錫。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年報顯示,在順豐的所有新業務中,快運業務占比最大,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80.5億元,同比增長83.6%。
而去年同期,德邦快運業務營收112.06億,也就是說,順豐快運的業務量已經直逼“零擔(指零星貨物交運)之王”德邦了。
也是因此,順豐越來越重視快運的發展,大件物流逐漸成為順豐的新戰場。
同年,順豐控股收購了新邦物流,并建立了“順心捷達”快運業務獨立品牌,啟動了以加盟制為主的網絡建設和商業化運營。
到了2019年順豐投資5000萬成立了深圳順豐快運公司,自此順豐快運開始獨立發展,并成為了第一個突破百億營收的新板塊。
這一年,順豐快運不含稅營業收入達到126.59億元,同比增長57.16%,增速相當強勁。
到了2020年10月,順豐快運宣布旗下產品全面升級,速度、品質、服務三大方面均獲得了巨大的突破。
今年年初,順豐快運的組織架構進行新一輪的調整。調整后,快運事業部開始全面負責全產品20kg以上大件端到端經營管理,進一步深化了內部融合。
此外,還新增了大件航空業務處、運營管理處,合并市場產品處等。
在今年7月舉辦的運聯峰會中,運聯研究院發布了《2022中國零擔排行榜》,該排行榜顯示,順豐快運連續三年蟬聯榜單第一名,收入與貨量均為行業第一。其中零擔總收入302.3億人民幣,成為行業第一家突破300億的公司;零擔貨量1465萬噸,再創貨量新高峰。
目前看來,順豐快運仍是順豐近幾年來發展最快的新業務板塊,而近期順豐再度對大件倉配服務進行升級,顯然是為了進一步瓜分大件運輸市場,拉開真正的規模差距。
京東和順豐再度開戰
談到大件物流,不得不提起京東。
眾所周知,京東是家電產品的銷售霸主。今年雙十一,家用電器的銷售額達到1566億元,同比增長15.7%,其中京東占比59%,天貓占比33%�?梢哉f,京東斬獲了家電領域的半壁江山。
這就意味著,目前,京東對升級和擴展大件物流網絡依舊有著迫切的需求。
正是為了彌補大件物流的短板,京東收購了德邦。
畢竟,德邦物流以快遞和快運業務為主,網點覆蓋全國94%的鄉鎮,而收購德邦之后,京東的物流網點覆蓋面將得到極大的提升,幫助京東承接更多的外部客戶,減少單一化風險。
縱觀京東物流的多維度布局,在小件快遞領域已有京東快遞;在同城業務中有達達;在大件方面有跨越速運和德邦物流。
換句話說,目前京東物流不僅配送渠道完善、物流產品及末端配送能力還多元化,而這必然會給同樣主打大件物流的順豐快運帶去影響和沖擊。
不過,順豐作為國內擁有最多自有飛機的民營物流公司,其航空貨運也不容小覷。
在大件產品的服務上,順豐快運聚焦的是20KG+高品質的航空運輸服務,跨省門到門能夠實現最快7小時送達。而京東的跨越速運最快也只能實現8小時。
此外,順豐的航空服務還提供門到門、門到港等多模式組合,一對一管家式服務,主動監控、預警等定制和增值服務。
從中也不難看出,順豐在航空方面的升級就是一場瞄準跨越乃至京東的精準狙擊行動。
也就是說,面對京東的組合拳,順豐也發起了反攻,雙方在大件物流領域的戰爭已經開始了。
大件物流格局再生變
大件物流行業正在加速洗牌。
近年來,小件物流競爭太過激烈,利潤空間太小,難以實現營收,而大件物流市場還是一片“藍海”,2020年由于大件產品的滲透率提升,包括大家電在內的電商大件市場5~30kg公斤段增速達到了25%,30~100kg公斤段增速將達到20%。
到2025年,我國快運市場規模預計會達到2萬億元。
因此,快遞巨頭們開始加速向大件物流行業布局,希望從中分一杯羹。
但由于大件物流所配送的貨物體積大、價值高、易損壞,對基礎設施、配送過程以及售后都有較為嚴格的要求,準入門檻較高。
也是因此,大件物流領域成為了快遞企業筑高壁壘,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的必選項。
隨著各路玩家入局,大件物流行業的競爭逐漸白熱化。
目前看來,無論是順豐快運、京東物流等頭部快運企業主要針對的都是線上滲透率越來越高的家電、家具等大件商品需求。
而中通快運和韻達素來以小件物流為主,在大件物流領域經驗不足,可傾斜資源有限,相對來說,競爭力也比較弱。
以中通快運為例,2020年5月,中通快運擁有服務網點11000家,而到了2022年達到了20000家。
雖然網點增速快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中通快運的自營擴張能力,但與此同時,也會滋生很多問題。例如,受客觀環境影響,無法完成完成總部定下的目標,導致運營壓力增加,網店被迫關閉等等。
此外,中通快運主營10kg以上產品,重量產品主打10-300kg的小票零擔,以及300kg以上大票零擔服務,而順豐則將500kg重量以上的貨物進一步劃分為500-3000kg、以及3噸以上。
顯然,中通快運和順豐快運在業務劃分上也是截然不同的。
除此之外,由于順豐快運采取的是直營模式,擁有較為統一的運營管理體系,中高端客戶資源豐富,內部的整合難度較低,盈利水平更高,在面對成本上升、收益下降等挑戰時能夠有更充足的資源調配到大件物流領域,相較于中通快運,順豐快運發展大件物流的基礎會更為扎實。
值得注意的是,大件物流競爭關鍵在于服務質量,而并非價格。而且長期以來,大件物流的配送都存在著配送上樓難、運輸易損壞等諸多痛點,現如今為了進一步打通“最后一公里”,家電等商品開始提供上門送裝服務,這給大件物流賽道的玩家帶來了更大的考驗。
此時,直營模式在末端環節的管控就顯得尤為重要,而這一點加盟模式是無法做到的。
正是因此,國內大部分大件物流企業采取的都是直營模式,只有少部分是加盟模式。
而順豐作為大件物流領域中的佼佼者,不管是模式還是布局來看,它的目標始終是打造出一站式滿足消費者和客戶的所有需求的物流體系。
總的來說,大件物流行業還在洗牌,此時,如虎添翼的京東物流,會如何應對順豐新的布局,順豐大件物流要如何保住行業第一,其他物流企業又能否成為黑馬……這一切皆無定論。
未來,順豐能否引領大件物流走出一條新路子,讓我們拭目以待。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