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營業額2萬+!”縣城咖啡市場徹底爆發了?
來源/職業餐飲網
撰文/程染
咖啡在縣級市場徹底爆發了?!
“春節期間,天天日營業兩萬+!”、“一天最高賣出900單、排隊兩小時!”……
在幾十萬人口的小縣城里,一條商業街上能開出四五家咖啡店,勢頭快趕上了奶茶店了!
頭部咖啡品牌們更是加快了下沉擴張的腳步:星巴克計劃到2025年新增3000家門店,明確表示看重近3000個縣域市場;瑞幸發布了新一輪的新零售合作伙伴招募計劃,縣級城市出現頻率更高!
咖啡品牌們正在從一二線城市的存量市場中逃離,尋找潛藏在縣城里更為廣闊的增量空間。但縣城咖啡已經被討論好多年了,這次的火爆只是泡沫或者一陣風,還是真正要開始崛起了呢?
縣城燃起“咖啡熱”,
頭部咖啡品牌加速下沉!
咖啡,正在縣城里一路狂飆。
1、“天天營業額2萬+”,縣城里的咖啡館爆單了
“縣城咖啡”成為最近小紅書的熱門話題,話題下相關筆記有1萬多篇。
徐州豐縣一個98年的小伙一直在小紅書記錄分享他開咖啡館的經歷,這個春節以來,他幾乎天天爆單,每天都熬夜到凌晨,日收入都是兩萬+,最高時還超過了三萬。
當然,他目前線下的咖啡館不僅賣咖啡和甜品,還做成罐罐咖啡,在小程序商城上全國售賣。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3月份,他的營業額才剛達到兩千多元,最高的時候也就破萬。
縣城爆單的咖啡館不僅他一家。
四川宜賓某縣城一家瑞幸咖啡店在今年春節期間大火。“初一到初五,平均每天訂單量超600單,最高的一天接近1000單。”
據了解,春節期間,瑞幸下沉市場約1700家店的銷售額同比增長116.1%,小鎮上的許多瑞幸門店出現排隊的盛況。
廣西某四線城市的星巴克門店,春節期間,門店訂單量從平時的100單增加到了200~300單,單日營業額接近2萬元。
主打下沉市場,開出了2000多家門店的幸運咖也是爆火,“春節期間全國門店均翻一番,商場門店日均基本上都在9000元~10000元之間。”幸運咖總經理邱騰宇透露。
不管是獨立精品咖啡館,還是連鎖咖啡品牌,在剛過去的春節里,都迎來了空前的熱鬧。
2、一條街上有5家咖啡店,瑞幸們紛紛下鄉掘金
縣城里的廣闊空間,引得瑞幸、星巴克等巨頭們紛紛掘金。
去年12月,瑞幸宣布招募合作伙伴,主要面向安徽、河南、黑龍江等9個省的41個城市開放,基本以北方三四線城市為主。
不過還不到兩個月,1月30日,瑞幸又發布了新一輪的招募計劃,最新的招募范圍更為“下沉”,縣級城市出現頻率更高,新增欽州、佳木斯、松原、包頭、通遼、攀枝花、普洱、三門峽等33個城市。
據平安證券研報顯示,2021年3月,瑞幸67%的新開門店集中于一二線城市,但到了2022年5、6月,一二線城市與下沉市場的新開門店數量各占一半。
星巴克近期也同樣透露了其下沉市場的擴張計劃,計劃到2025年新增3000家門店。
去年12月,星巴克中國首席運營官劉文娟明確表示:“星巴克拓展看重的不僅僅是全國300多個地級市場,也包括了近3000個縣域市場。”
近日,咖啡新勢力挪瓦也對外宣布,一個月新開120家,40多家在三四城市。
巨頭們搶占下沉市場,咖啡館正在縣城里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
為此,湖北咸寧青年張某回老家發現,自己老家那個只有幾十萬人口的縣城也出現瑞幸、幸運咖等品牌的身影,一條商業街上出現5家咖啡館。
咖啡在縣級市場是徹底爆發了?還只是泡沫?
此前,咖啡似乎只屬于大城市,屬于坐在寫字樓里的高級白領,似乎與縣城人群絕緣。
為什么突然在縣城市場爆火了呢?
1、縣城的生活方式在變革,喝咖啡成為一種潮流
縣城咖啡當下的火爆,可能受春節的影響,有一定的季節性。
但不可否認,一場生活方式的變革正在縣城里悄然發生,喝咖啡也已經成為一種潮流。
一方面,返鄉青年帶來了咖啡熱,也把新的生活方式帶回了家鄉。
隨著這兩年大城市就業形勢的變化,以及縣城工作機會的增多,越來越多年輕人逃離北上廣。
麥可思研究院近日發布的《2022年就業藍皮書》研究發現,近五年來,高校畢業生就業重心下沉,更多畢業生涌入地級市及以下地區,民營企業、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吸納大學生的能力增強。
接受了大城市生活方式與消費文化洗禮的年輕人,回到縣城后,自然也會更加接受一二線城市的生活習慣,喝咖啡便是其中之一。
另一方面,發達的社交媒體,抹平了大城市與縣城的信息鴻溝。
曾經,大城市的時尚要傳導到縣城,需要兩三年。
但是如今小紅書、抖音等短視頻和社交媒體,不僅縮小了這個時間差距,還拉平了小城青年與一線城市的審美差距。
餐飲消費的審美覺醒,正在下沉市場悄然發生。
不少返鄉年輕人甚至直接下場開咖啡館。在小紅書上,裸辭帶著10萬存款回鄉開咖啡店的年輕人并不在少數,加上他們擅長利用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媒體運營,加速了咖啡在縣城里的流行。
2、咖啡奶茶化,縣城年輕人更吃不了“苦”
咖啡是舶來品,在過去的幾十年來,一直都很小眾,因為不加奶、不加糖的黑咖啡,高達95%的中國消費者接受無能。
“生活已經很苦了,只想喝點甜的”是年輕人在社交媒體上的自嘲與調侃。
為此,瑞幸們則通過“加法”:“咖啡+奶”、“咖啡+水果”……打破了國人對“苦咖啡”的固有認知,轉而打造了一個更符合國人口味的“甜口咖啡”產品架構。
“縣城消費者喜歡喝甜的,咖啡需要加很多糖,這是和大城市咖啡最大的區別。”在江西一小縣城開咖啡館的小徐說。
縣城喝奶茶和咖啡是同一批客群,為了找出能“撬動消費者”的創新點,咖啡品牌們用奶茶的邏輯做咖啡生意,變甜和加料成了流行趨勢。
除此之外,新中式茶咖也正在流行,從2022年3月開始,包括星巴克在內的多個咖啡品牌陸續都推出了“山茶花拿鐵”,山茶花烏龍搭配咖啡等產品;8月,茶顏悅色旗下的鴛央咖啡把“茶咖”的熱度推向了高潮。
3、價格走向大眾,集中在5~20元之間
要想俘獲縣城里的年輕人,產品口味本土化很重要,價格更為重要。
在星巴克時代,一杯咖啡均價在三四十元左右,曾經對普通人而言,昂貴的國外品牌遙不可及,它專屬于精英階層。
而正在下沉的一眾國產咖啡品牌,一杯十幾塊價格,讓人人都能喝得起咖啡:
瑞幸通過極致的門店模型,高效的數字化運營,用不到20元的杯單價,開出8000+店;蜜雪冰城孵化的幸運咖,依托雪王強大的供應鏈優勢,成了行業的“價格顛覆者”,美式5元/杯,大多數咖啡產品不超過10元……
不僅如此,咖啡品牌和賣咖啡的茶飲品牌還打起來價格戰。
不久前在抖音上,奈雪的“9.9元四選一”咖啡團購,顯示銷量超過100萬杯;最近,茶飲品牌CoCo都可宣布,2月1日至3月31日,全國有咖啡的門店現磨美式降價至3.9元/杯,生椰拿鐵降價至8.9元/杯。
更大眾的價格,讓咖啡品牌在縣城市場攻城略地。
4、廣闊的增量市場,但避免不了一場“貼身肉搏戰”
當下,一二線城市咖啡滲透率已達到67%,處于飽和狀態,大城市咖啡市場的增量時代不在,存量時代已來。
而據國泰君安證券的研究報告,下沉市場人口規模將近10億,是一二城市的3倍。
“有錢有閑”已經成為小城青年的標簽之一。根據黑蟻資本《縣域市場中青年消費需求趨勢研究》,縣域中青年對生活的整體滿意度為7.8分(滿分10分),家庭平均年收入約為95,000元(稅前),房、車自有率高。
小鎮市場的人口基數大,市場面積廣闊,可咖啡的滲透率卻很低,充滿想象空間。
但咖啡市場競爭依舊十分激烈。
“下沉市場幾乎不用躲著,因為一個鎮子就那么大,商業街就兩條,躲不開,只能貼身打。”蜜雪冰城投資方朱擁華說,“所以不論奶茶還是咖啡,都是一樣的開店策略。”
而且,不同于在一線城市用爆品打天下,縣城里的咖啡館生意則顯得更為“復雜”。
因為更多的縣城青年喝咖啡都是為了社交,因此,很多咖啡店是奶茶店也是甜品店。
總為言之:高線城市是一個細分市場,縣城城市是一個雜糅市場。
這更加劇了咖啡店競爭的難度。
職業餐飲網小結:
真正的中國,藏在下沉市場里。
我國三線以下城市人口,占總人口70%,在300個地級市,2800個縣城,40000個鄉鎮和66萬個村莊的土地上,大約有10億人,在這里消費、生長。
年輕人和社交媒體,把城市之間的信息鴻溝逐漸拉平,咖啡熱已經在縣城成為時尚和流行,一種新的生活方式變革正在悄然發生。
雖然說,在消費習慣和客群培育上,縣城咖啡也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這里仍舊是一個充滿想象力的空間。
你看好縣城咖啡嗎?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