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王健林,轉守為攻
來源/市值觀察
撰文/李慕白
2017年,許家印以2900億元的身價首次登頂中國首富。在當年工作總結會議上,他說“恒大要成為世界最大的房地產企業,并躋身世界500強”。
同樣意氣風發的還有孫宏斌。當年,融創中國全年合約銷售業績達到3652.6億元,排名從第七位躍升至第四位,并且收購了萬達13個文旅項目的91%股權。
和同行的凱歌高奏相比,王健林要考慮的卻是:萬達如何活下去?
短短幾年過去,地產行業換了人間!
01
重登首富
如今的王健林,或許既不認為自己還是地產商,也不喜歡首富這個稱謂。
但世人,還是愛將兩個標簽都貼給他。在胡潤百富2022年中國富豪榜上,王健林家族以1000億元的身價位列榜單第32位,也是地產界排名最高的人。
很多人因此說他,這是奪回了首富(地產)的榮譽。但更重要的是,萬達在寒冬中率先走出暖意。
2022年萬達商管集團收入553.1億元,同比增長7.4%,累計開業473個項目,管理商業面積6556萬平方米,繼續穩坐全球最大商業運營服務提供商之位,并且自我超越。
2023年春節,全國480座萬達廣場客流達1.6億人次,銷售收入126.8億元。
傷痕累累的萬達電影與院線,也在2022年第三季度扭虧為盈,今年更是迎來開門紅。
在號稱史上第二強的春節檔,萬達影業參與制作的《流浪地球2》和《熊出沒·伴我“熊芯”》分別位列票房亞軍和季軍;而據萬達集團在1月28日披露的一組數據稱,萬達影城春節期間觀影人次則高達1717萬,收入11.95億,其中票房收入10.4億元。
▲圖源:萬達官微
萬達文旅的表現同樣令人側目。
2018年以來,萬達先后在遵義市、延安市、沈陽市、潮州市、天津薊州區等多地布局大型文旅項目。萬達酒店,更是開到了土耳其、希臘等國家。
春節期間,萬達長白山萬達度假區經營火爆,8家酒店收入4200萬,同比2019年收入增長52%;丹寨萬達小鎮實現客流28.9萬人,同比2019年增長了46%,延安紅街實現客流38.8萬人次,客流比去年大幅增長。
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期間,“萬達文旅”、“萬達酒店及度假村”的LOGO還出現在比賽場邊滾動的廣告牌上。
種種跡象表明,萬達最艱難的時刻已經過去,各個業務板塊都在恢復元氣。這背后,是一連串挑戰甚至禍不單行之下,王健林與萬達的重生與再起。
02
瘦身強體
2017年海外投資驟然收緊,銀行突然上門催債,身負4000多億債務、在海外瘋狂并購的萬達,一時陷入四面楚歌。
大勢變了,王健林沒有抱怨,也沒有糾結,而是堅決出售國內外資產。2017年,萬達旗下13個文旅項目、77家酒店被打包賣給融創、富力。僅此一項,萬達集團直接減債440億元,回收現金670億元,整體減債1100億元。此后,萬達集團更是頻繁出售旗下資產。
好不容易熬過了最兇險的去杠桿,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從2020年開始,又是3年對萬達每一樁業務都泰山壓頂的疫情。
拿萬達電影來說,2020年第一季度萬達電影的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6億元,而2019年同期其凈利潤還有4億元。
萬達集團斥資26億美元收購的AMC,也面臨生死一線。當年3月16日,AMC宣布暫時關閉全球1000家影院,其中美國630家。十天后,AMC再次發布聲明稱,公司從4月開始不再支付旗下影院的租金、解雇600名員工,并對包括CEO在內的2.5萬名員工暫時停職以留存現金。
萬達體育籌備的各項體育賽事不得不停擺,萬達商業(萬達廣場)和酒店業務雖然并未全線停擺,但受到的負面沖擊也非常大。
2020年第二季度,萬達體育營收為5180萬歐元,同比下滑75%,原因是當季萬達體育沒有舉辦任何大眾參與型賽事活動。2020年第三季度萬達也僅參與了3項重要賽事,遠遠低于2019年同期的45項賽事。
核心業務的萬達商管,也不容樂觀。2020年萬達商管營業收入為391.34億元,較2019年同期下滑50.25%,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為132.06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了21.42%。
而萬達酒店,在2020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27億元,同比下降36.53%。
王健林在當年的胡潤富豪榜上排名第30位,名次直降21名,其個人財富縮水了8%。當年四月,一篇名為《王健林“消失”的100天》的文章在網上流傳,文章細數萬達遭遇的困境,背后的潛臺詞是:萬達還能否涅槃重生?
但即便身處寒冬,萬達商管在疫情下率先推出免租舉措:免除所有萬達廣場經營商家2020年1月25日至2月29日租金和物管費。據悉,累計減免金額超過40億元。
扶貧項目丹寨小鎮,王健林也沒有放棄。
丹寨,曾經是一個國家級貧困縣,但在萬達集團的幫扶下5年投資23億元,2018年丹寨縣實現脫貧摘帽,比原計劃提前了兩年。2020年,萬達發布幫扶丹寨“2025計劃”,支持丹寨致富,力爭用3至5年時間,把丹寨打造成中國著名旅游目的地,幫助丹寨實現鄉村振興,全面致富。
▲俯瞰丹寨萬達小鎮
關鍵時刻,王健林審時度勢,果斷繼續“賣賣賣”。當年3月,萬達以7.3億美元賣出了世界鐵人公司,獲利3.8億美元。王健林給出的理由是——減輕負債。
但這只是開始,7月20日,王健林賣出了寶貝王早教業務全部股權。7月30日,萬達酒店又宣布已出售位于美國芝加哥的VistaTower酒店項目。這一項目賣出后,意味著王健林已經把海外的地產全部出售了。
而曾給予厚望的AMC,王健林也果斷出售。2020年10月,萬達還持有AMC37.7%的股權及64.5%的投票權,到2020年底,萬達對AMC的持股權降至23.1%,投票權則削減至47.4%。2021年5月22日,AMC娛樂發布公告,萬達集團進一步減持該公司股份,持股比例已經降至0.002%。
王健林的這份堅決,讓萬達再次走出困境。孫宏斌談到樂視和萬達時曾說,“樂視之所以沒有擺脫危機,就是因為老賈不堅決,就應該堅決該賣的賣,該合作的合作”。隨后,他話鋒一轉:“你看看人家老王(王健林),就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
去年以來,走出寒冬的萬達,在一眾房產企業深陷泥潭之際,以商業管理運營為核心,還開始了新一輪的加速跑。
03
逆勢擴張
2022年9月28日,位于鄭州花園路的萬達坊和鄭東新區的萬達坊同時開業,這意味著鄭州建業凱旋廣場、建業凱旋匯正式更名改姓。
當年4月,胡葆森的建業集團與王健林的萬達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建業地產將旗下全部商業項目以整體運營管理模式交予萬達商管,由后者全面負責相關商業項目的招商、對外租賃、運營和物業管理等業務。
這背后既是大勢的變化,也是王健林前瞻地產行業變化,及時推行輕資產戰略的碩果。
2015年4月,王健林在深交所發表演講,稱“萬達商業地產要從重資產向輕資產轉型”。所謂輕資產,即萬達不再去蓋樓,而是幫別人管房子,從“施工者”轉型成“管理者”,只輸出品牌,負責設計、建設與運營,并分得收益。
王健林給出的理由是:“中國房地產已走到供需平衡的拐點,躺著掙錢的高利潤時代已經過去,重資產模式雖然還能發展,但難度在加大,要快速擴大規模,就要轉型輕資產”。
2017年,萬達加快了輕資產的布局。在當年,輕資產萬達廣場開業24個,占比達48%。新發展輕資產萬達廣場47個,其中合作類輕資產萬達廣場簽約37個。
隨后,王健林對商業地產進行架構調整,分別成立商管集團和商業地產集團,前者成為純粹的商業物業持有和運營管理商。王健林還透露,“新的商管集團將是萬達集團核心企業”。
2020年初,萬達商管完成房地產業務剝離,萬達商管剩余的房地產業務全部交由新成立的萬達地產集團負責,而萬達商管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商業運營管理企業。當年9月,萬達商管對外宣布,稱其“不再發展重資產“,徹底轉向輕資產。
而為適應輕資產轉型,王健林下了不少功夫。
萬達內部建立了一套輕資產標準模塊,改變過去考核目標主要看利潤,而是從成本和租金的角度,對項目進行測算。
而在輕資產模式下,萬達廣場擴張速度加快,管理難度也勢必會增加。萬達創新研發出的慧云商業管理系統,把萬達廣場的消防管理、機電管理等16個子系統集成到一個智能平臺上,一塊電腦屏幕就可以掌控全局。這可以大幅降低管理成本。“過去管理一個15萬平方米的萬達廣場需要131個管理人員,現在只需要80人,減少40%”。王健林曾說道。
目前,萬達商管輕資產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委托管理模式,萬達商業受委托全權負責管理商業廣場,提供各種商業管理服務、物業管理服務及增值服務。另一種是租賃運營模式,萬達商業從業主處租賃物業,并將廣場內的商業空間出租給商戶,同時全權負責管理商業廣場。
王健林把輕資產模式發揮到了極致,堅決不加杠桿。租賃運營模式下,萬達商管還要承擔商鋪租不出去的風險。2021年5月,萬達商管調整了運營模式,將所有大連萬達旗下商業廣場的運營都轉換為委托管理模式。
截至2022年6月,萬達商管的287個萬達集團商業廣場均采用委托管理模式管理,合共160個在管獨立第三方商業廣場中45個采用委托管理模式。也就是說,單純收取過路費的委托管理模式占比已經達到了74.2%。
剩下那不到26%,王健林也有高招,不支付固定租金,利益分成隨行就市。這得益于萬達多年重資產發展模式的資源和經驗沉淀與積累,形成了強大的品牌號召力和招商運營能力。
比房地產開發而言,商管輕資產模式賺的是小錢,但它卻可持續,并且更能低成本擴張,而且能形成自己的差異化核心能力與品牌效應,能修筑高高的護城河。
而也正是憑借輕資產商業模式,2022年,王健林在地產行業觸底之時,開啟了瘋狂抄底模式。
3月,萬達與地產商河南鑫苑集團簽下戰略合作協議,鑫苑旗下多個商業項目全部轉交給萬達經營托管。
4月,在與河南建業達成合作的同時,萬達商管官宣拿下了北京SOLANA藍色港灣和北京五棵松卓展購物中心的整體經營管理權。
7月,萬達接手了合肥一個爛尾樓項目。
9月,萬達開始在全國接手5家奧克斯廣場。
從當初的“賣賣賣”變成“買買買”,王健林化身白衣騎士,挽救危亡的同時快速拓展版圖。
而萬達電影、萬達文旅等業務也一改過去的自營模式,變為輕重并舉。萬達影院在2020年,開放特許經營權,向加盟方提供品牌和服務支持。僅2020年,萬達分別新簽約了56家酒店、310家影城,均為輕資產管理。
多年前,王健林就曾提到,做生意的最高境界,就是“用品牌賺錢,空手套白狼”。輕資產模式,走的就是這個路子。
04
修煉內功
如果說王健林的果斷,讓萬達成功渡過了危機,而對核心能力——“服務和創新”基因的打造則讓萬達實現了二次復興。
“創新是企業精神的核心要素,萬達集團最重要的精神就是創新,而且是永遠創新,創新的停止意味危機的到來”,王健林曾如此說道。但要形成持久的創新能力,就必須形成保障創新的制度和創新文化。
2021年初,王健林在公司提出了一個新口號:“作品為王,創意無限”,動員全集團力量創新服務方式。在他看來,在個人消費需求多元復雜、市場競爭激烈的時代,萬達需要以創新破局,唯有堅持創新才可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外界環境。
為此,萬達集團成立創新工作評審委員會,對商管、影視、酒管、寶貝王、體育等多業態進行季度評審、年終評審。從產品創新、業務增長模式創新、管理方式創新,三個類別對創新成果分類評價。通過完善的制度,去鼓勵創新,形成創新的風潮。
2021年5月,萬達又啟動線下流量變現創意大賽,萬達廣場、院線、酒店、樂園等各業務,面向公司全員征集線下流量變現業務的創意方案,每月評選10個月度優秀創意獎,獎金各1萬元。年底還會評選出年度創意大賽金獎1名、銀獎2名、銅獎3名。
在萬達廣場頂樓建屋頂花園,地下停車場變賽博朋克風,這些都是來自萬達員工的月度優秀創意。
而遠離輿論場這幾年,王健林把“激勵、集權、嚴格、實效”八個字發揮到極致。萬達集團每年都會對年度先進單位、優秀高職和優秀員工進行表彰。對于沒有完成年度規劃的部門,則提出批評。
在嚴格獎懲的同時,還用量化指標來激勵員工。2023年1月,萬達集團旗下商管、投資、文化等各經營系統負責人簽發年度《經營目標責任書》,確保圓滿完成2023年度各項經營目標。
同時,在萬達內部圍繞節能創新、招商能手、營銷創意、商戶服務舉行大比武。比武的內容,與日常工作和業務需求緊密結合。而且,在大賽評分標準里,“實施效果”最重要,為的是通過比拼、比賽的方式,促進經營、激勵員工,讓優秀的人脫穎而出。
2018年,萬達成立三十周年,王健林親自寫了一首《萬達之歌》,“萬達人敢想敢闖從來不畏懼,萬達人遭遇挫折從不放棄”,歌詞中寫道。
只不過,如今一個大的考驗又出現了在王健林面前,在萬達商管引入戰略投資后,按照當時的協議,萬達商管要在2023年10月31日前完成上市,現在距離這個考驗還剩下最后8個月多時間,王健林還能再次逆風翻盤嗎?
[1]《重奪地產首富:王健林入局》風聲島
[2]《王健林“消失”的100天》艾問人物
[3]《王健林的教科書式自救》礪石商業評論
[4]《轉型輕資產,萬達有哪些作業可抄》財經雜志
[5]《萬達王健林:雙面大佬深諳政府之道》中國企業家雜志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