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傳奇王衛:從拼團和微店模式看零售業的變化
來源/中國連鎖經營協會
3月20-22日,“CCFA新消費論壇——2023中國超市商品采購年會”在廈門佰翔會展中心召開。與會者圍繞本次會議主題“商品是超市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展開深度研討。
本次年會上,生鮮傳奇董事長王衛用了很大篇幅向與會者分享了自己對拼團、微店等模式的觀察、思考。他表示,現在大家都在講超市、講供應鏈。也許未來變化就在身邊,但大家卻沒有注意。
01
拼團模式:單品競爭
比如,現在新的拼團形式開始了。王衛舉例說,某個社區拼團群內一天一個接龍拼了208框平菇,每一框是8-9斤,15元一框。但當他跟生鮮傳奇的采購詢問后得知,當天生鮮傳奇的平菇進價是1.3元,賣1.99元一斤。也就是說,在零售終端,顧客購物買平菇的價格并不比拼團貴。
顯然,生鮮傳奇進價更有優勢。但當時生鮮傳奇一共200家門店,一天所能銷售的平菇也就只有380框。王衛由此反思:為什么拼團讓他感覺很便宜?其次,這完全是反人類的銷售方法。因為顧客一下買8-9斤平蘑菇,而且是在一個小區,一個星期吃蘑菇嗎?
有人曾告訴王衛,當前合肥有6000個野團,每天銷售在1500萬,這個數據已經相當于所有連鎖超市的合計。盡管數據未經證實,但由此讓他產生警覺,“你身邊的生意悄悄被搶走你還不知道。”王衛提醒大家不要小瞧拼團這件事。
正如在九前年,王衛認為大賣場必然衰落,小業態將興起。小區形式、商圈被割裂,小業態將成為更加有效率的商業。到今天,小業態確實正在興起。
不過今天的結果,也正在預示著新的一個發現。生鮮傳奇曾讓門店做顧客微信群營銷,也就是拼團,一天之內,一個小店一個單品就可以做到幾千甚至上萬。
此外,現在提貨點變了,原來是便利店、柜臺提貨,現在在越來越多小區旁邊的專業店,都可以用來提貨。比如生鮮傳奇公司旁邊就有這樣一個店,每天收銀旁排隊比超市的收銀排隊還好,預計相關網購商品的金額有二三十萬。小區旁邊的這些專業店,搶的就是超市、百貨的生意。
王衛表示,新的時代正在面臨,零售競爭從原來的模式競爭轉化到業態競爭。到現在這個時代,正在轉變到單品競爭。這是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情,一個單品就可以成就一個企業。比如,安徽有一個大團長賣西瓜,批給小團長,一年做1個億。
為什么可以做到這樣?其實是技術革命,大團長和小團長之間的交互效率非常高,這種用軟件跟消費者的交付方式非常快速,微信群的營銷,私域的營銷越來越被消費者接受。這種在家門口、樓下提貨,甚至送貨到家的方式正在徹底改變零售業。
02
微店模式:截留生意
讓王衛反思的第二件事情,則是生鮮傳奇一家曾開在春融苑社區的門店,這個小區有33棟,有效住戶3666戶,但該門店無論是在二樓經營,還是搬到一樓經營,生意都不太好,最后只能關掉。
后來,生鮮傳奇又開了一家門店,通過團隊進入小區調研后才發現,在該小區內,光超市便利店有13家,美發美甲美體就有6家,還有像五金門窗、等等門店。更關鍵的是賣菜的門店,就有3、4家,分工很細,專門有人賣牛肉、水產等。
“我們根本不知道生意在小區里面就被人截留了。”王衛把這樣的門店定義為微店,以生鮮傳奇的經歷告訴大家不要小瞧這樣的模式。
比如,他有一天去看店,看到小區門口停了一輛車,前一天先預定牛肉,定時間送到小區,再順便賣點其他商品。生鮮傳奇一家店一天賣不到這么多牛肉。
此外,王衛還觀察到,現在流行的“微度假”,賬篷賣得越來越好,啤酒和飲料也開始好賣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已發生很大改變。
03
疫情催生商業的大破大立
疫情催生商業的大破大立,疫情三年來,很多技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是配送技術、信息化技術、顧客交付技術,完全發生了變化。人們的生活習慣變了,變得更加接受線上訂貨,購買更加碎片化,更善于進行產品的性價比比較。“我認為一定會誕生新的消費者交付方式,隨之而來會產生新的業態。”王衛表示,未來十年一定會出現超小型業態的連鎖,會超出人們的想象。此外,在他看來,拼團根本還沒有開始,大家對即時零售這件事,對送貨到家這件事一定要抱有絕對的警醒。
生鮮傳奇做過一個實驗,在小區設倉和設店,通過線上進行銷售,用老人車進行送貨,類似于前置倉和拼團二者的結合,離消費者更近,本身就是商業模式。通過私域運營,該店的復購率是99%,凡是生鮮傳奇自己私域的顧客,已經有一半以上顧客選擇線上買菜,或者送貨到家。
為什么可以做到這樣?核心還是系統。生鮮傳奇后臺做了一套點燈系統。該系統以小區為單元,把每棟樓事先標注出來,每個顏色代表被生鮮傳奇點亮的顧客。現在每個小區開發的顧客并不多,但是黏度會非常高。更重要的是,對每一戶可以做到真正的精準管理,真正的私域運營。通過這樣的私域跟消費者緊密相連,未來空間會越來越大。
王衛也在觀察送貨技術,比如深圳現在開放低空送貨,他認為5到10年之內無人機的技術會超出想象。物流技術的科幻時代正在來臨。他曾跟朋友探討馬斯克的地下隧道火車一定會被進一步優化,如果一個城市建設類似地下水管道管網的地下送貨隧道 ,就可以通過送貨車把商品送達每一個小區。沒多久,王衛發現京東也在做這個技術,京東地下膠囊物流系統。“商品為什么不能通過管道進到每一家?這會真正改變零售,真正改變交互屬性。”王衛表示。
他也在考慮如何用ChatGPT運營生鮮傳奇,通過體驗ChatGPT,也給他帶了一些啟發。王衛認為,人工智能,無論在送貨、商品分析、網站運營都會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現在小型店鋪也有問題了,因為有更好的方式正在革我們的命,革我們命不是同行,也不是競爭對手,是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東西。”
王衛表示,未來企業掌握有兩樣東西就還有機會,一是掌握私域的顧客,想辦法讓顧客屬于你。二是,一定要創造自有的商品。超市一定要向自主商品轉變。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