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推GPT全家桶,阿里還要造國內AI“底座”
來源/全天候科技
作者/于惠如
布局大模型是阿里不得不打的一場仗。
4月11日,阿里云CEO張勇和阿里云智能CTO周靖人攜帶這場戰爭的階段性成果——通義千問亮相一年一度的阿里云峰會。
發布會現場,阿里沒有像百度、360、商湯科技那樣詳細演示通義千問的對話能力,只是介紹了這一模型的具體功能。同時,張勇宣布,在未來,阿里云將推出一系列AI大模型及圍繞模型的服務。
“AI大模型的出現是一個劃時代的里程碑,人類將進入到一個全新的智能化時代,就像工業革命一樣,大模型將會被各行各業廣泛應用,帶來生產力的巨大提升。”張勇表示。
在AI時代,所有行業、應用、軟件、服務都值得基于新型人工智能技術、AIGC或大模型重做一遍。這不僅可以帶來創新體驗和服務,還將使得我們的生產范式、生活范式、工作范式發生重大變化。
但對于企業而言,所有企業都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互聯網公司和非互聯網公司不存在先進或者落后的區別,傳統企業有彎道超車的機會。”張勇說。
張勇透露,阿里所有產品未來都將接入大模型,進行全面升級。
在阿里云對外介紹大模型戰略的同時,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就《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提供者應當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的預訓練數據、優化訓練數據來源的合法性負責。
對此,阿里云智能公眾與客戶溝通部總經理張啟表示,關于合規工作,阿里“已經在全力準備。
從內部開始建生態
“面向AI時代,所有產品都值得用大模型重新升級。”張勇表示。
事實上,在阿里內部,公司已經明確提出,阿里巴巴所有的產品未來都要接入大模型進行全面升級。包括釘釘、天貓精靈、天貓、淘寶、閑魚、盒馬等產品。前述業務中,釘釘、天貓精靈目前已經在測試接入大模型,前者能實現自動寫工作方案、生成應用等功能,后者則顯著提升了智能化水平。
以釘釘為例,接入通義千問測試后,可以自動生成工作方案,也可以在會議紀要后自動生成總結和待辦事項,還能拍一張功能草圖自動生成小程序。
1、新的群聊
當你被拉入一個新群聊,釘釘可基于群內此前的聊天內容,自動生成聊天摘要,幫助用戶快速了解上下文,再也不用手動爬樓。同時,群聊聊到共識動作,還能自動生成待辦,任務清晰不遺漏。
2、新的文檔
在釘釘文檔里,可以通過輸入需求,讓釘釘進行內容創作。
除了生成文案內容,還能根據指令生成創意圖片。
3、新的會議
釘釘視頻會議可在會中生成實時字幕,不僅能看到所講的內容,還會看到誰在講。
新入會成員可以通過智能摘要,快速了解之前內容。
視頻會議也支持在會后自動生成重點摘要與待辦事項。
4、新的應用
可以通過拍照生成低代碼業務應用,上傳一張功能草圖,不用寫代碼即可生成一款應用,降低應用開發的門檻。
根據官方披露的信息,接入通義千問后,天貓精靈支持自由對話,能根據用戶需求和場景隨時生成內容。
據張勇介紹,釘釘和天貓精靈之后,通義千問將陸續嵌入阿里的電商、搜索、導航、文娛等多個場景中。比如,用戶可以在跑步時要求天貓精靈“合成1小時歌單,50%穿插搖滾風格的歌曲”,也可以和天貓精靈聊文化談人生。
值得一提的是,將內部業務接入通義千問是阿里建設全新AI生態的第一步,或許為搜索引擎帶來更新的商業模式。
“可以借助多項生態入口打造覆蓋‘衣食住行工’的全域智能生態場景。”在國金證券看來,C端生活場景數據的豐富性,以及對C端用戶生態入口的精準把握是阿里大模型構建生態的優勢所在。
打造國內AI“底座”
如果說將通義千問與阿里自身內部業務結合,阿里建設全新AI生態的第一步。那么,與外部企業合作打造國內AI“底座”則是阿里的進一步目標。
“我們將開放通義千問的能力,為每一家企業打造自己的專屬GPT,歡迎所有人用阿里云開發自己的大模型。”周靖人稱,阿里云將提供完備的算力和大模型基礎設施,讓包括創業公司在內的所有企業和機構更好地實現創新。
比如,每個企業都可以有自己的智能客服、智能導購、智能語音助手、文案助手、AI設計師、自動駕駛模型等。
“通義千問是通用大模型,要應用到實際場景時,每個企業都有自身需求,但不是每個企業都要從頭開始去做大模型。我們希望能以通義千問為基礎,結合各企業相關體系,為企業打造專門的數據空間。”在峰會之后的采訪環節,周靖人解釋了阿里此舉背后的想法。
通義千問如何為企業提供服務?
簡單來說,首先阿里云為企業建立專屬的數據空間,企業把各式各樣的數據放到數據空間,不需要做任何提前處理,比如不需要進行數據清理,也無須關注模型訓練的繁瑣過程。隨后,阿里云會以相對自動化的方式,為企業生成企業專屬的大模型。
峰會現場,阿里云宣布將與OPPO安第斯智能云聯合打造OPPO大模型基礎設施,基于通義千問完成大模型的持續學習、精調及前端提示工程,未來建設服務于其海量終端用戶的AI服務。
同時,吉利汽車、智己汽車、奇瑞新能源、毫末智行、太古可口可樂、波司登、掌閱科技等多家企業表示,將與阿里云在大模型相關場景展開技術合作的探索和共創。
全天候科技了解到,目前已有不少廠商將通義千問的API集成到他們的產品中,“但進展不如預期快。”
“通義千問提供的是技術能力,距離最后的應用還有一定的距離,需要各行各業來參與到業務創新之中,把模型的能力發揮出來。”周靖人說。
處于同一起點的大模型之戰
由ChatGPT掀起的大模型熱潮還在席卷。今年的第一季度,成為當之無愧的國產大模型混戰季。
3月16日,百度發布文心一言大模型。隨后,360、商湯科技、阿里紛紛推出大模型產品。此外,騰訊、華為等科技巨頭的大模型產品也在加速“趕路”中。國產大模型呈現了一幅“百家爭鳴”的景象。
對此,張勇認為,AI大模型的出現是一個劃時代的里程碑,人類將進入到一個全新的智能化時代,大模型將會被各行各業廣泛應用,帶來生產力的巨大提升,并深刻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
在這場混戰中,百度擁有數據積累、搜索領域領先優勢以及先發優勢,騰訊擁有大量C端數據、場景優勢,360擁有豐富的語料,商湯擁有AI大裝置的能力。
阿里的差異化何在?
從技術路線出發,阿里是中國最早投入大模型研究的公司之一。“從2019年開始,我們就在投入各種各樣預訓練大模型的研發。”周靖人說,通義千問是今天在既定技術路線上的一個產品,并不是阿里大模型的終態。
據周靖人透露,接下來會有更多的大模型發布。“語言模型的潛力還有巨大的發揮空間,有令人遐想的應用場景。”
大模型之爭是一場“AI+云計算”的全方位競爭。阿里云靈駿集群是為AI訓練專門定制,支持10萬張GPU卡規模,一個高性能算力的機器通過自研800G的RTA網絡連接起來,實現低延遲互聯、高效存儲的方案。
通過PAI&靈駿,搭建高性能分布式模型訓練平臺,用戶可訓練10萬億參數大模型,使得上萬張顯卡聯合訓練超大模型,提供接近10倍性能提升。
張勇表示,云計算是AI大規模普及的最佳方式:“未來,我們希望在阿里云上訓練一個模型的成本,能夠降低到現在的十分之一,甚至是百分之一。即使是中小企業,也能通過云平臺獲得AI大模型的能力和服務。”
目前,阿里云已形成模型即服務(MaaS)、平臺即服務(PaaS)、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三層架構,其中模型即服務包括基礎大模型/通義大模型、企業專屬大模型、魔搭社區、API服務等。
在張勇看來,未來將看到應用爆發、效率革命,AI將成為各行各業新型生產力,但對于企業來說,智能化時代大家都將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
“不管誰做了大模型,做了什么樣的大模型,誰做了專屬模型,10年、20年以后回頭來看這段時間,其實我們所有的企業都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如何抓住未來的機會是我們大家共同的愿望。”張勇說。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