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姐沖刺“炸串第一股”,想讓1000個創業者年賺100萬
來源/職業餐飲網
撰文/程三月
“幫助1000個創業者年賺100萬!讓100個員工全款買房,讓20個員工財富自由!”
近日,炸串賽道頭部品牌喜姐炸串創始人王寬放出“狠話”!
他從一家9平米的炸串小店起家,短短不到4年開出2000+門店,累計斬獲3.7億元融資!即使在疫情仍舊嚴峻的去年,依舊取得年營收16.5億的成績!
眼下,喜姐炸串已經進入IPO輔導期,沖刺“炸串第一股”!如此直白的愿景背后,不僅是他坦誠招募創業者和人才的召集令,更暗藏著餐飲連鎖化和資本化下對普通餐飲人釋放出的巨大“紅利”……
2023年預計營收近22億元,
喜姐炸串沖刺“炸串第一股”!
疫情三年餐飲業經歷了一場大洗牌,全國共計超過170萬家餐企倒閉,超過了過去10年的總和。
然而當人們消費力下行,解饞屬性較強、消費無負擔的炸串反而脫穎而出。
喜姐炸串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短短不到4年,這家在疫情中成長的品牌開店2000家+,在資本潮退卻、市場回歸理性的大環境下,仍在半年內獲得兩輪大額融資,累計3.7億,在小吃品類中風頭無兩!
近兩年,喜姐在產品和門店等多方面進行了升級,在品類深度和客群廣度上拓展和深耕!
在產品上,增加了炸雞、卷餅等超級性價比的飽腹性產品,去滿足80%客戶的80%需求,消滅掉一天中的“淡季”;
在門店上,打磨出A、B、C三套店型,打造覆蓋全時段、全人群、全價格、全場景的超級單店模型。
為此,在艱難的2022年,喜姐仍實現了全年門店營收16.5億的成績。
疫情后生意也得到了快速恢復:其2023年門店第一季度營收5.51億,同比2022年增長42%;單店日均實收,同比2022年增長4%。預計2023年全年門店營收達21.88億。
據王寬透露,喜姐炸串今年將進入IPO的輔導期,預計在2025年上市。
新的擴張方式:
“幫助1000個創業者年賺100萬!”
“三年疫情幾乎所有餐企都活得很艱難,我們也算活過來了,并站穩了腳跟,就想著能為社會創造什么價值,為產業鏈創造什么價值�!�
幫助1000個創業者年賺100萬——這是喜姐的第一個目標。
1、萬店餐企們背后的擴張密碼:平均1個加盟商開3家店
目前,餐飲行業正在迎來連鎖化的黃金窗口期。
從2018年到2022年五年時間內,中國餐飲市場連鎖化率從12%提高到19%。
特別是“小吃小喝”品類的連鎖化率顯著提升,飲品品類五年上漲了15%,小吃快餐緊隨其后,五年提升了9%。
萬店以上規模的連鎖門店數占比從2018年的0.7%增長至2022年的1.5%,占比翻倍!
其中,蜜雪冰城成績尤為突出,在2020年6月,其門店數量才剛突破1萬家,而到了2021年10月1日就宣布門店破2萬家,短短一年多新增了上萬家門店。正新雞排、華萊士、絕味鴨脖也早已跨入“萬店俱樂部”。
而王寬在蜜雪冰城的招股書和絕味的財報中發現了一個相同的規律:這些成功的上市餐企,一個加盟商平均開3家店。
“他們之前也不知道這個規律,都是加盟商賺到了錢,然后再開的第二家店。而我們看到他們10年的發展規律,其實就是我們的未來。我們相當于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準備扶持1000個創業者開多店�!蓖鯇捳f。
的確,老加盟商是連鎖品牌開拓市場的利器,他們有資金、有經驗、也有團隊,對本地市場也更熟悉,他們開新店,無論是服務品質還是經營效率都會更好,成功率會更高。
這對于創業者和品牌而言,是一場雙贏的合作。
2、扶持創業者開5~6家店,從個體戶變成職業連鎖餐飲老板
那為什么是扶持1000個創業者?又為什么是年賺100萬呢?
王寬預計5年內喜姐開到1萬家店,也就有大概3000個加盟商,其中2000個單店加盟商開出2000家店,剩下8000家店由 1000個加盟商開出。
而目前,每家喜姐炸串一年一家店能大概賺15萬~20萬左右,計劃1000個加盟商中100人開20家,則年賺300萬;200人開10家,則年賺200萬;700人開5-6家,則年賺100萬。
為了實現這個規劃,扶持加盟商開 5-6 家店、20家店是喜姐當下的主要工作目標。
為此,喜姐將對老加盟商提供從政策、選址、招聘、市場、營運等各個維度的資源傾斜:例如準備每年拿出3000~5000萬的資金,扶持老加盟商開二店;還增設了管理類的課程,培訓加盟商如何當連鎖企業的老板。
“我們相當于給創業者做了一個職業規劃,讓開1家店解決生活和工作問題的個體戶加盟商,成為開5-6家店、20家店,年入百萬的職業餐飲連鎖公司老板�!�
目前喜姐平均每個加盟商開店 1.66 家,1000個老加盟商今年計劃開店550家。
其中不乏一些佼佼者:餐飲行業資深從業者張榮,在連續創業失敗之后,2020年加盟喜姐炸串,現在已開門店11家,簽約門店25家,年利潤200多萬;福建莆田的戴建港,在2021年時候選擇加盟喜姐炸串,在疫情爆發的2年間,迅速開了10家門店,目前已經簽約了23家門店,擁有了屬于自己的組織團隊……
喜姐炸串優秀加盟商頒獎現場
一直以來,開餐館都是一份社會地位不高、養家糊口的苦差事,倘若過幾年不開店了,店一關就什么都沒有了。
在餐飲連鎖化時代,喜姐新的擴張方式則給餐飲創業者們提供了新出路,那波搶先看到并抓住紅利的餐飲創業者,或許就能實現財富和階層的進階。
重金求賢才:
“讓100個員工全款買房,讓20個員工財富自由!”
任正非曾言:“錢給多了,不是人才也變成人才。”
“讓100個員工全款買房,讓20個員工財富自由!”這是喜姐炸串的第二個目標,也是它廣聚賢才的“召集令”。
1、“200 億市值時期權池價值20億,分給100個員工”
那,如何兌現這個員工買房和財富自由的目標呢?
王寬算了一筆賬。
喜姐5年發展目標是10000家店,每年每家加盟店大概向總部進貨60萬元,行業凈利率為10~15%。
根據公式:年凈利潤 = 10000家店 * 進貨額 60 萬/店年 * 凈利率10% = 6 億元。
這個6億就是喜姐到時候的凈利,而餐飲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大概是40倍,以此可以推算出喜姐的市值大概是200億。
喜姐近未來8年的發展目標
而喜姐期權池1000萬股,占10%股份,200億市值時,期權池價值20億,分給公司100個員工,平均每人2000萬。
這些員工主要包括:各職能副總、營運總監、各部門總監、總部各部門經理、各分公司經理、各分公司開發負責人、各分公司區域經理、優秀員工等(大概120/130人左右)。
當然,這期權并不會平均分配,而是按崗位、貢獻分配:
1)經理級別:管150 家店、4~5個督導的區域經理;以及各分公司開發負責人、總部各部門經理:分到 4~500 萬元,可以買一套100平米的房子。這崗位以上的崗位人員,總計80~100人。
2)分公司經理、部分職能總監:期權是經理的2~3倍,1~2000萬。
3)副總、營運總監、核心部門總監:財富自由(20人左右)目前,喜姐的員工已經有50多人拿到了期權 ,未來 2-3 年還會有50人陸續拿到。
一些優秀人才已經加入,如喜姐負責信息化系統建設的張熙韜,原是海底撈信息化總監。他在海底撈50家店時入職,曾帶領110人的信息化隊伍從0開始,做了6年多,在海底撈1500家店時離開,全程領導了海底撈的整個信息化建設。他2022年入職喜姐,“主要是看中喜姐的發展前景,以及可以實現財富自由的期權。”
除此之外,5年后,喜姐還會再拿出5%股份,分給下一波10000~20000家店、市值200~400億的戰士。
“每5年來一波,每次都給100人分20億元。這就不會只有第一波人拿到利益,而是永遠都有人得到利益,公司才能持續發展�!蓖鯇捬a充道。
2、搭乘資本化紅利的列車,餐飲或將涌現一批批富豪
期權激勵,是一種分享公司成長的方法,而且能夠降低員工的流動性。對于成長性的公司來講,這是一種為公司的未來折算成薪酬,降低公司自己人力資本上的現金支出的辦法。
這在互聯網行業比較常見,餐飲業卻比較少見,喜姐用期權激勵機制招募優秀團隊就更少見了。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餐飲上市熱潮的到來,資本化紅利期也隨之而來,其中最明顯的影響就是——資本將造就一批批富豪!
曾經,傳統餐企都是靠掙了錢用利潤去分紅,沒有溢價,而融資上市之后靠股權分錢,有增值空間,許多職業經理人以及普通員工也能發家致富。
就像海底撈現任CEO楊利娟,背靠海底撈的千億市值,2021年楊利娟以身家125億元身價登上《胡潤中國職業經理人榜》第7位,以財富16億美元登上《福布斯全球富豪榜》。這在以前的餐飲行業是想都不敢想的。
早在2021年5月20號,海底撈曾發公告稱將拿出1.59億股股份授予超過1500余名員工及多名顧問、公司董事、高管。以海底撈當時44港元的股價計算,獎勵1.59億股的價值在69.96億港元,人均獎勵400多萬元。
隨著餐企融資潮和上市潮的到來,也許未來更多的餐飲上市公司也會采取類似獎勵,讓餐飲中層員工也能享受到資本紅利。
采訪的最后,王寬拋出橄欖枝:“歡迎各位人才來喜姐!共同創業,分享喜姐發展的成果!”
職業餐飲網小結:
任何一次財富的暴增,都是時代的產物;任何一次階層的跨越,都是紅利的推動。
“讓1000個創業者年賺100萬”愿景的背后,是餐飲連鎖化紅利下,一個個普通創業者正在從個體戶,蛻變為年入百萬的職業連鎖餐飲老板;
“讓100個員工全款買房,讓20個員工財富自由”愿景的背后,則是餐飲資本化紅利下,一些有才能的人或許也能找到一條發家致富的路。
當下,餐飲正在面臨一場大變局,危機與機遇并存,而抓住機會的那批普通人,也許就能實現人生的逆襲。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