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知名化妝品企業BWX將破產
來源/青眼
撰文/青禾
近日,澳大利亞一家知名美容公司BWX Limited(以下簡稱BWX)宣布,由于在2023財年上半年虧損4.72億元,公司已進入自愿破產程序。
一邊是澳洲知名護膚品牌伊索以百億估值被歐萊雅收購,一邊是澳洲最大化妝品公司BWX的破產,澳洲化妝品可謂冰火兩重天。
澳洲知名化妝品公司瀕臨破產
公開資料顯示,BWX是一家護膚和護發產品的制造公司,成立于2013年,總部位于墨爾本東南區。旗下包括Sukin、Derma Sukin、USpa、Edward Beale、Renew Skincare、Andalou、Mineral Fusion、Go-To等品牌,涉及護膚、彩妝、身體護理和護發品牌。在2015年的一份調查報告中,BWX以18.4%的市場份額躋身澳洲本土第一大護膚品公司。
據悉,BWX公司的系列產品注重天然成分,產品均由BWX全資子公司Beautiworx Pty ltd生產。除了BWX自有品牌,Beautiworx Pty Ltd還為第三方生產代工。從產品研發、生產、包裝、分銷到零售,BWX將整條供應鏈控制在自己手中,消除供應鏈中不確定性。
但近幾年由于外部挑戰加劇,BWX也瀕臨破產。青眼了解到,BWX的破產有跡可循。BWX先是在去年6月下調了業績預期,8月宣布股票停牌,原定8月公布財報硬是拖到了12月,結果顯示當年的收入只有9.35億元,歸母凈利潤虧損3018萬元。
據媒體報道,今年4月4日,BWX在向澳交所提交的一份簡短聲明中表示,全球知名機構畢馬威澳大利亞公司的David Hardy等4人已被任命為接管人,他們將對業務進行審查,然后試圖為BWX集團找到一個資金解決方案。
“接管人現在已經承擔了BWX集團澳大利亞業務的日常控制權,”BWX表示,“BWX團隊將繼續正常運營,同時接收方對業務進行評估。”
BWX同時表示,上述提及的Go-To品牌和澳大利亞以外的其他地區業務并未進入自愿托管。
據悉,自愿托管是澳大利亞4種破產程序中的一種,設立于1993年,其中指定外部管理人接管面臨財務困難的公司,自愿托管的目標是幫助公司繼續運營并恢復盈利能力。
“董事們認為,進入自愿托管將有助于推進BWX新管理層已經在進行的重組過程,并為公司提供未來盈利的最佳機會,”BWX說,“董事們將與行政人員合作,確保行政工作取得積極成果,員工和客戶仍然是重中之重。”
中國企業曾欲收購?
“經銷商減少囤貨、庫存和營運資金問題,是公司倒閉的原因。”在4月3日向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提交的聲明中,BWX如此表示。
某澳洲化妝品代理商也向青眼證實,“由于成本、人工很貴,持續經營受到挑戰,BWX確實陷入了資金困境,其一直在與庫存和運營資金問題作斗爭。”
據了解,2018年,貝恩資本曾一度對BWX發出過收購邀約,但在做完盡調之后,貝恩決定不再對BWX進行出價。
上述澳洲化妝品代理商也表示,“今年伊索被收購,其實大家有關注到BWX,旗下品牌Sukin也被關注。中國國內有好幾家公司想要收購這一品牌,不過,Sukin近幾年營利持續惡化,最后他們打消了收購念頭。”
回顧BWX發展歷程。2013年公司成立,2015年11月11日,在澳交所上市(ASX代碼:BWX)。上市后,BWX開始了快速擴張期,譬如,2017年分別收購美國天然礦物美妝品牌Mineral Fusion、電商渠道Nourished Life,在2021年,又以8500萬澳元收購Go-To 51%的股權,欲打造供應鏈完整的美妝王國。
據悉,自收購Go-To后,BWX財務經營就陷入困境,營收急劇下降,財報顯示,2021-2022年,銷售額增速維持2%-3%之間。在此次破產申明中,BWX表示,正在積極尋找買家以出售其持有的Go-To 50.1%的控股權。
除此之外,BWX旗下兩家電商平臺flora&fauna和Nurished Life在2022年業績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最終,在現金流斷裂,無救助的情況下,BWX只能選擇申請破產。
事實上,當下澳洲企業正經歷破產潮。據《澳洲金融評論報》4月18日報道,隨著利率上升和經濟降溫對澳洲企業造成沖擊,上個月澳洲企業倒閉數量創下3年半新高,首次超過疫情前的水平。
據悉,澳洲破產企業所屬行業包括建筑業、住宿和餐飲業、零售業、制造業,BWX只是其中之一。Ashurst律所的重組合伙人Alinta Kemeny表示,多數行業的破產和重組勢頭明顯增強。目前經濟條件更加嚴峻,流動性更加緊縮,銀行、其他債權人、股東和金融贊助商現在不太愿意向企業提供債務和股權融資。
主力品牌風光不再,小眾美妝不美了?
在BWX眾多品牌中,Sukin可謂其“當家花旦”,Sukin一個品牌的銷售額曾接近BWX總營收的50%。從某種程度上來說,BWX的破產也是由于Sukin風光不再。
據了解,Sukin創立于2007年,憑借天然護膚品和親民的價格,成為澳洲第一天然護膚品牌,于2015年6月19日,被BWX收歸旗下。
隨著全球消費者對天然護膚品需求增加,Sukin也看到海外市場機遇,積極進軍美國、歐洲、亞洲市場。據悉,中國市場是Sukin的三大核心國際市場之一,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占到產品總銷售額的10%。
BWX首席執行官邁爾斯.安斯崎馳曾對Sukin進入中國市場持樂觀態度,“中國消費者對天然產品的興趣與需求日益增長,他們對于產品的效果、質量與真偽有著嚴格的要求,而Sukin的產品能夠很好滿足這些需求。”
據青眼調查,在中國市場,Sukin主要聚焦線上渠道,在天貓、京東、網易考拉、唯品會等平臺建立了官方店鋪。在Sukin天貓海外旗艦店,青眼注意到,Sukin產品涵蓋護膚、潔面、洗護等品類,共20個SKU,產品售價30-178元,其中銷量最好的產品為Sukin止汗噴霧,總銷量5萬+件。
▍截自Sukin天貓海外旗艦店
不過,在Sukin品牌發展過程中,2018年,為了拓寬銷售渠道,BWX讓Sukin進入連鎖超市和藥妝店。消費者由此改變了對Sukin品牌的認知,Sukin也面臨大量低端品牌更加慘烈的價格競爭。
此舉也被外界認定為是Sukin的品牌降級。在小紅書等平臺上,青眼注意到,不少消費者表示,“Sukin不好用,只適合年輕大學生使用。”
上海某新銳護膚品牌創始人表示,“像Sukin目前這樣的定位,在現在的中國市場是不容易的。一方面,在目標客群是18-24的大學生群體,市場競爭相當激烈,大多數已經是國貨的天下了。另一方面,進口品的供應周期長,已不能適應電商直播的供應需求,業務也很難快速增長。”
同時,在渠道布局上,上述澳洲化妝品代理商表示,Sukin沒有標準的代理和直營路徑,只是依賴一些華人代購,也導致了該品牌的沒落。BWX財報也指出,自疫情以來,Sukin線上渠道和代購受到國境封閉、物流受限的影響,銷售增長出現停滯,并且在2022年發生了衰退。
此外,上述澳洲化妝品代理商認為,物價原料上漲,毛利下跌,也讓Sukin受到挑戰。財報顯示,2020年和2021年,Sukin的毛利率維持在70%-72%的較高水平,2022年,Sukin的毛利率急轉直下,僅為54%-57%。由此可見,BWX走到破產這一步并非一朝一夕。
此外,青眼梳理部分小眾國家進口化妝品情況,2021年-2022年,我國自澳大利亞進口化妝品總額兩連降,降幅分別為21.61%、25.08%。去年,自西班牙、新西蘭進口化妝品總額同比也有所下滑。總體上,表格內的小眾國家的進口額沒有指數式的變化。
再結合這幾年不斷有小眾美妝品牌關店、撤出中國,似乎,海外小眾美妝在中國市場再難講出完美故事。
注:BWX財報計算方式:7月-次年6月(如2023財年上半年指:2022年7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文內貨幣已換算成人民幣。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