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珠海免稅又中止 格力地產的艱難轉型路
來源/觀點網
撰文/劉子棟
橫琴島封關在即,格力地產吸收珠海免稅要與時間賽跑,卻無奈遇上波折。
5月26日晚間,該公司公告宣布申請中止審核與珠海免稅集團的重組,消息突然。
格力地產與珠海免稅集團的資產重組始于2020年5月份,“強強聯合”的最初目的,是為了補齊業務短板,促進前者地產、口岸經濟業務與后者免稅業務聯動。
與珠海免稅集團的合并,曾被視為格力地產轉型升級、優化產業結構,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最重要一步。
受新冠疫情和房地產下行影響,格力地產在2020財年剛計提大額虧損。但反觀國內免稅市場卻如火如荼,一旦重組完成,擁有超高毛利率以及特許經營兩大優勢的免稅業務,將幫助其挖深業績護城河。
對珠海免稅來說,與開發商格力地產融合,則意味著解決了免稅商場重資產投資一環的缺失。為配合此次重組,格力地產曾先后斥資在珠海、海口等地拿下多宗免稅商務地塊。
在珠海市國資委推動下,這場雙贏的合作得到快速推進。
資料顯示,格力地產披露交易初步意向4個月后,便完成對標的資產的審計、評估工作,同年10月份、11月份相繼完成對重組預案、報告書的審議,并獲得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出具的《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不實施進一步審查決定書》,意味著重組進入實質性階段。
但2020年12月,主持此次重組的時任格力地產董事長魯君四,因涉嫌證券市場內幕交易違法行為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受此影響,重組事項一度擱淺將近兩年。
2022年12月,借助針對房地產行業“第三支箭”政策,格力地產重啟免稅資產重組。
為配合最新政策,調整后的交易方案大幅提高定增募集配套資金金額,收到的融資除用于支付收購代價,剩余的還被允許用于存量房建設、償債等,可謂一箭雙雕。
當時市場評價,格力地產免稅資產重組重新提上日程,符合國家對房地產行業導向的最新預期,貼合市場化國企改革的大方向。
格力地產與珠海免稅此前也存在深厚合作基礎,且均處于同一控股主體即珠海市國資委的控制之下,雙方整合的前路似乎并沒有太多的阻礙,但意外還是發生了。
雖然格力地產給出的理由是財務資料過期,需花時間進行加期審計。
據悉,格力地產提交的申請文件中,經審計最近一期財務資料基準日為2022年11月30日。而按照相關規定,申請文件所引用的經審計的最近一期財務資料有效期為基準日后6個月內,換句話說,相關財務資料有效期截止日為2023年5月31日。
“財務資料有效期接近到期,為保證上交所審核期間財務數據的有效性,需對相關財務數據進行加期審計。”格力地產還表示:“將在財務數據更新完畢后申請恢復審核。”
但與珠海免稅的重組,從首次提出至今已歷時3年之久。
在此期間,國內免稅市場持續擴張,據企業增長咨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2023年中國免稅市場在全球的規模占比將提升至31.3%,而這一數據在2026年會進一步達到44.8%。
政策利好釋放下,各大頭部玩家如中國中免、海控免稅、海旅免稅正加速搶奪市場份額。
珠海免稅作為行業TOP5之一,是國內唯一一家全資擁有免稅、有稅、保稅(跨境)三大業務的免稅商,口岸免稅業務體量居全國第二,目前也正蠢蠢欲動。據了解,趁珠海拱北口岸改造之際,它剛完成對舊拱北口岸免稅店的升級工作。
另一方面,被認為是澳珠合作一號工程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即將在2023年內啟動封關程序。目前,珠海免稅正在當地籌備旗艦項目珠海免稅(橫琴創新方),同時中標了橫琴口岸出境大廳出境免稅店經營權項目。
格力地產在橫琴也早有布局,包括已宣布入駐橫琴創新方作為商業零售項目運營方。與珠海免稅的業務融合預計將實現“1+1>2”的效應,但目前出現的新狀況,令時間表再度往后。
想要吃上免稅這塊“蛋糕”,格力地產或許還需要一點耐心。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