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費1%、社交升級,閑魚的“緩兵之計”治標能否治本?
來源/剁椒娛投
撰文/Jemila
5月,閑魚“閑不下來”了。
15日,閑魚APP發布公告稱將針對高頻且高額交易的賣家收取服務費。一周后,閑魚召開產品升級發布會,閑魚負責人季山表示,抽傭政策意在探索更適合自身平臺的商業模式,并在發布會上介紹了閑魚“交易+社區”的雙軸發展路徑。
自從2014年閑魚上線以來,閑魚不斷更新產品功能、調整發展策略。今年3月28日,阿里改組將設六大業務集團,閑魚歸屬于淘天集團。在各業務都努力自負盈虧目標下,閑魚也加快自我造血進程。
對于閑魚收費,社交平臺上不少人持積極態度。眾多聲音表示,近年來職業賣家涌入平臺,給買家篩選賣家帶來困難,也給售后帶來挑戰。5月的閑魚先是打破前負責人作出的“永不收費”承諾,而后上線“海鮮市場”、升級“會玩”社區,加強社交元素,動作頻頻背后,能夠化解職業賣家涌入給平臺帶來的危機,給閑魚發展指明新的方向嗎?
收費1%:治理賣家生態?
閑魚公告顯示,賣家滿足當月訂單數量大于10件且累計成交金額大于1萬元時達到收費門檻,針對當月超出收費門檻的成交訂單收取1%的費用。
從條件來看,賣家要同時滿足高額和高頻兩個條件,作為個人賣家難以達到,只有職業賣家才有可能夠到收費門檻。為此,有部分人認為這是一次閑魚社區的治理,能夠減少令市場失序的職業賣家和黃牛,使閑魚回歸“跳蚤市場”。
“從我個人來看,應該可以提高和買家交易的成功率,”閑魚用戶“旺旺碎冰冰”表示,自己會在閑魚上出售一些音樂節門票和專輯,部分銷量較大的黃牛可能會因為這筆1%的費用“轉戰”微博等其他平臺,因此,自己出售的產品會更容易被買家看到。
實際上,對于職業賣家,閑魚一直持有積極的態度。2020年,閑魚推出付費版pro賬號,升級賣家運營工具,并隨后啟動“1億元現金幫扶華強北”計劃。2021年,閑魚引入第三方服務商開發的PC端管理工具“閑魚管家”,專門幫助職業賣家打通淘寶和閑魚。
但是職業賣家的涌入給閑魚帶來了麻煩。一些“無貨源”和“倒爺”售賣劣質產品,帶來了平臺售后的成本,同時,真正的個人賣家難尋,買家淘到寶貝的難度肉眼可見地增加。顯然,閑魚這次出臺收費政策,是為了提高職業賣家門檻,進行適度調控。
一位閑魚數碼店主“怪咖”對平臺收費表示理解,“畢竟借助了平臺的資源和流量,收點傭金當然是合理的。”隨即,怪咖表示,1%的收費是在可接受范圍內,而且比起其它二手平臺,這個價格相對較低。
相機愛好者“蔣老師”認為,在相機圈子里有很多“二道販子”,他們買了個人賣家的相機之后會“到手刀”,以產品瑕疵來進一步壓低價格。他認為閑魚這次出臺收費政策,對于打擊“二道販子”或許有一定的作用。
在23日的發布會上,季山直言,“抽傭的費用是很低的。(抽傭)不是從商業收入角度提出,而是從平臺角度提出。”可見,閑魚收費行為,一方面是為了治理平臺生態,另一方面,也是想要再次重申閑魚的興趣交易。
從C2C到C2X,閑魚變化為那般?
發布會上,閑魚亮相社區化產品“海鮮市場”,內部設置熱點話題榜,用戶可以發布與熱點相關的寶貝,參與互動。同時,主要以達人內容為主的“會玩”社區新升級,新增更多以達人和買家互相“分享玩法、安利好物”的互動場景。
這是繼今年3月,阿里巴巴宣布改組為 “1+6+N” 結構,提出每個集團努力自負盈虧目標以來,閑魚在產品功能上作出的最大改變,也是對季山所說的“3-5年內閑魚仍會聚焦于用戶增長和活躍度,向10億用戶規模邁進”的一次實踐。
據閑魚最新數據顯示,其用戶規模已突破5億,其中95后用戶占比逾43%,這部分用戶中00后用戶占比22%,但是月活僅為2500萬。從這次的產品升級來看,閑魚正在發力用戶增長和活躍度,通過興趣交易的互動玩法提升月活。
在早期的定位上,創始人處端(花名)就在不斷強調閑魚普通個體和社交的屬性,“是一個自由自在交易自己的一切的集市”,以此解釋C2C模式下的閑魚社區。隨后,在幾任負責人的變化之下,閑魚也由一開始的C2C走向了C2X模式。
閑魚六周年,第二任負責人聞仲(花名)曾表示,“流動才是王道,到B(商家)、到S(服務),到C(消費者)都可以,這就是C2X,X代表的是一種多元的閑置交易路徑。”至此,閑魚開始了C2C到C2X的轉換,并且通過迅速擴充的服務實現了C2X的質變。
2021年,閑魚發布《閑魚興趣職業人》,報告顯示,閑魚上誕生了 30 余種“興趣職業”,年輕人把興趣變成職業,并通過興趣的逐漸細分,閑魚形成了更多興趣圈層。
此次品牌升級,閑魚將線下的“海鮮市場”搬到線上,并升級了“會玩”社區,正是再次“擦亮”了興趣交易和社交的品牌,也是閑魚自收費動作后,正式將職業賣家和興趣交易嚴格區分的重要一步。
此外,閑魚此次發布會還上線了“魚力值”體系,區別于以往的螞蟻信用分,讓普通用戶在交易中擁有更精準的評價體系,以此來規范興趣交易中的買賣雙方。
做電商,閑魚優勢何在
閑魚作為二手電商頭部平臺,最大的優勢在于能夠低價淘貨,但是隨著拼多多近年來在電商領域打出的低價標簽,讓閑魚在價格上沒了優勢。
分別打開閑魚和拼多多,搜索同一款產品,以海爾118L冰箱為例,閑魚最先彈出的是芝麻信用較好的賣家,通常這些賣家是職業賣家,他們按照自己的價格定價,與官網價格相差無幾。另一邊,拼多多首先彈出的則是“百億補貼”的旗艦店產品,直接比官網價格低。
即使是閑魚搜索出來的二手產品,也幾乎很少有“撿漏”機會,“個人賣家掛出來的產品,只要價格低都會被二道販子一鍵拍下,販子加錢再掛出來。”蔣老師介紹。這也使得被職業賣家“霸占”的閑魚,二手商品的價格基本上都在一個固定的波動范圍內,買家想要體驗在“跳蚤市場”撿漏的快樂,將會很難。
另一方面,從消費者投訴和相應反饋機制來看,黑貓投訴公布的數據顯示,閑魚投訴量為87817條,已回復并解決的為14條,解決比例為0.016%,拼多多投訴量為752165條,已回復并解決的為113211條,解決比例為15.051%。
無論是價格還是售后,閑魚都不占優勢。閑魚的收費和產品升級,則是解決上述問題的一則緩兵之計。
從主流電商平臺的費用來看,閑魚1%的抽傭顯然微不足道。根據淘寶商家入駐指引,淘寶開店無需費用,但是會收取2000元的風險保證金。據淘寶商家小二介紹,如果商家想要推廣自家店鋪,需要購買直通車、萬相臺、引力魔方的推廣服務,每天50元-2000萬元預算不等,天貓入駐商家則會收取每筆訂單5%的服務費,同時商家需要繳納軟件服務年費3萬或6萬元,推廣方式也按照上述模式進行。
可以看到,在淘天集團內部,盡管淘寶商家入駐免費,但是在店鋪的推廣和費用收取有很完整的模式,商家承擔的成本由多個模塊組成,天貓則更在入駐方面給商家增添了更大的成本。這樣看,閑魚的費用儼然不值一提,對于能否通過抽傭實現服務升級和成本回收尚且存疑。
另一方面,產品大升級之后,閑魚主觀上想要打好興趣交易這張牌,從社交平臺的反應來看,大家態度也都算積極。但是充斥在主頁的職業賣家、無貨源店鋪以及二道販子,仍然是平臺上貼著的一張狗皮膏藥,對于買家來說,好物的篩選依舊具有難度。
閑魚通過收費和產品升級,要抓住的是職業賣家和個人興趣交易受眾,但是如何平衡二者,并同時滿足兩類用戶的需求,仍然需要不斷迭代功能和玩法。產品升級后,隨著收費倒計時的來臨,閑魚的危機真的會如期解除嗎?答案或許將在6月揭曉。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