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Wish裁員三分之一,昔日老牌大賣光環消失
來源/36氪
撰文/胡依婷
新老交替,行業洗牌。老牌平臺賣家Wish每況愈下,正在掙扎自救。
近日,總部位于舊金山的在線零售商Wish公布其二季度財報并宣布裁員計劃。此次,其將裁掉全球范圍內34%的員工,共計255名。裁員計劃包括160名美國員工,相當于在美國Wish將在每5個人里裁掉2個。
裁員的背后,Wish的二季度營收頗為慘淡。
財報數據顯示,Wish在2023年二季度收入降幅超出預期,同比下降42%至7800萬美元;本季度仍虧損6600萬美元;月活躍用戶下降48%,至1200萬,對比去年同期跌至一半。
Wish今年上半年總體營收都呈現虧損。今年第一季度,Wish的收入同比下降近50%,凈虧損從上年同期的6000萬美元擴大到8900萬美元。
然而,其老牌競爭對手亞馬遜依舊強健,新秀TEMU與SHEIN在北美也快速成長,它們已然成為Wish的外患。除此之外,Wish的內憂也一直不斷。
Wish在成立初期便以“低價”為賣點,鋪售許多價格便宜的產品。這些產品質量良莠不齊,觸發許多消費者的差評。此外,Wish還曾因產品安全問題引起法國政府的注意,遭遇官方下架。
面對內憂外患,Wish也采取了變革,在用戶維護方面取得一些成績。其財報顯示,二季度平臺用戶訂單取消率同比下降47%、用戶退款率下降約30%、用戶端凈推薦值(NPS)同比提高約28%,用戶轉化率和用戶留存率也同比持續提高。
曾經輝煌
Wish成立于跨境電商萌發階段,以低價而為人知,主攻北美和歐洲市場。2011年,其由一個商品收集管理工具發展為電商平臺,主營產品包括服裝、珠寶、電子產品等。在Wish,消費者可以花不超過10美金,買到毛衣、藍牙耳機或一盤眼影。這些平價商品大多依賴于中國相對低廉又穩定的供應鏈。
Marketplace Pluse的報告顯示,2020年前Wish上中國注冊賣家數量超過80%,到2020年后,美國賣家與中國賣家數占比幾乎各一半。
曾經,Wish輝煌過。Wish曾和亞馬遜、eBay、速賣通一起被列為全球四大購物網站。其在轉型9個月內平臺交易額達近1億美元;截止2017年5月,Wish在全球27哥國家的購物類App中排名第一;2018年Wish成為全球下載量最大的電商App,安裝量達到1.61億次,超過亞馬遜。
低價策略不僅讓Wish收獲了大量消費者的青睞,還使其逐步完善“中國商品+全球下沉市場”的商業模式,憑借攀升的交易額完成了數輪融資實現上市。
自2012年起,Wish共計完成了8輪融資,資金共計超20億美元。在2019年H輪融資后,Wish的估值為112億美元,其在2020年底上市。
出乎市場預料的是,上市似乎成為了Wish的拐點。此后,其股價一路下跌,截止2022年2月,Wish的總市值僅為15.05億美元,與上市時相差數十倍。
翻開Wish的招股書和財報,可見端倪。2017年時,Wish已經開始虧損;近五年間也持續虧損,其最大虧損出現在2020年,為7.45億美元。
除業績下滑、虧損頻現外,Wish在用戶留存上也顯露疲態。2021年三季度月活用戶總數同比下降40%至6000萬,12個月內活躍買家同比下降32%至4600萬。
數據表現不佳的背后是Wish平臺產品問題頻發以致遭到官方抵制的現實。2021年,在其最大的市場歐洲,Wish被法國政府勒令下架。這一事件的緣起是法國競爭、消費和反欺詐總局發現其抽調Wish平臺的商品中絕大部分都不符合標準。在給予整改后,法國政府對Wish的回應和行動并不滿意,便要求搜索引擎和應用商店“封殺”Wish。隨后,谷歌和蘋果在法國的應用商店都下架了Wish,必應等搜索引擎也跟從。
Similar Web 數據顯示,當時的法國是Wish在歐洲的第二大流量市場,它不能也不想放棄。但2022年10月法國憲法委員會否決了Wish在前一年提出的控訴。即使是與法國政府進行了長達兩年的法律斗爭,Wish也沒能令制裁撤銷。直到今年3月,支付完300萬歐元的罰款,Wish才得以重回法國市場。
業績步步下滑,口碑受到重創,Wish即使是發展迅猛的老牌大賣,也仍舊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絕地逢生
關于虧損的緣由,Wish給出了自己的答案。Wish首席執行官嚴峻(Joe Yan)和首席財務官兼任首席運營官Vivian Liu都認為,競爭格局變化與行業競爭加劇給Wish帶來空前的壓力。
早年的競爭格局為“四超多強”,其中“四超”指的是亞馬遜、eBay、速賣通和Wish。然而如今Temu、Shein和Tiktok Shop不斷沖擊著原有格局,還與速賣通被并稱為電商“四小龍”。
如今Temu和Shein都以低價為策略為核心吸引消費者,在營銷方面也不遺余力砸錢。它們已輪流超越亞馬遜和沃爾瑪,登頂美國購物類應用下載量第一的位置,分割著北美市場。Temu在登陸北美5個月后便花重金在美國超級碗進行廣告曝光,在Google、Facebook、Twitter等各大主流媒介的廣告投入也毫不手軟。
除了北美市場外,Temu和Shein也在投注更大的全球市場,這反襯著在歐洲和北美市場已顯疲態的Wish更加滯后。
但這僅是外部的沖擊,Wish本身也存在不少隱憂。其中包括主推低價策略帶來的產品生產成本降低,質量參差;未抓住轉型時機,沒能及時打造品牌;急于籠獲大量賣家而虧于準入審核等。這些也是Wish試圖轉型自救的方向。
其實早在Wish依舊輝煌的2017年,品牌化已經出現。亞馬遜在當年宣布進行品牌化轉型,鼓勵品牌賣家,也推出了20多個自有品牌,涵蓋食品、服裝和電子等行業。而Wish卻對外表示暫無此類計劃。直到2022年Wish才開始推進品牌重塑和重大營銷推廣計劃。
在這一年里,Wish更新了視覺設計,包括品牌標識、App應用圖標等;優化品類瀏覽和導航體驗,清晰化選購指引;扶持時尚、美妝與健康、家居等熱門品類;幫助商戶推廣產品提高曝光量。
面對產品質量問題,Wish與人工智能提供商Everc達成合作,共同打擊假冒產品,試圖扭轉消費者的負面評價。此外,Wish還與韓國物流提供商Rincos 簽署了新的合作伙伴關系,以簡化其韓國商家的訂單派送流程。
面對自身屢屢受挫的歐洲市場,Wish也沒有停下。其在今年3月向超過1.8萬名新歐洲商家開放了平臺,還將計劃9月在歐洲舉辦首次商家峰會。
Wish的付出也稍見成效。在今年3月的首次大促中,官方公布其吸引了6000家商戶參加,整個活動期間,平臺GMV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
自成立起,Wish經歷了登頂全球購物應用下載量第一的輝煌,如今也面臨著重塑的難題。2022年以來的舉措稍見成效,但若想要重回往日,Wish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