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電商背水一戰
來源/電商報Pro
作者/吳昕
B站開始培養新主播
快手電商在今日舉行了“2023快手雙11商家大會”,面向商家、主播、用戶透傳大促的相關政策和玩法。據稱快手方面將為今年的雙11投入180億流量及20億補貼紅利。
抖音電商宣布雙11節盟計劃發送3億抖音流量,與品牌方通過聯合營銷資源的方式,實現共同曝光、商城引流。淘寶買菜也在昨日首次舉辦了雙11商家大會,宣布將投入最多資源,讓淘寶買菜成為用戶生鮮消費的主力選擇之一。
今年雙11的序幕正緩緩拉開,電商行業開始著力備戰。
也就在這個關頭,B站宣布啟動全新的UP主帶貨孵化計劃“超新星計劃”,再度發力直播電商。有消息稱,該計劃主要針對從未在B站直播帶貨或曾直播帶貨但依然處于探索期的UP主。B站作為平臺方,將向這些UP主們提供選品指導、品質商品池、流量扶持、1對1客服、售后服務等服務。
“希望通過超新星計劃,在B站孵化百個百萬量級的帶貨UP主,建立用戶在B站的消費心智,滿足用戶的消費需求。”
這是今年以來B站試水電商的另一嘗試。618期間,B站主動加入戰局,以平臺資源,集中推動幾位頭部UP主直播帶貨,涉及美妝、數碼和家裝等垂直賽道。粉絲數340萬的B站UP主“寶劍嫂”被選做范例,首場直播帶貨GMV超2800萬。
(圖源:寶劍嫂直播)
8月中旬,另一位B站頭部UP主鸚鵡梨開啟直播帶貨,單場成交超13.6萬單,GMV突破3000萬元。
相比抖快淘三家的頭部主播,再考慮到B站薄弱的電商基礎,這些數據雖然不算出彩,但也展現出不錯的潛力:2020年抖音集全平臺之力導流造勢,羅永浩的首場直播帶貨成績是GMV4000萬左右。
今年二季度,通過直播或視頻帶貨獲得收入的B站UP主同比增長超220%,遠高于其他收入類型UP主的同比增速。B站用戶的消費潛力,其實值得期待。
廣告和電商難兩全
制約B站發展電商業務的,不是用戶對于“為愛發電”的執著。
在B站創立14周年之際,B站COO兼副董事長李旎接受了《晚點 LatePost》的獨家訪問,她正主管著B站的商業化和多個核心業務的運營。
這場采訪涉及到了一個核心問題,B站如何賺錢。從財報數據來看,廣告業務是B站營收的重要支撐,廣告大盤去年的衰退非常明顯地反饋到了B站的營收和利潤上,甚至隨后影響到B站的流量激勵政策,引發了幾次關于UP收入的討論。
而在一眾廣告客戶中,電商貢獻了最大增量。就像那句老話說的,互聯網的盡頭是電商。電商總是流量變現效率最終、最成熟也是效率最高的選擇。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內容平臺、內容社區,B站選擇敞開大門,與每一個電商客戶合作,用域內流量交換廣告收入。
這其實和行業通行的做法相悖。這些年來,淘寶拒絕百度爬取數據,微信切斷淘寶、拼多多的外鏈,抖音限制用戶跳轉外部應用等等事件層出不窮,甚至反復上演。有人感慨互聯網進入APP時代后,一個個APP成為了信息孤島。這背后,都是互聯網的流量之爭。
越是頭部的玩家,越在乎自己的流量從哪來到哪去,而錢景最廣闊的途徑就是打造自己的流量閉環,讓用戶在自己域內完成種草消費流程,也能通過內外循環兩種不同路徑,擴充自己的廣告收入。
但相比起體量更大的抖音、快手,B站的底氣不足,電商供應鏈基礎更是薄弱。于是它選擇了廣泛合作,吃不到電商變現的肉,但總要分一分電商廣告的湯:
“第一是整合營銷,我們為電商平臺提供完整的方案,服務于他們拉新拉活的需求。第二是消費引導,引導 B 站用戶在各個電商平臺進行消費。第三是心智建設,比如說各家對于百億補貼的心智認知建設等。”
于是每逢大促節點,各大平臺的廣告紛紛投向了B站。這樣造成了一個奇妙的景觀:天貓、京東和拼多多的商單,養活了大半的B站頭部UP主。
按照B站COO李旎的“你適合做什么,就應該做什么。基于現在 B 站的社區的價值,我傾向于選擇跟所有的電商平臺進行合作。”
但這就導致了另一個問題,強勢電商平臺分走了B站頭部最寶貴的一部分電商流量,這讓B站自己的電商嘗試更難展開:抖音快手小紅書都是在切斷外鏈后,才開始自己的電商探索,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
差異化與電商突圍
B站創始人徐睿曾經承諾,要在2024年讓B站實現盈利。而單靠廣告的大盤增長,難以獨自支持這一愿景。
今年2季度,B站財報顯示總營收總營收達53.0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毛利潤實現12億元,同比增長66%,調整后凈虧損為9.64億元,同比收窄51%。增長放緩,已經是互聯網的普遍情況。降本增效所能釋放的經營效率提升,也基本被消化。在這個局面下,B站注定還是要開拓新的財源,推進電商業務。
作為一門規模效應顯著的生意,電商的入局門檻,正在低價內卷中持續提升。阿里、京東和拼多多三家,瓜分了貨架電商層面的絕大部分生態位,抖音快手以短平快的超強轉化銷量,指出了一條直播電商的明路。
次一級的平臺要想從電商賽道突圍,就必須從自身業務出發,尋找其中差異化的部分,用自己的優勢去撬動更大的可能。在這一點上,曾經在電商賽道屢戰屢敗的小紅書,也許給B站打了個樣:
小紅書放棄了自營的垂直電商產品小綠洲,宣布進入買手時代:靠個體的買手產出多樣內容,最終驅動平臺增長。
雖然B站在用戶畫像等方面,不如小紅書距離電商流量那么近,但在不少細分垂類上,B站其實具備著相當優勢:中長視頻的載體給予了專業相關博主內容創作的空間,吸引了相當一部分對自身消費需求更清晰的觀眾群體:參數黨、成分黨。測評對比類的視頻,在B站擁躉甚多,這與那些高單價數碼產品、高利潤的美妝產品等“長決策商品”,關聯性較高。這為B站的直播帶貨留存出一定的想象空間。
相應的細分需求也不局限于此。UP主“鸚鵡梨”的直播帶貨戰報顯示外跳到電商平臺的女性用戶占比高達95.77%,整場直播下來,有14個單價超千元的單品庫存售罄。而她帶貨的主要品類是服飾鞋包,這通常是淘系的優勢領域。
(圖源:B站)
鸚鵡梨能在競爭激烈的女裝帶貨中脫穎而出,在于她創造內容的稀缺性:她選擇了通過不露臉的方式展現服裝穿搭,排出干擾因素,盡可能為觀眾還原整體搭配效果。這種“偏干”的視頻內容,與主流平臺短平快的調性相左,但同樣能夠吸引一批重視粉絲。
再加上B站UP主普遍具備生活化氣息,不刻意樹立人設,而是傾向分享生活,做好自己,他們更容易與粉絲建立連結。這對于電商帶貨來說,是一個另未來趨勢:小眾消費、個性化消費正成為年輕人追捧的消費觀念。在主流平臺上,他們的消費訴求沒有被充分滿足。這是B站和小紅書這類次頭部平臺的機會。
B站披露的數據顯示,新用戶平均年齡不到 22 歲,呈年輕化趨勢,老用戶的留存率也非常兩樣:2009 年注冊的用戶依然有 68% 活躍在平臺上,正式會員到 12 個月的留存率始終保持在 80% 左右。對于內容社區來說,這是非常夸張的數據,一方面反映出B站用戶粘性極強,一方面也說明這家視頻內容平臺仍然處在時代浪潮的重心,跟隨用戶一同成長進步。
從目前電商環境來看,B站要想一蹴而就地成就電商,已然不太可能。但如果放眼長期,逐步完善電商基建,潛移默化營造平臺電商氛圍,電商對B站來說,并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