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康的高爾夫鞋,圈不住投資者的心
來源/螳螂觀察
撰文/青月
鞋服行業終于熬過了“寒冬”,2023年行業景氣度開始逐步回暖。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8月17日,已有28家鞋帽服裝類上市公司發布了2023年中期業績預告或快報,其中,9家預增,7家扭虧,5家減虧。
35歲的奧康,今年也開始找回了昔日“鞋王”的“驕傲”。一季度,數據全面飄紅,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6.74%至8.96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249.02%至4083.96萬元。
近日奧康披露的中期報告同樣保持著穩步增長,報告顯示,奧康國際2023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6.44億元,同比增長12.2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99.76萬元,同比增長177.59%。
連續兩個季度的凈利增長超三位數,奧康是否成功擺脫了“中年危機”?如此迅猛的增長趨勢,奧康能否延續?
01
營利雙增,
但投資者不買王振滔的“賬”
錄得高增長背后,是奧康的轉型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為了重塑品牌形象,2021年奧康國際與君智咨詢簽訂戰略咨詢協議,從“舒適化”“年輕化”“時尚化”多維度進行了品牌戰略升級。
從結果導向來看,這些舉措確實帶來了業績的增長。
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奧康鞋業線上渠道實現銷售收入30812.5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幅8.57%;線下渠道實現銷售收入131799.60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幅13.33%。
不過,在“螳螂觀察”看來,調整經營策略,堅持品牌戰略升級,只是奧康業績超預期、凈利暴漲的一小部分原因。更主要的還是因為奧康在2022年交了一份幾乎是上市以來最差的成績單,從而給了2023年上半年更高的“發揮空間”。
財報數據顯示,2022全年,奧康營業收入下跌6.91%至27.54億元,歸母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分別虧損3.7億元和4.18億元,凈利潤下滑了1185.93%。
不僅如此,2022年,奧康旗下核心品牌銷售量、銷售額均出現了大幅下滑。財報顯示,當期公司男鞋生產量增長11.45%。但銷量同比下滑8.21%,導致庫存量增加24.12%。公司存貨周轉天數為163天,較上年增加15天。
在2022年承壓的業績的襯托下,今年的奧康交出的“成績單”也就顯得格外的“漂亮”,并且下一個季度,大概率也會交出一份高增長的財報。
因為去年上半年奧康還有241萬歸母凈利潤,到了三季度,卻直接虧損了1.33億元,虧掉的錢甚至超過了奧康在2018年至2021年的凈利潤總和。
與這樣的歷史同期對比,下一個季度,沿著行業復蘇的趨勢向上,奧康的營收和凈利數據,或許將迎來又一次暴漲。
只是,這種增長顯然并不具備多少“含金量”。
在8月30日晚間奧康披露了財報數據后,次日收盤,ST奧康迭2.92%,報收5.66元,可見,對于奧康交出的這份“高增”的成績單,投資者并不買賬。
想要獲得投資者的“芳心”,顯然奧康還是需要講出一個“含金量”更高的增長故事。
02
高爾夫鞋,
能成為奧康的新增長故事嗎?
奧康的董事長王振滔推銷員出身,早年曾有“點子大王”美譽,奧康能從小作坊做到大集團,與其靈光一閃的點子能屢屢“一招制敵”不無關系。
可是在給投資者描繪新的增長故事時,王振滔這個曾經的“點子大王”似乎開始“失靈”了。
先是在今年五月份的品牌戰略發布會上,發布了“行業首創”的運動皮鞋品類,既保留皮鞋的工藝又融合了運動鞋的元素。
但從銷量數據來看,奧康鞋業的天貓旗艦店顯示,位居“本店時尚休閑鞋熱銷第2名”的陳偉霆同款運動皮鞋,在618期間,銷量僅僅只有100+,并沒有俘獲消費者的“芳心”。而在資本市場,截至五月底,奧康股價累跌2.04%,可見這個運動皮鞋也沒能打動投資者。
在運動皮鞋上栽了一個跟頭后,“點子大王”轉而瞄準更細分的消費群體。6月17日,奧康正式官宣高爾夫新品系列首發,試圖為高爾夫運動的愛好者提供功能性更強、舒適度更高的產品。
誠然,高爾夫的參與人群無論從年齡構成、消費水平還是對裝備的需求,都更符合奧康皮鞋的品牌調性,但即便是如此,高爾夫鞋也沒能增加奧康在投資者心中的“含金量”。
畢竟,在市場端,高爾夫鞋反響平平,淘寶上各個店鋪相關銷量幾乎都是0,線下實體店也很少陳列出新款高爾夫鞋;在資本端,高爾夫鞋推出后,奧康的股價更是連跌四日,這個新“點子”,似乎也并沒有投資者愿意買單。
歸根結底,一方面,是因為在高爾夫鞋這個領域,已聚集了大量實力玩家。主流運動品牌耐克、阿迪和安德瑪在300-800價位均有多款高爾夫鞋,高端時尚運動品牌FILA發布FILA GOLF與英國奢華跑車品牌邁凱倫Mclaren聯名系列。和這些品牌相比,首發定價1099的奧康高爾夫系列,喪失了先機,也不具備價格優勢。
另一方面,在高爾夫鞋這個領域,奧康也不具有專業認可度方面的優勢,這或許與其重營銷、輕研發有關。
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度,奧康鞋業研發費用分別為3430.85萬元、4376.69萬元、4733.12萬元,占同期營收的比例分別為1.25%、1.48%、1.72%。至于在2023年上半年,這個數據為2082.86萬元。
雖然說奧康在研發上面的投入在逐年增加,但對比其在營銷上面的投入,簡直不值一提。2018年至2021年間,奧康的銷售費用率還只有15.15%、16.83%、29.73%和29.2%。
可是近年來,因為業績不振,奧康加大了了營銷投入,其2022年的銷售費用已經高達11.2億元,同比增長29.59%,銷售費用率高達40.65%;今年上半年也有5.85億元,是研發費用的28倍。
拋開和銷售費用的對比不談,想做更舒適運動皮鞋的奧康,與其他專門做運動鞋的品牌相比,奧康的研發投入也難免讓投資者質疑其創新能力。
就比如一路狂飆在中國市場力戰阿迪耐克的安踏,其2022年的研發成本比率上升0.1%至2.4%,研發投入金額12.79億元;能超越阿迪中國的李寧,在2022年也投入研發經費5.34億元,和2021年相比增長了23.53%;即便是“萬年老三”的特步,2022年投入研發費用也達到了2.99億元。
對比之下,想以“更舒適”品牌定位進軍運動鞋市場的奧康,推出再多產品講新故事,都顯得不夠看了。
對研發投入的忽視,不僅導致了奧康在投資者和消費者心中的價值被削弱,另外,反映到生產層面,則變成了一系列質量問題。
(圖源:黑貓投訴)
在“黑貓投訴”平臺,以“奧康”為關鍵詞檢索,相關的投訴就有200多條,主要投訴點涉及“穿了5個月就開裂”“服務人員欺騙充值”“虛假活動”“售后服務態度惡劣”等等。
王振滔曾提到的:“只有把產品做到極致,才能打動消費者,消費者的痛點就是品牌的起點�!蹦撤N程度上,曾經的奧康確實做到了。但如今,面對消費人群、消費習慣早已代際遷移的市場,不管是運動皮鞋,還是高爾夫鞋,奧康近年來講出的新故事,都沒能真正打動消費者。
消費市場沒有水花,投資者就更難為其買單了。
想要真正改變品牌刻板印象,在下半場,甚至是明年,即便是奧康還能從地位翻身繼續維持漲勢,但研發投入較低、質量問題頻出所帶來的發展難題,奧康已經不能繼續忽視了。
未來充滿諸多未知數,當投石問路的高爾夫鞋沒能獲得反響的時候,“點子大王”得多想辦法帶領奧康走出困頓,真正挽救奧康于“中年危機”。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