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味品賣不動了
來源/中國商報
作者/馬嘉
在已公布今年三季報的10余家調味品企業中,超過半數企業營業收入、凈利潤下降:“醬茅”海天味業營業收入、凈利潤雙降,中炬高新、加加食品虧損,佳隆股份凈利潤同比下降1421.43%。
調味品賣不動了嗎?
01
走訪:經銷商庫存仍較高
在位于南三環的北京某大型農貿批發市場內,劉平租了個十幾平方米的門店,專門用來賣米面糧油和調味品,其貨架上的調味品都是2023年上半年的產品,也有2022年的。“我也想進8月以后的新貨,但是廠家不給,他們也要消化庫存。醬油的保質期在18到24個月,日期越往后的產品肯定越不好賣。”
中國商報記者致電給劉平供貨的經銷商,對方表示:“海天味業日期最新的貨品是5月、6月的貨,廚邦、千禾的貨最新的也是7月左右的,9月、10月生產的貨幾乎拿不到。”
“后續品牌可能會通知產品漲價,這樣商超也會加速這波庫存的銷售速度。”上述經銷商坦言,“我們的庫存壓力較大。現在供給各個渠道的產品價格不一樣,日期越新的產品價格越貴。像社區商店、小賣鋪的產品銷售速度快,他們也盡可能會選擇進貨價格便宜一些的產品,然后通過‘打折’‘特價’等促銷手段盡快把產品賣出去。”
賣不出去的調味品也給企業帶來了壓力。海天味業董事會秘書對投資者表示,今年以來公司一直在努力調節經銷商庫存水平,確保市場整體的健康發展。
02
現狀:巨頭們日子過得不太平
當前,調味品巨頭普遍面臨業績增長壓力。今年前三季度,海天味業實現營業收入186.5億元,同比下降2.33%;實現凈利潤43.29億元,同比下降7.25%。加加食品實現營業收入12.18億元,同比下滑4.28%,虧損2537.76萬元;中炬高新的虧損約12.72億元,凈利潤同比減少403.89%;佳隆股份的凈利潤同比減少1421.43%。
巨頭們的日子過得也不太平。今年10月,海天味業的股價創2019年3月以來的新低,市值也從曾經的超過7000億元縮水到如今的2050億元,跌幅超過70%;中炬高新深陷“高管內斗”,中炬高新董事長余健華公開表示,中炬高新錯失了不少發展機遇,管理團隊頻繁更換,主營業務無明顯發展,產品創新后勁不足,產能擴張緩慢,經營業績連續下滑;加加食品的控股股東卓越投資及實際控制人楊振、楊子江、肖賽平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成本上漲是巨頭們業績遇阻的首要原因。海天味業表示,公司于2021年年底提價,主要產品提價幅度在3%—7%不等,提價綜合考慮了成本變化、銷售策略、企業持續發展等多種因素。提價對毛利和利潤的效果之所以不太顯著,主要是由于近年來成本端超預期上漲所致。
加加食品則表示,公司主要原料為大豆、小麥、玉米等農產品,受到國家產業政策、國際市場價格及國際貿易關系影響。原材料價格如果出現大幅波動,可能會對公司的盈利產生較大影響。
庫存高、產品賣不動或也是巨頭們難以突破業績增長困境的一大原因。海天味業對投資者表示,今年三季度末相對于二季度末的渠道庫存有所下降。但多位進購海天味業旗下產品的經銷商均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目前仍在消化庫存,且今年內,供給各個渠道的產品或均要以庫存為主。開源證券表示,當前行業弱復蘇,海天味業仍面臨渠道高庫存以及低利潤率的問題。
03
應對:定下三至五年的“小目標”
值得關注的是,為走出低谷,調味品巨頭們開始做出戰略調整,制定新的戰略規劃。
海天味業表示,調味品行業是充分競爭的行業,近年來受外部環境的影響以及經濟周期的波及,行業發展受到一定沖擊。公司也在應勢而變,加快在產品、渠道、供應鏈、內部管理等方面的變革,更加貼近市場和消費者,從而進一步提升企業競爭力,力爭未來5年企業能恢復到正常增長的曲線上。
加加食品也表示,在未來5年,公司將實施“1+1”品牌戰略,“加加” 專注于以醬油為核心的調味品;“盤中餐”專注于植物油,產品主要以純正花生油、 花生調和油、茶籽調和油等包裝油為主,向中高端食用油市場發展。
中炬高新也表示,公司正在開展未來三年發展戰略及目標規劃工作,將重點聚焦調味品主業,力求將公司打造成為國內超一流的健康食品企業集團。
“制定戰略規劃是為了給投資者信心。”有投資者在海天味業的投資者論壇留言表示,“現在看來,調味品企業還沒找到突破業績增長瓶頸的方法。”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